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真情境的排球教学中动作组合的运用策略

2019-06-27 02:21金小燕赵黎娜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垫球传球课例

金小燕 赵黎娜

一、排球教学中动作组合的作用

1.排球教学的动作组合

在九城区活动中,从2节排球课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单个动作练习环节积极性不高,但在组合动作练习及比赛中学生的学练兴趣明显提高,如,垫球+传球、传球+拨球,动作的组合提高了动作的难度,学生要挑战和完成这个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体的基本能力均在不断提高。

2.排球教学的动作组合促进动作的再提高

排球项目虽然有独立的技术动作,但如果运用于真情境中就需要动作的组合,以完成最终的比赛。《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接对方抛球,网前自传传高,拨球过网,对方接住”环节中,将自传球和拨球的动作组合在一起,而不是直接单个传球或拨球过网。这样的动作组合后不但提升了动作的难度,从而促进学生技术的提高。

3.排球教学的动作组合促进体能无痕发展

将体能的组合融合到动作组合中,可更好地发展体能。如,《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移动传球跑”环节中,学生练习传球的同时,身体还不断在移动和奔跑,无形间发展了体能。

4.排球教学中动作的组合促使技术更好地运用于比赛中

排球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学生所学的垫球、发球、传球、扣球等技术动作最终要运用于比赛情境中,不是说一定要比赛才是真情境,动作的组合也是在运用真情境。在九城区活动中,课例中“‘2对2隔网比赛”环节,执教教师选用了“传球+拨球”的组合动作练习,这正是为“2对2”比赛做准备,为真情境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课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

二、真情境下动作组合的运用策略

九城区活动呈现的课例虽然出现了真情境,但是笔者认为还不够深入,如,在课例中,仅出现了“传球+拨球”的组合动作,对之前学的垫球、发球等动作却没有进行组合。虽然垫球、发球是最基本的动作,但在真情境的比赛中这些动作无处不在,动作在组合运用中,才能发挥每个动作的真正价值。另外,不应限制学生动作组合的运用,如限制了学生对动作组合的运用就相当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那么,在排球教学中结合九城区活动呈现的课例及教学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1.动作组合的合理和安全性要得当

现象: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排球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已经有一定的储备了,不应仅停留在单一动作的组合上,这样,会限制学生技术动作的使用和发挥。如,《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练习方法11》一课,基本活动环节中,仅停留在传球和拨球的动作层面,这样会限制学生技术动作的使用和发挥。因此,在认知水平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是否应考虑根据实际而定,使教学能够更合理,更安全。

改进建议:教材设计均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年龄特征和身体发展水平而设计,在设计组合动作时须考虑组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那么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应根据学生已构建的知识设计组合,更多地将已学过的动作有机地组合起来,如,《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将发球+垫球、垫球+传球、发球+垫球+传球等进行组合,不但可以巩固和熟练已学知识,还能丰富新知识。

2.动作组合的目标性要明确

现象:《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可以看出紧紧地围绕目标和重难点而展开,运用正面上手传球动作贯穿整节课,所有的组合动作均没有脱离传球,所以在课中可以看到学生一堂课下来,对于目标的达成是较为到位的,体现了目标引领内容。

改进建议:在教学中所有的动作组合都应围绕本节课的目标展开,不应为了练习的丰富性盲目组合练习而脱离了教学目标,练习的递进性是课堂的基本要求,如果1个练习内容脱离了目标,其他的练习内容都会失去与目标的关联性。因此,动作组合要为解决目标和重难点而设计。

3.动作组合的趣味性要强

现象:《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自传球环节中,拨球过网至后面连续的几个练习中均是自传球拨球过网练习,虽然稍有改变或加了点动作,但学生的积极性减少了,也未能真正投入至练习中,可能是这些动作学生感到没有挑战性,直到最后的“2对2”比赛环节,学生的激情才被激发,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这说明后面的练习是比较有趣味的。

改进建议: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和叠加,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降低,应增加多样的组合练习方法,使学生的兴致不减,并且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可以结合学过的技术、知识进行组合,即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组合,产生新知识的趣味组合,无论是新知识在前还是在后,只要起到良好的正向迁移和趣味性,都可以激发学生不断参与的兴趣。如,《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接对方抛球,网前自传球传高,拨球过拦网手”环节中,可将其余已学知识结合,即“垫球+传球”“垫球+传球+拨球”“发球+垫球+传球”等,能够使技术的组合更丰富,这些组合的设计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单个技术动作在整个动作中的重要性和联系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动作组合要体现一定的配合性

现象: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2对2”隔网比赛环节中,隔网两边的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的现象较少,虽然很有秩序地轮流传球、垫球,但缺少相互间的沟通。

改进建议:在排球比赛中,需要接球者给队友反馈,这样才能避免多人抢球而造成失误的现象,无论是2人还是多人练习,都应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的能力,也能促使队员之间相互配合,那么在设计动作组合的同时,应考虑组合动作是否有队员之间的配合和呼应,不应让1人独立完成所有动作,即使这个人有组合动作的出现也应当和自己的队友有相应的配合动作。

5.动作组合要体现局部情境

现象: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学生的练习基本都是隔网练习,但几个环节存在与隔网同伴传接球时有示好行为,这样的行为是否降低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是否应该抓住真情境教学的机会,以竞技提升学生的技能?

改进建议:排球属于集体性和对抗性的项目,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要有根据地选择,必須要给学生逐步提供局部情境组合,因为实战中的单个技术必须在组合中运用中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如,课例呈现的练习,虽然没有达到标准人数的比赛,也没有将所有技术动作都组合在一起的练习,但却给学生提供一个局部的比赛场景,这样局部的小情境模拟了比赛的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巩固了所学技术,并且突出了运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防止学了技术不会比赛的现象发生。

6.动作的组合要有拓展性

现象: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运用方法2》一课中,执教教师提出的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较少,如果通过开放性和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出传球的最佳状态和位置,并且能够说出理由,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建议:排球项目的技战术难度较大,但对学生的智能培育较好。在动作组合时应清楚以下问题:为什么要这样组合?能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能解决技战术的哪些问题?有没有从真情境的角度设计,是否能为比赛所用?学生在这样的组合动作练习中是否能延伸出新问题,以创造或构建新的知识?如,课例中,练习“接对方抛球,网前自传球传高,拨球过网”环节中,可让学生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拨球创造条件,提出这样的拓展性问题,学生在练习中是带着问题练习和考虑的,可激发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好方法为比赛所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排球或其他项目的教学中,都应从项目特征和实战中考虑动作组合,并且动作组合要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符合课堂教学目标,有目的地运用组合,遵循动作技能发展规律和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设计合理的组合,让动作组合回归真情境,在真情境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垫球传球课例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传球游戏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排球垫球熟练度的方法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课例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垫球启蒙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个教学片断引发的争议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