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现状常见相关疾病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临床研究

2019-07-01 10:42蓝仙娥文尚梅曾秀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病毒感染感染率

蓝仙娥 文尚梅 曾秀珍

1.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东清远 511500;2.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清远 511500

在全球范围内,EB病毒感染均较为广泛,其中高发人群为学龄前儿童[1]。EB病毒对人体造成感染后会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鼻咽癌、伯基特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也受到其直接而深刻的影响[2]。通常情况下,儿童感染EB病毒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无症状,极易漏诊,从而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3]。本研究对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现状及常见相关疾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体检的学龄前儿童25185例,纳入标准:所有儿童均在5岁以下,家长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等儿童。其中男14892例,女10293例,年龄16d~5岁,平均(2.3±0.4)岁。

1.2 方法

将所有患儿的3mL静脉血采集下来,将血清分离出来,采用KHB ST-360型酶标仪(济南合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T-360型),应用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检测,本次研究检测的指标有,EB病毒壳抗原(VCA)IgM,EB病毒VCA抗体(IgA),EB病毒核抗原(EBNA1)IgG抗体,EB病毒壳抗原(VCA)IgG抗体。

1.3 观察指标

分析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性别分布。同时,分析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并分析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此外,分析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常见相关疾病分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 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性别分布分析

25185例学龄前儿童中,共检出阳性例数10144例,其中 IgM 442例,IgA 531例,(EBNA1)IgG 4786例,(VCA)IgG 4385例,EB病毒累计感染率、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8.10%、15.60%,其中男性和女性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新发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性别分布分析

2.2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分析

<4周、2 ~ 5岁(不含2岁)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均显著高于4周~1岁、1~2岁(不含1岁)(P<0.05),4周~1岁、1~2岁(不含1岁)、2~5岁(不含2岁)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及新发感染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年龄分布分析

2.3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分析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学龄前儿童EB病毒新发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的季节分布分析

2.4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常见相关疾病分布分析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占总数的34.60%;其次为肺炎、支气管炎,分别占总数的23.80%、20.80%;再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结炎,分别占总数的7.90%、5.10%;之后为溃疡性口腔炎、心肌炎、粒细胞减少、发热,分别占总数的1.20%、1.00%、1.00%、1.00%;最后为腹泻、荨麻疹,分别占总数的0.70%、0.50%,见表4。

表4 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常见相关疾病分布分析

3 讨论

EB病毒属疱疹病毒,感染急性期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般会同时出现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当然,必要时需做骨髓检查,以排除白血病或行淋巴结活检以排除淋巴瘤。EB病毒感染及发病情况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有地区差异存在[4-7]。因此,在EB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中,临床很有必要对不同地区的EB病毒感染现状进行清晰了解[8-11]。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新发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2~5岁(不含2岁)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均显著高于4周~1岁、1~2岁(不含1岁)(P<0.05),4周~1岁、1~2岁(不含1岁)、2~5岁(不含2岁)儿童EB病毒累计感染率、新发感染率逐渐升高(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学龄前儿童EB病毒新发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结,肝脾脏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偶尔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脑炎)[12-15]。本研究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占总数的34.60%;其次为肺炎、支气管炎,分别占总数的23.80%、20.80%,说明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率高,在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EB病毒占重要地位。家长应该将自身的儿童保健意识提升,将个人卫生监护做好,从而将EB病毒感染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EB病毒感染率高,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家长应该将自身的儿童保健意识提升,将个人卫生监护做好,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病毒感染感染率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