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研究

2019-06-27 00:20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体系研究”课题组
新财经 2019年7期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一带一路

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体系研究”课题组

[摘 要]全球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全球贸易投资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沿线国家贸易投资水平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因此,文章对贸易、投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仅可以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综合现状和发展水平,洞察“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战略合作机遇,而且在全球各国贸易投资战略规划与合作落地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贸易投资指数体系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全球各国多边贸易投资往来数据为基础,对沿线64个国家贸易投资水平进行测评。贸易投资指数测算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贸易投资发展向好,但各国之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内多数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有待改善,政治、社会、经济、金融、生态风险不容忽视。各国政府及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真正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关键词]“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投资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

1 前 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从倡议提出至2018年年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货物贸易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800亿美元;已与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1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建立了82个经贸合作区,为沿线国家创造了24万多个就业机会。可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诸国经贸合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除中国外,沿线国家之间贸易投资往来相对稀疏,各国间经贸合作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文章在国内外已有贸易、投资相关指数研究的基础之上,创新性地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世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三个维度的多边贸易、投资往来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贸易投资规模、结构、便利化、风险、潜力为一级指标的贸易投资指数体系。我们期望通过贸易投资指数,尽可能如实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水平,为各国政府及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从而为国际合作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更高的收益。

2 文献综述

2.1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与融合

传统的研究中,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理论被划分在不同的研究框架体系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跨国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两者关系日趋紧密。弗农(1966)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与企业生产区位联系起来,把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纳入同一框架,系统地解释了企业在出口与对外投资之间的选择标准,类似的研究还包括希尔斯(1976)模型、邓宁(1976)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小岛清(1978)则认为,国际分工与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补关系,对外投资可以创造和扩大对外贸易,因此可以将两者放在同一体系中进行研究[1]。

实践中,国际贸易与投资呈现出贸易投资一体化特征。跨国公司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产生对中间产品、技术和劳务的需求,会创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新的贸易机会和贸易方式,扩大贸易规模。此外,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效率和成本优势则会通过产品返销母国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全球商品和贸易总量的2/3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而跨国公司从事的全部贸易额中,有一半以上是属于公司内部的国际贸易[2]。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统计显示,1999—2017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率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增长率的变化呈同步趋势;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在地理区域、产业分布上呈现高度一致性,间接证明与国际贸易与对外投资呈现一体化趋势[3]。此外,国际上关于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也出现相互统一与结合的现象。如“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中就包含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将国际贸易规范用于国际投资领域;《服务贸易总协定》更将贸易和投资结合,形成单一协定。因此,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构建贸易投资综合评价指数体系,顺应了贸易投资理论与实践的交叉与融合趋势,可以更有效、全面地反映贸易投资整体水平[4]。

2.2 国内外贸易、投资相关指数的研究进展

当前国内外学者和机构从贸易、投资的绩效、实力、竞争力、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多角度对贸易、投资活动进行了多维度测评研究[5-6]。国外学者主要从贸易投资开放度[7]、基础设施[8]、竞争力[9]、风险以及一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等角度进行贸易投资水平或环境的评价;国际组织的各类指数中,涉及贸易与投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该报告针对企业关注的开办企业、获得电力、获得信贷、跨境贸易、破产办理等11个方面数百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但是该报告对各分项指标得分采取简单平均法计算,没有赋予不同指标不同权重,导致营商便利度排名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和话语权将会影响一国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等经济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建立的竞争力评价指数,通过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4个一级指标,下设二、三级共计300多个指标来评价一国竞争力,该报告是衡量全球各个经济体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参考资料。但该指数存在对与每个经济体回收问卷样本数过少,导致评价结果在不同年度之间产生较大波动;同时评价指标以发达国家经验为依據制定,因而影响了对发展中国家评价的客观性等问题。

国内学者从经济总量、制度与环境、贸易投资规模、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效益、风险抵御能力等多方面来对贸易投资水平进行评价[9]。“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围绕“一带一路”进行了大量理论[10]与实证研究,其中“一带一路”五通指数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情况;“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指数。从贸易进展、结构、潜力三个维度量化分析了。则从国家吸引力、风险、重点行业几个维度评价了沿线各国投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从发展环境、潜力和趋势三大维度构建指数,评价沿线各国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带一路”能源资源投资政治风险评估指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安全指数,则从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基础、对华关系、能源因素等维度构建指数,梳理了影响沿线投资的相关风险因素。以上指数从不同角度提供了“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投资的相关信息,但是可以看出上述指数主要从中国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角度进行研究,侧重于某一领域或层面,在反映贸易投资整体水平的宏观性、全面性、客观性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综上,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企业进行对外贸易或在东道国进行投资、生产所需要考虑的因素、面临的风险都极为相似,贸易和投资在地域与产业分布上呈现高度的一致性,且在政策上也具有同步性。因此在全球投资、贸易一体化不断融合的趋势下,将贸易与投资综合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3 指数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3.1 “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构建依据

“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专家深度访谈并召开多轮专家座谈会,最终确立贸投规模、贸投结构、贸投便利化、贸投风险、贸投潜力五个维度一级指标,标量化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情况,以反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前贸易投资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与潜力。

贸易、投资通过规模经济效应、资本聚集效应等方式带动一国经济增长,规模较大的国家更容易吸引国外投资,也会促进贸易规模的发展,因此贸投规模是衡量一国贸易投资水平的基础性指标。而贸投结构则衡量了一国贸易投资合作的国别、产业、行业分布特点,这些因素影响着一国经贸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性,其中,产业结构是影响外资企业经营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贸投结构是反映一国贸易投资质量的重要指标。贸易投资便利化是经贸活动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环境,对贸易投资的发展起支撑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加大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营商环境建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通过改善贸易环境,降低贸易投资成本,进而促进国际贸易、投资量增长。因此,贸投便利化也是衡量一国贸易投资水平的重要因素。贸投风险是决定一国贸易投资可否持续稳定发展以及跨国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贸易投资风险的高低将对企业经贸合作决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贸投潜力涉及的一国资源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一国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国际贸易与吸收外資增速也可以反映贸易投资未来发展趋势,同样是企业选择贸易投资合作伙伴的重要依据。

3.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如表1所示,贸易投资指数体系包括1个贸易投资总指数,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指标原始数据均来自国际权威数据库。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文章研究的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根据其地理位置分布,划分为东南亚11国、西亚北非16国、俄罗斯及周边7国、中亚与蒙古6国、中东欧16国、南亚8国。受各国统计上报时间差异及数据可获得性影响,沿线国家各项指标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文章针对不同缺失类型,采用多种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对于贸易或投资等绝对数缺失,采用进口与出口转换来进行替换补充;对于相对数数据的缺失,采用平均值填充、回归或相近年数值填充;对于引用指标类数据的缺失,则采用热卡填充;对于指标缺失过多的国家样本,考虑研究的可靠性,选择不处理,即剔除对该国该项指标的测算。

3.4 测度方法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化,使不同量纲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标准化的同时,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对由于规模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数量级指标,采取自然对数函数处理之后,对所得函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增速等相对值如直接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所得区分度较小,则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处理之后,再对所得函数值进行标准化。

专家学者来自高校、国家发改委、国经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中央企业等多家单位。对指数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赋权。二级指标由各维度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权重值加和获得,三级指标分别采用熵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值。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文章研究的对象为“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根据其地理位置分布,划分为东南亚11国、西亚北非16国、俄罗斯及周边7国、中亚与蒙古6国、中东欧16国、南亚8国。受各国统计上报时间差异及数据可获得性影响,沿线国家各项指标数据存在缺失现象,文章针对不同缺失类型,采用多种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对于贸易或投资等绝对数缺失,采用进口与出口转换来进行替换补充;对于相对数数据的缺失,采用平均值填充、回归或相近年数值填充;对于引用指标类数据的缺失,则采用热卡填充;对于指标缺失过多的国家样本,考虑研究的可靠性,选择不处理,即剔除对该国该项指标的测算。

3.6 测度方法

在获得原始数据后,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化,使不同量纲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标准化的同时,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对由于规模不同而导致的不同数量级指标,采取自然对数函数处理之后,对所得函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增速等相对值如直接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所得区分度较小,则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处理之后,再对所得函数值进行标准化。

测算各国贸易投资水平,需要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设置。文章构建的贸易投资指数一级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设置:邀请20位相关知名专家、学者

专家学者来自高校、国家发改委、国经中心、国家开发银行、中央企业等多家单位。对指数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赋权。二级指标由各维度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权重值加和获得,三级指标分别采用熵值法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赋值。

其中,贸投规模下设的三级指标采用熵值法赋值,即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某项指标的差异系数,指标差异系数越大,对样本评价的作用越大,权重也就越大,主要计算步骤:

贸投结构、贸投便利化、贸投风险、贸投潜力4个一级指标下设的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设置权重。首先采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特征根值大于1的若干个主成分,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模型[11]。每个主成分可以表示为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即

贸投总指数采用加权线性合成的方法计算整体评价结果,基本公式为:

猜你喜欢
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一带一路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与导因分析
我国房地产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