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对比分析

2019-07-01 10:42方志红陈龙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良性乳房微创

廖 桦 方志红 陈龙林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普通外科,广东汕头 515154;2.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妇科,广东汕头 515154

乳腺良性病变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具有良性经过的乳腺原发疾病,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浆细胞性乳腺炎等。随着人文环境的改变,人们对普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微创医学和美学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1-4]。基于开放手术的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大、乳房毁形等不足之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普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在微创医学和美学效果方面提出的新要求[5-7]。为此,我院开展本研究,旨在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乳腺良性病变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乳腺良性病变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MIS组和OS组,每组100例。MMIS组,均为女性;年龄18~52岁,平均(38.6±5.2)岁;肿块直径0.31~4.62cm,平均(1.84±0.29)cm;组织学分型:乳腺纤维瘤95例、乳腺囊性增生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OS组,均为女性;年龄18~52周岁,平均(38.5±5.3)周岁;肿块直径0.32~4.41cm,平均(1.78±0.36)cm;组织学分型:乳腺纤维瘤93例、乳腺囊性增生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65周岁;均有完整病历资料;近期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乳房外科手术史。

1.3 设备与器械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美国 Ethicon Endo Surgery公司,型号:SCM23/EX),由旋切刀、内外套针、传送装置、真空抽吸泵、控制器以及相关软件等组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型号:Aplio500)。

1.4 手术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于开放手术的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切口入路取环乳晕切口、弧状皮肤切口或放射状切口。

观察组给予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立在患者患侧乳房旁,超声医生站立在术者对侧。对乳房病灶进行超声定位,并用横切或纵切法在定位处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后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完善后用手术尖刀跟随皮肤纹路在进针点作一长约3mm的切口。探针在超声超声实时监测下进行穿刺,要求落点在肿块后方,病灶位于切割凹槽中部。穿刺完善后用真空吸引将病灶及周围组织吸入切割凹槽,旋转切割刀以切割病灶及周围组织。完成上述动作后取出游离物。游离物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送检。若有创腔积血应及时吸引出外,必要时皮下注射2mg去甲肾上腺素辅助止血。根据病灶切割情况随时调整切割凹槽位置,重复真空吸引与旋切步骤,直至超声提示无残留病灶组织并将实时超声图像与术前超声图像对比,以进一步判断有无病灶残留。确定无病灶残留后术区以塔形纱布填充,加压包扎,术毕。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8]。

1.6 乳房美容效果评价

术后6个月依照下列标准对患者进行乳房美容效果评价,将乳房美容效果分为优良中差四种情况,优:无肉眼可见的治疗后遗症,两侧乳房外形相同;良:病侧乳腺有轻度色素沉着、局限性毛细血管扩张,手术瘢痕可见;中:有明显治疗后遗症,乳腺外形有明显改变,乳头移位,有明显的放射性皮肤改变,但还可接受;差:乳腺有严重回缩或严重的纤维化或毛细血管扩张[9]。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若呈正态分布,以(±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 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MMI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切口愈合时间(d)MMIS组 100 16.43±2.04 3.24±0.94 1.94±0.60 OS组 100 29.08±2.05 12.71±1.62 6.79±1.51 t 43.740 50.561 29.849 P<0.05 <0.05 <0.05术中出血量(mL)

2.2 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

MMIS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

直至术后6个月,MMIS组复发乳腺纤维瘤7例,复发率为7.00%(7/100)例;OS组复发乳腺纤维瘤6例,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6.00%(6/100)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 0.05)。

表2 两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n(%)]

2.4 两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直至术后6个月,MMIS组发生术后出血1例、术后血肿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0)例;OS组发生术后出血7例、术后血肿4例、乳头缺血坏死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14/100)例。MMIS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P< 0.05)。

3 讨论

基于开放手术的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在乳房或乳晕的表面皮肤作手术切口入路,在此构建皮下隧道来剔除病灶,这种手术方法决定了其对乳房的结构(皮肤、乳腺、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等)造成较大创伤,以至于手术后造成乳房毁形(瘢痕、变形、皮肤纤维化及乳腺回缩等)[10-11]。为了满足人们对普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在微创医学和美学效果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此时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应运而生。针对基于开放手术的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大、乳房毁形等不足之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作出了巨大改变。

与传统手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如下应用优势:(1)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超声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引导下进行工作,因此临床医生能实时地观察旋切针槽和肿块的位置、乳腺组织血供情况及有无血肿形成,最大限度地优化探针入路,准确地切割病灶[12-13]。(2)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有独特的探针设计,探针能完成快速穿刺以减少针道损伤,切口仅2~5mm且无需缝合,减少手术对乳房的表面皮肤的损伤,符合普外科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在美学效果方面的要求[14-15]。

为了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应用效果,笔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乳房美容效果、术后6个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MMIS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比OS组低,MMIS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比OS组高,在统计学上有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与传统手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病变能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乳房美容效果,二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无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比了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良性乳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