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hs-CRP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测中的推广意义

2019-07-01 10:42李伟钧利仲权何树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斑块检出率动脉

李伟钧 利仲权 何树华

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0900

心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因高血压、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及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出现缺血或出血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条件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同时该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等特点,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病发的重要病理基础,斑块的形成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脂沉积等有关,也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2-3]。故而,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从而降低该疾病的致残率和延长患者的寿命。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冠心病病理过程的重要炎症因子之一,hs-CRP 水平异常升高患者可增大冠心病危险程度[5]。本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液中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及判断其预后提供可靠的指标,现报道如下。

表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激素、抗生素及抗炎药物。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其他影响本研究因子水平疾病者;颅内影像学检查显示为颅内出血或其他脑性疾病。患者年龄22~75,平均(51.5±7.2)岁;其中男56例,女44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年龄23~75岁,平均(49.8±8.4)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分级

对患者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并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法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对各支血管病变程度以SYNTAX 积分系统进行定量定量分析[6]。该系统纳入条件为冠状动脉直径超过1.5mm和血管直径狭窄超过50%的血管病变者,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赋予不同的倍增因子值,其中将100%血管狭窄者为5分;而50%~99%血管狭窄者为2分;权重因子根据左室血流由冠状动脉各节段供应比例决定;附加因子根据患者不良病变决定,SYNTAX 积分=权重因子+倍增因子+附加因子。SYNTAX 积分超过33分视为重度病变,23~32分视为中度病变,22分以下视为轻度病变。

1.3 检测方法

采集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管,每管4mL。用普通真空管, 3000r/min离心10mim,常规分离血清,备用待测。Hcy使用循环酶法,取0.13μL血清样本加入200μL的0.0μmol/L的校准液,反应600s后,加入20μL的28.0μmol/L校准液,反应180s;而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二者均在型号为BECKMAN AU680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试剂盒均为湖南永和阳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且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4 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冠心病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以及血液Hcy、hs-CRP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不同狭窄程度阳性率检出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分析

各组性别、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SYNTAX 积分亦随着升高,且冠心病各组间SYNTAX 积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 血液Hcy、hs-CRP水平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随着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液Hcy、hs-CRP水平亦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比较分析(±s)

表2 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比较分析(±s)

注:a表示与对照组比较,Hcy:q轻=18.872,P=0.000;q中=28.638,P=0.000;q重=33.943,P=0.000;hs-CRP:q轻=16.392,P=0.000;b表示与观察组轻度比较,Hcy:q中=8.920,P=0.000;q重 =14.926,P=0.000;hs-CRP:q中=3.470,P=0.000;q重=5.848,P=0.000;c表示与观察组中度比较,Hcy:q重=6.565,P=0.000;hs-CRP:q重=2.762, P=0.007

组别 狭窄程度 n Hcy(μmol/L) hs-CRP(μg/mL)对照组 - 50 5.23±1.42 0.52±0.14观察组轻度 34 11.43±1.56a 1.42±0.35a中度 37 14.94±1.74ab 1.68±0.28ab重度 29 17.86±1.86abc 1.85±0.20abc F 452.134 244.082 P 0.000 0.000

2.3 Hcy、hs-CRP在患者血液阳性单独及联合检出率

观察患者血液Hcy、hs-CRP在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单独检出率与联合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 学 意 义(χ2=4.660,χ2=5.757,P< 0.05);观 察患者血液Hcy、hs-CRP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单独检出率与联合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198,χ2=7.400,P< 0.05);观察患者血液Hcy、hs-CRP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单独检出率与联合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16,χ2=6.725,P< 0.05),见表 3。

表3 Hcy、hs-CRP在患者血液阳性单独及联合检出率[n(%)]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较为复杂,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血脂及血小板聚集、炎症因子及血栓形成等。有研究显示[7-8],局部斑块和全身炎症反应均可导致斑块破裂和形成血栓,并随血液归心,增大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而血栓形成和斑块破裂是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此外,人们的物质条件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三高”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趋于年轻化,亦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而冠心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急性冠心病发病时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治疗,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需要及早发现并给予积极干预治疗,而如何在其早期明确诊断并治疗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问题。

Hcy是甲硫氨酸在体内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之一,Hcy异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病变密切相关[10]。研究显示,Hcy不仅可通过改变血管壁的纤维情况,如加速溶解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和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而且对一氧化氮具有抑制合成和降解作用,并对血管内皮素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对血管的舒张功能造成影响[11-12],此外,Hcy因其强氧化性可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一步说明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作为对机体炎症反应强度、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性质的直接反映血清炎性指标[13]。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内hs-CRP含量甚微,但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机体迅速合成并释放hs-CRP入血,使其在血液中含量迅速升高,且与粥样动脉斑块的形成、脱落过程有直接关系[14]。有研究报道,hs-CRP随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呈动态变化[15],因此,监测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在诊断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SYNTAX 积分亦随着升高,说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越严重且不良病变加重;观察组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冠心病患者随着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液Hcy、hs-CRP水平亦随之升高,说明血液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且冠心病病变程度越严重,其水平升高幅度越大。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液Hcy、hs-CRP水平联合检出率高于单独检出率,可见Hcy、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冠心病的诊出率,亦有利于及早制定治疗方案,改善心血管循环,延长其寿命。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血液Hcy、hs-CRP呈现异常状态,且二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 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斑块检出率动脉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