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模式在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01 10:42李春艳欧阳惠娴张淑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作坊专科骨科

李春艳 欧阳惠娴 张淑珍 夏 榕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300

骨科手术护理培训复杂,手术所需骨科器械种类繁多、患者体位特殊,对无菌操作要求高,需要护理人员的高度关注且高速配合[1-2]。另外,且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相关应激反应或突发症状,手术风险较大,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的科学有效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障患者安全[3-4]。科学系统的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培训,已经成为骨科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5-6],有关于护理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工作坊模式便是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一种[7-8]。本研究就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应用工作坊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42例,均为本院手术室护士,研究观察时段为2017年7~12月,经所有护士同意,抽签随机确定分组。对照组21例,男4例,女17例,年龄23~44岁,平均(35.3±3.1)岁,N0级护士7例,N1级护士5例,N2级护士4例,N3级护士3例,N4级护士2例,学历:大专10例,本科11例;观察组21例,男5例,女16例,年龄24~43岁,平均(35.2±3.4)岁,N0级护士8例,N1级护士5例,N2级护士3例,N3级护士3例,N4级护士2例,学历:大专9例,本科12例。两组护士性别构成、年龄区间、分级以及学历等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护士均在本院工作超过3个月,研究期间出勤率较高,无无故旷班或连续请假超过3d或累计请假超过5d者,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所有护士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培训方案。(1)理论知识培训:由高年资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培训,采取集中培训模式,制定细致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骨科三个个案护理,涉及常见骨科手术配合的所有相关知识,例如如何保障无菌操作、止血带机注意事项、骨水泥使用注意事项等,确保护士能有效配合医生操作并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状况,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并降低手术风险;(2)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包括骨科器械认识和体位摆放训练,先组织视频教学,详细对照讲解工具、器械的构造、组成、运行原理以及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后,由年资高者进行演示,再次重申相关细节,再让护士现场练习;由专科护士进行体位摆放示范,例如脊柱俯卧位、髋关节置换的侧卧位、牵引体位等,观看后自行操练后进行考核。

观察组:采取工作坊模式。整合科室以往护理工作实践,分析骨科手术手术室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将培训计划划分为3个“工作坊”模块,给予参与式学习培训,具体如下。

(1)手术仪器、器械工作坊。这部分培训主体为骨科手术医生、器械商以及专科护士,由骨科医生说明不同手术及手术各步骤所需的器械及其作用,使护士能将具体器械和手术操作联系起来,能给予及时配合;由器械商指定专门技术人员向护士介绍仪器、器械知识,对照说明书进行专业演示,着重强调重点细节,再由护士进行实际操作,确保护士能熟练且准确掌握相关仪器、器械的调试、参数设置、模式选择、故障处理、维护以及保养等具体操作;(2)骨科手术术中配合工作坊。由骨科专科护士主导,对术前物品配备、麻醉准备以及术中配合和术后对接等手术相关事项的要求和技巧进行讲解,受训护士参与讨论,有疑惑及时提出,确保护士掌握多种情形下的不同护理要求,使护士逐渐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和医生的个人习惯、要求等,能熟练完成手术配合并做好护患沟通等工作,培养护士与医生的默契度,确保手术顺利流畅的完成;(3)手术体位工作坊。由骨科专科护士主导,对骨科常见手术体位如侧卧位、牵引位、俯卧位等的备物、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让护士反复练习,人人考核过关。工作坊的核心操作在于小范围学习,讲与学配合,注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培训前后对护士的骨科手术专科知识考核和骨科手术专科技能考核,并比较考核成绩;向医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比满意度。

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标准:参考梅娜等[9]相关研究中提出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这一量表系统全面地评价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能力,该量表经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9和0.60,是权威的评价参考。该评价标准中,涉及6个维度的42个具体条目的内容,每个条目1分,符合得1分,不符合得0分,得分区间0~42分,得分越高,护士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越高, 应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应用其中的短式量表,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0.91,涉及20个评价项目,护士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价,极度满意为5分,很满意为4分,满意为3分,有点满意为2分,不满意为1分,累计总分,分值范围20~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护士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得分及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两组护士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得分比较

经培训,两组护士的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均有所提升,评分远高于培训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提升更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两组专业技能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培训前后两组专业技能评分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培训前 培训后 t P对照组观察组21 21 4.844 8.842 0.001 0.001 t P 27.26±3.12 27.19±3.17 0.072 0.943 32.13±3.39 36.23±3.45 3.885 0.001

2.2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经培训,两组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升,评分远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提升更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s,分)

组别 n 培训前 培训后 t P对照组观察组21 21 4.885 7.967 0.001 0.001 t P 29.26±3.19 29.19±3.23 0.071 0.944 34.13±3.27 37.23±3.31 3.053 0.004

3 讨论

随着骨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手术器械的专科化、精细化、复杂化的发展,骨科手术配合对手术室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10]。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已成为临床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传统的培训模式单调、枯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11]。手术室护理是保证骨科手术顺利进行,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寻找科学高效的护理培训模式,也已经成为临床实践工作的重点[12],越来越多的护理培训方案被应用,“工作坊”模式便是其中应用效果相对突出的一种[13]。

“工作坊”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实践学习模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亲身体验,实施过程中各方互动性强,能确保培训的专业性及实践操作性,能提升整体培训效果,应用广泛[14-15]。

本研究中,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骨科手术室专科护理培训工作中,将培训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并分别由该领域的资深人员实施培训,能确保专业性和准确性,且各个模块的培训中,均十分注重护士参与及主观能动性,确保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器械演示、观看视频、操作演示、理论授课、小组讨论等方式,确保护士能对疾病知识、手术备物、手术步骤及配合、术中注意事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加强体位摆放训练并考核以确保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还注重医护默契度的培养,这在手术中十分重要,主要通过现场交流来实现这一目的,使护士能更了解医生的工作习惯并能根据具体手术需要适当调整,最大限度保证了配合行为能满足医生操作的需要,确保手术的流畅度,也能降低手术风险。

本研究中,研究组护士的专业技能提升效果更理想,工作主观能动性更高,在仪器、器械的使用与保养、体位摆放准确性、术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手术配合的默契与熟悉度、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度都更高。

综上所述,工作坊模式能有效提升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护士的专业技能,提高医生满意度,是科学的护理培训模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工作坊专科骨科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