谈议论文的谋篇布局

2019-06-26 04:31王兆萍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山岗升格段落

王兆萍

议论文是高中学生比较青睐的一种文体,也是平时作文训练的重点。在高考中,议论文首先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完整清晰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就好比人的骨架,一副俊朗挺拔的骨架是其成為美人的先决条件;一个完整清晰的结构,是议论文能够立起来的基础。

下面就以学生习作《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进行升格例说。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面对冰冷的摄像机,主持人的麻木,当妈妈问他想不想回家时,斯派维搂住妈妈的脖颈,撒娇般地说了声“想”。于是,他放弃了声名,回到了自己的农场。

这是《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斯派维,因为始终认清自己,保留了一方净土。

反观世人,又有多少人保留了斯派维的那份自我?在名利面前不择手段,趋炎附势,人云亦云,最终成功的又有几人?不能在名利前保持自我,认清自己,到头来也只会是一场空。

电影《人间失格》中的主人公大叶庭藏说:“我无数次地想活成一个人,而非怪物,但生活却一直把我当成怪物。”他为什么会成为人们眼中的怪物?我想,只是因为他没有认清自己。从一开始,他就在附和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懂得生活。在好友崛木的带领下,他开始了所谓的生活:抽烟、喝酒……没有认清自己定位的结果,附和他人,最终只会迷失自己,在绝望中沉沦,成为他人的笑料。

认清自己,把握自己的定位,才是真正的明智做法,不要因为后面的人都在跑动而跑动,有时候特立独行也是一种成功。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而并非说他自己是个巨人,是因为他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在前人经验之上总结,并加之以自己的想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才有了三大定律的出现。屈原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境界又何尝不是如此。不人云亦云,认清自己,方能走向胜利。

马路上,一辆汽车飞驰而过,路边骑自行车的人并不会有超过他的想法,而走路的人也不会因为慢人一拍而跑起来。弄清了现状,不与他人比较,在自己的节奏里把握自己。

网络上的键盘侠们,有多少是真正的生活强者?有些人在他人随意的一句话中被带乱了自己的节奏,打乱了步伐,只能在他人的带领下走向错误的道路,甚至身败名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把握了自己的节奏,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才有了如此旷达乐观的言论。

在这社会里,又何尝不能试一试山外小楼夜听雨的悠闲,把握好自己,任他清风拂山岗。

修改建议:

这则材料作文,主要立意应为:认清自我目标,不与他人比较。本篇文章,作者审题基本正确,素材相对丰富。但中心表述不够清晰明确,不能紧扣中心行文。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构混乱,文章后半部分反复论述认清自我的意义,缺乏层次,说理不能深入,判为四类下。

如果本文在明确陈述中心的基础上,在结构上更完善一些,脉络思路更清晰一些,文章就会更加具有层次感,说理便能够更加深入。那么,如何在结构上进行修改,将这样的四类下作文升格为三类上二类下呢?

文章开头由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切入,引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但可惜的是没有能够紧扣中心叙述。如能紧扣中心“认清自我目标”进行叙述,结尾仍然选取影片的场景收尾,和开头形成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紧凑。

文章本论部分,首先陈述当今社会不能认清自我的现象,针砭时弊;然后论述未认清自我的弊端;接着论述认清自我的意义;最后便围绕认清自我的意义打转,不能深入一个层面说理。修改时可将最后打转部分舍去,从“怎么办”角度深入一个层次进行论证,同时在论述怎么办时与关联部分相呼应。这样文章的思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结构自然清晰完整了。

本文的多个段落缺乏分论点统摄,因此显得松散,不能紧扣主题。修改时可加入分论点,或加入过渡段落。分论点阐述不能死板,而应灵活。过渡段使衔接自然,亦能让阅卷老师快速把握作者思路。

最后,论据的取舍叙述,与材料的勾连、点题等都可以稍加完善。

结构完整清晰必须做到言之有序,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议论文结构是一项整体工程。从本文的升格来看,议论文结构的谋篇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中心必须明确。一个明确的中心才能够统摄全篇,进而分解出能够论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也才能够在行文中做到更好的扣题点题。

2.层次切忌扁平。“文似看山不喜平”,分论点必须有层次性,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层面而使文章扁平化,这样文章不深刻。

3.衔接力求自然。文章的起承转合是一门艺术,亦有其内在的规律。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常见的衔接方法有关联词语衔接,前后勾连照应,过渡段落,等等。

勤于练笔,不断升格,这样自然能够给议论文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

猜你喜欢
山岗升格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风来之前
远处山岗上的雪
整体思考局部推敲
孤独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话题作文“错过”创意升格
鲁布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