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2019-06-27 00:20宋晓炆
新财经 2019年7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研究

宋晓炆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们迎来了“物联网+”的新时代。在知识社会的影响下,城市建筑逐渐转变为开放性较强的创新形式,因此,为了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智慧时代由此应运而生。除此之外,我国区域产业大多数是在城市规定的范围之内,城市中各个产业的实际分布情况可以很好地呈现出城市区域间的实际经济关系。文章将针对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开展简略的探究。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3

1 前 言

智慧城市作为城市网络信息化发展的最高标高准,其已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发展必然趋势,而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作为前提,对城市各个发展阶段、各个城市功能板块的各项信息数据开展整合,进一步对城市开展智能化的处理、管理、服务、控制与感知等,建设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电网、综合管廊、智慧排水防洪等應用,这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发展,还能够保障城市协调。此外,城市区域产业整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所以智慧城市发展建设与城市区域产业整体经济之间从实质上属于相互促进的关系。

2 智慧城市的阐述

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等多种现代技术,各项技术充分应用自身原有的优势,能够收集到许多信息数,从而为我们的科学化全面管理提供了便利,并且还为许多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形式,从而为建设全新形态的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全,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初衷,但是从实质上而言,其是推动城市协调发展、改善城市经营管理观念的有效手段之一。到现阶段为止,我国如今大概拥有90个智慧城市的示范点,其中贵州贵安新区从2014年成立就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审批云、监管云、监督云、招商云、证照云、分析云、管理云”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信息共享、管理智能、流程再造、数据分析”的智慧城市管理新路。

3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3.1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BIM在2010年率先提出“智慧城市”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为了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我国开始启动国际智慧城市示范点工作,而其中有高达90多个城市取得了示范点资格。并且于2014年,国家发改委编制并下达了相关文件,其中明确表明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项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发展目标与方向,为我国未来智慧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与引导。在“十二五”过程中,我国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投资金额已经高达五千万亿元之多,同时也有上百个城市已经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3.2 区域产业发展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质的发展,并从传统农业发达国家迈进了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与贸易工业发达国家的队列之中,并且已经在政治与全球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地位。在全球制造产业当中,我国当前产业的占有比重相对较大,对促进全球经济快速提升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意义。我国现阶段产业经济发展现状有以下三点。

第一,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传统工业逐渐朝着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转变。第二,现代化服务行业发展迅速,规模化以及集聚化的主要特性较为突出,在我国规划的指引以及加强培育扶持的影响下,关键项目不断推入,产业发展定位越发明显与清晰。第三,现代农业发展与进步较快,现代科技技术含量日渐提升,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

4 智慧城市建设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4.1 公共服务平台中的问题

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平台,其中包含了行业专业咨询、人才培养数量统计以及项目科研等多个方面。公共服务平台对于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因此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而言是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现阶段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建设是需要将智慧城市作为首要前提,创设属于智慧城市的平台,因此为公共服务平台的创设增添了许多难点与问题。

4.2 安全管理系统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其在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越发明显,尤其安全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极为明显。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逐渐增快,安全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越发明显,并且我国下达有关城市区域产业部分都相对较为模糊,因此使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区域产业经济的部分几乎很难提供明确的落实。

4.3 二者结合阶段中的问题

智慧城市和城市区域产业经济一体化中还存有许多相互限制的部分内容,其中,从我国发展深远的历史方面而言,我国多数产业在创新方面相对较为匮乏,同时,我国大部分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工艺技术与程序流程等多方面都相对落后,因此综合多种因素,造成我国城市区域产业在国际中不仅没有竞争地位,还会受到人文思想以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生产制造出的商品多数都缺乏实际的价值。

4.4 智慧城市认知中的问题

从实际来看,许多人对智慧城市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就在于对智慧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宣传工作完成的不够好,其次是相关文件并未提出明确的定义与引导,最后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各级政府官员,大部分政府官员对所谓的智慧城市建设都缺乏一个完整正确的了解与认知,因此就会使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其信息数据出现严重的落后问题,从而人们对智慧城市建设认识与了解多数都停留在表面。

5 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5.1 促进科技创新

促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创新,能够进一步增快智慧城市建设中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步伐,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首先,对于我国传统产业开展改造,不断引进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综合强化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及生产功能,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其次,促进已有制造产业全过程设计制造发展,进一步增强产品生产质量及智能化生产。最后,增快制造产业数字化机械设备,促进技术创新结构,强化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合作,创设资源共享的产业经济资源共同体。

5.2 加强顶层规划

加强顶层规划工作,能够有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协同并发展。在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政府部门应该对城市发展历史与功能特性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做进一步的规划,同时还需要提出相应的制度。此外,在对顶层规划开展设计时,还需要注意将绿色发展作为主要内容,重视优化环境以及网络融合互动,让每个区域产业都能切实地了解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概念。

5.3 完善各项机制

完善改进各项机制,能够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一,创设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属于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工作和专职机构的领导部门。第二,改进市场推动机制,提升对示范点产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培育,尽可能地合理应用财政资金,有效实现杠杆作用和引导作用。第三,创设政策扶持机制,针对建设专项资金编写相应的管理方法,在产业内引进专业人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本地服务化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创设产业发展保障扶持资金。第四,创设完善的督查考评机制,针对贡献相对较大的城市区域产业应进行表彰与鼓励,树立良好的典型与示范。第五,创设决策咨询机制,针对开发研究的机制开展积极探索,创设完善的信息联络工作机制、咨询指导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工作机制以及人才培养工作机制等。

5.4 创设服务平台

创设优质的服务平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首先,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创设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其服务平台内应该包含区域产业信息、投资融资信息、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科研数据等多项信息,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对政策进行良好的宣传。其次,推动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有机结合,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需求,运用已完成的基础设施,对产业的电子政务资源进行整合,尽可能地减少各产业信息化之间存在的差异,规范整治产业服务系统与产业管理系统。

6 结 论

智慧城市作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现阶段我国已有许多城市都陆续开启了智慧城市建设。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区域产业经济也已经步入了发展的新形势,因此只有运用有效的策略与手段,才能落实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融合的稳定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整体产业经济的优化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海洋.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中國市场,2018(28):64,66.

[2]张含.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商情,2018(13):56.

[3]凌祯蔚.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11):62-63.

[4]王湛晨.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4):54-55.

[5]姚琳,代燕.智慧城市建设下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2018(1):103.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以艺术类学生创业为导向的河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