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定量研究技术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2019-07-01 10:42方伟军任会丽俞新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定量肺癌密度

洪 贤 方伟军 任会丽 张 晖 俞新华

广州市胸科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 510095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其发病率、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遗传、饮食、吸烟、职业、环境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血痰、胸闷、呼吸困难等[1]。临床肺癌诊断以及预后检测方法通常为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免疫组化指标等,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明确,但其需要采集病理标本,对患者造成创伤,而肿瘤标记物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耗时长、影响因素较多、技术要求高等缺点,不利于准确判断肺癌预后[2-3]。多层螺旋CT(MSCT)作为一类无创性影像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可定量测定等特点,在慢性肺阻塞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已有报道,但MSCT定量研究技术在肺癌患者预后中的研究少有报道[4]。为研究MSCT定量研究技术参数在肺癌患者中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现开展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纳入标准:同时符合2015年《肺癌诊疗指南》中肺癌诊断标准[5]及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中COPD标准[6];临床资料完整;年龄18~7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或影响研究结果疾病;无法配合者。80例肺癌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39~65岁,平均(55.3±6.5)岁,将同期于我院行常规体检的正常健康人50例列入正常对照组,因考虑到胸肺部CT扫描或可增加女性乳腺癌几率故对照组均为男性,均无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正常,年龄21~62岁,平均(45.0±7.8)岁,肺癌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和肺功能检查,MSCT检查具体为:扫描前对患者进行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屏气训练,选择东芝TOSHIBA Aquilion 16层MSCT机,设置管电压、智能模式下的管电流、螺距、X线球管转速、FOV、矩阵、扫描采集层厚及图像层厚参数分别为120kV、30~90mAs、15、0.5s/转、320mm、512×512、2mm、5mm;患者仰卧,双手上举于头部,在深吸气末、深呼气末两个时相对其进行扫描,在一次屏气情况下完成全部扫描,全肺扫描约为8~10s;将所得图像资料上传之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计算平均CT值、深吸气末全肺容积(vin)、深呼气末全肺容积(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深吸气末平均肺密度(MLDin)、深呼气末平均肺密度(MLDex)和肺密度差(MLDex-MLDin)等。肺功能检查具体为:首先指导患者先行平静呼吸4~5个周期,选择意大利科时迈生产的Quark PFT系列肺功能仪,检查患者用力肺活量(FVC)、高峰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M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等,每个指标均检测3次以上取其平均值;另外,肺容量检测采取开放式氮冲洗法检测,检测2次取均值,两次检测时间间隔在0.5h左右。

1.3 观察指标

(1)比较80例肺癌患者与50例正常人MSCT及肺功能检查仪检查结果(vin、vex、vin-vex、vex/vin等)。(2)分析肺癌患者肺癌患者MSCT参数(vin、vex、vin-vex、等)与肺功能仪检查参数(FVC、RV、FEV1、MVC等)的相关性。(3)对80例肺癌患者进行预后追踪随访,随访日期截止至2018年10月,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62±0.31)年,出现复发、新病灶、肺癌转移、COPD合并症、死亡等归为预后不良组(n=39),无复发、无转移、病灶面积减小或消失等归为预后良好组(n=41),比较两组患者MSCT定量参数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FVC等连续型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检验肺癌患者与正常人肺容积参数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MSCT、肺功能检测仪检查结果比较

肺 癌 患 者 组 vex、vin-vex、vex/vin、 MLDex、MLDex-MLDin、单位体积密度与正常对照组对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in、MLDin及全肺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肺癌患者MSCT参数与肺功能检测仪参数的相关性

肺癌患者MSCT参数与肺功能仪检查参数均具有相关性,其中Vin与TLC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75,P<0.01);Vex与RV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84,P< 0.01),vin-vex与 FVC相关性最佳,呈正相关(r=0.79,P<0.01);vin/vex与RV/TLC相关性最佳,成正相关(r=0.91,P<0.01);EVin与FEV1相关性最佳,呈负相关(r= -0.56,P<0.01);EVex与FEV1相关性最佳,呈负相关(r=-0.78,P< 0.01)。见表 2。

表1 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检查结果比较(±s)

检查项目 肺癌患者组(n=80) 正常对照组(n=50) t P Vin(mL) 5346.21±1421.02 4903.99±1012.21 1.916 0.053 vex(mL) 3902.11±635.32 1910.02±211.45 21.416 0.000 vin-vex(mL) 1444.10±277.25 2993.97±345.20 28.182 0.000 vex/vin(%) 72.99±10.05 38.95±9.66 19.067 0.000 MLDin(HU) -880.51±45.67 -900.01±72.26 1.887 0.061 MLDex(HU) -698.62±51.24 -859.21±47.28 17.901 0.000 MLDex-MLDin(HU) 181.89±32.12 40.80±15.57 28.975 0.000全肺平均密度 0.12±0.04 0.11±0.04 1.387 0.168单位体积密度 0.31±0.05 0.14±0.01 23.714 0.000

表2 肺癌患者MSCT参数与肺功能检测仪参数的相关性

2.3 肺癌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MSCT结果比较

80例肺癌患者均获得三年随访,预后良好组患者Vin、vex、vin-vex、vex/vin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癌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MSCT结果比较(±s)

表3 肺癌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MSCT结果比较(±s)

MSCT定量参数 预后良好组(n=41) 预后不良组(n=39) t P Vin(mL) 5332.24±286.35 5541.35±302.58 3.176 0.002 vex(mL) 3256.36±330.33 3926.02±280.08 9.776 0.000 vin-vex(mL) 2075.88±262.54 1615.33±223.47 8.423 0.000 vex/vin(%) 61.07±8.32 70.85±9.01 5.046 0.000

3 讨论

MSCT密度分辨率高、扫描时间快,后期图像处理能力强等优势使其成为最常用的肺癌诊断方式之一,其不仅能够任意角度重建图像,呈现病灶部位、大小、密度以及支气管截断征等形态[7],也能够对患者肺部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目前临床上对肺部疾病的患者肺功能的检测通常采取肺功能试验(PFT),准确性可靠[8]。

本研究将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的MSCT定量参数数据及PFT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肺癌患者Vin、vin-vex、vex/vin等与正常人差异明显,初步说明MSCT定量检测结果与PFT相差不大,均能够区分疾病与正常人群,同时我们考虑到文中纳入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在MSCT扫描时患者仰卧,膈肌并未充分下降,MSCT 难以达到完全深吸气状态,而PFT检查时患者呈坐位,呼吸功能不受限制,这或是MSCT与PFT检测具有差异的原因[9],但MSCT参数仍于PFT参数一样将肺癌患者进行有效区分,故而我们认为这一差异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MLDex等肺密度参数可反应患者肺部通气功能、肺局部微循环等情况,是由肺部血流情况、气体潴留情况及肺组织三者之间的相对比例决定[10],表2结果提示肺癌患者通气功能较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符合肺癌疾病特点,进一步说明MSCT定量检查肺密度参数可明显区别患者与健康人群,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在肺癌患者MSCT参数与PFT参数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两者大部分参数均具有相关性,肺容积与受试者肺部血流情况、气体潴留情况及肺组织情况有关,目前临床检测肺容积的金标准为PFT[11],文中可见,Vin与TLC相关系数为0.75,低于郭玉峰等[12]报道的0.94,这可能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为慢性肺阻塞疾病,而本研究对象为肺癌,尽管两者具有一定相同点,但也具备一定差异,另外,肺癌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是否此类合并症对MSCT检测结果有影响尚未可知。此外,vin/vex与RV/TLC相关性最佳,r=0.91,结合表2中肺癌患者与正常人的vin数据无明显差异这一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尽管MSCT中的vin显示了与TLC的较好相关性,我们仍应以vin/vex、Vex、vin-vex参数判断肺癌患者预后,这些参数均与正常人存在显著差异,且相关性系数均较高,不同的参数表示出与PFT的正负相关,说明MSCT定量检测这些参数与PFT检测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在对患者进行预后调查后再行MSCT的比较发现,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患者的MSCT参数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在MSCT定量参数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肺癌患者预后,可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如vex/vin较高患者可能提示预后不良,且其与PFT相较有方便、快捷、无创、客观、技术难度低、患者依从度良好等优势[13]。欧阳志成等[14]在对MSCT的定量参数研究中也明确指出PFT受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具有早期诊断不灵敏,不可检测单肺或单独对肺叶进行检测,病情严重者无法接受PFT检测等不足,而MSCT定量分析肺容积、肺密度等参数能够可弥补PFT的不足。管宇等[15]的研究进一步证实MSCT的优势,充分说明MSCT定量参数技术可有效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然而有关MSCT定量技术在肺癌预后中的研究报道仍然较少,我们无法对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患者MSCT定量参数的分界点做出定论,因此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是本文后续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MSCT定量检测参数与肺功能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为肺癌预后提供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定量肺癌密度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外汇风险敞口的定量刻画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