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益糖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7-01 10:42丘澍萍兰启防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肾功能肾病血糖

丘澍萍 兰启防

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糖尿病专科,福建龙岩 3640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异常的糖代谢,可引起肾脏损害和肾小球滤过异常,从而引起肾小球滤过减少,尿蛋白增加,甚至进展为肾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显示,糖尿病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最终导致尿毒症,其死亡率很高[1]。现代医学除了基本治疗血糖,进行降压治疗和调脂治疗等基本治疗外,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治疗在控制患者血糖和保护肾功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联合中医芪益糖肾方治疗,研究分析中医芪益糖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年龄43~79岁,平均(65.7±2.5)岁;男36例,女1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病程1~3年,平均(2.51±0.27)年;糖尿病病程为1~27年,平均(13.5±0.2)年;伴口干35例,头晕29例,多尿42例,浮肿42例;肾虚血瘀型患者13例,脾肾两虚型患者17例,肝肾不足型患者10例;气阴两虚型患者10例。对照组年龄42~79岁,平均(65.3±2.6)岁;男33例,女1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病程1~3年,平均(2.6±0.2)年;糖尿病病程为1~27年,平均(13.66±0.25)年;伴口干34例,头晕29例,多尿42例,浮肿43例;肾虚淤血型患者12例,脾肾两虚型患者18例,肝肾不足型患者10例;气阴两虚型患者10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治疗(常规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根据患者血糖监测情况调节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的用量,口服二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片,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药厂,国药准字H12020587)开始一次0.2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疗效逐渐加量,一般每日量1~1.5g最多每日不超过2g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治疗2个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每晚睡前20mg服用,治疗2个月。

观察组则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联合福建省基层老中医专家兰启防主任医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验方“芪益糖肾方”治疗。主要方药:黄芪 40g、益母草 30g、川芎 20g,赤芍 20g、桃仁 15g、怀牛膝20g、山茱萸15g、淮山20g、金樱子15g、益智仁15g、蚕砂15g、薏苡仁30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饭后分服。治疗2个月。对于肾虚血瘀型的患者,加用巴戟天15g、地龙12g活血化瘀、温阳补肾;对于脾肾两虚的患者,加用茯苓20g,猪苓20g,杜仲10g健脾益肾、温阳利水;对于肝肾不足的患者,加用枸杞15g、白芍20g、石斛10g养肝益肾;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加用白术20g、女贞子15g补气养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改善率;血糖控制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治疗不良反应。

显著改善:血糖以及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处于正常范围,症状消失;改善:血糖以及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改善程度达到50%,症状好转;无改善:症状、血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情况均无改善。疾病改善率=显著改善、改善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改善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改善率为48例(96.00%)高于对照组36例(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改善率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住院的时间(6.11±1.41)d、(12.13±0.24)d优于对照组(8.42±2.25)d、(14.23±1.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是 3(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发病率逐年上升,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3-4]。糖尿病可引起微血管疾病和肾功能障碍,多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较轻,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福建省基层老中医专家兰启防主任医师在长期临床工作,对糖尿病早期肾病从中医论治具有独到的见解,提出脾肾两虚、浊瘀互结是他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并独创临床验方“芪益糖肾方”,根据中医辨证,临床上,可分为肾虚血瘀型、脾肾两虚型、肝肾不足型、气阴两虚型等,本研究采用的“芪益糖肾方”基本方是:黄芪40g、益母草30g、川芎20g,赤芍20g、桃仁 15g、怀牛膝20g、山茱萸15g、淮山 20g、金樱子15g、益智仁 15g、蚕砂 15g、薏苡仁 30g,方中,黄芪补气健脾,益母草活血通络,共为主药;川芎、赤芍、桃仁助益母草化瘀通络;山茱萸、淮山、金樱子、益智仁健脾益肾固精;蚕砂、薏苡仁化浊祛湿;怀牛膝益肾活血,引药下行,直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益肾固精、活血通络、化浊祛湿等功效[5-9]。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对于肾虚血瘀型的患者,加用巴戟天15g、地龙12g活血化瘀、温阳补肾;对于脾肾两虚的患者,加用茯苓20g,猪苓20g,杜仲10g健脾益肾、温阳利水;对于肝肾不足的患者,加用枸杞15g、白芍20g、石斛10g养肝益肾;对于气阴两虚的患者,加用白术20g、女贞子15g补气养阴。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促使其肾功能得到保护,有效消除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延缓肾衰竭的进程,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的作用[10-15]。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比较(±s)

组别 n 时期 FBG(mmol/L) 2hPBG(mmol/L) 尿微量白蛋白(mg/mL) 尿肌酐(mmol/d)观察组 50 治疗前 13.21±3.55 16.11±4.21 421.12±224.72 35.95±4.13治疗后 7.62±1.82 9.22±2.21 132.18±111.22 17.22±1.52 t 6.587 9.556 6.146 9.511 P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50 治疗前 13.27±3.21 15.76±4.16 425.95±224.55 35.75±4.21治疗后 9.21±2.21 11.43±5.21 255.43±173.21 23.11±3.22 t 4.155 7.247 4.905 7.2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t两组干预前 0.424 0.524 0.246 0.812 P两组干预前 0.523 0.413 0.711 0.125 t两组干预后 5.524 7.924 5.844 7.114 P两组干预后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比较(±s,d)

组别 n 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对照组 50 8.42±2.25 14.23±1.51观察组 50 6.11±1.41 12.13±0.24 t 8.205 9.142 P 0.000 0.000

表4 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联合芪益糖肾方加减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常规降糖、他汀类等药物联合芪益糖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更好控制血糖和改善肾功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功能肾病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