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摆做体验性实验 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2019-07-03 09:37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居殿兵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摆线单摆弹丸

江苏省高邮中学(225600) 居殿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正式发布,强调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做到这一点,不光是嘴上说说而已,要找到践行的落脚点,体验式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落脚点。

体验式学习,是学生从日常生活或他人构建的程序里获得亲身体验之后进行反思、概括、讨论、评价,最终产生新的认识、情感或行动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运用的过程。

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实验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抓手。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本质和魅力是实验,做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做实验能用身边常见的器材和工具最好,不一定非得有高、精、尖的实验仪器才行,本文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器材——单摆。

什么是单摆,人教版教材说法是:细线悬挂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如果细线的质量与小球相比可以忽略,球的直径与线的长度相比也可以忽略,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

百度词条的解释为:单摆是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一种装置,将无重细杆或不可伸长的细柔绳一端悬于重力场内一定点,另一端固结一个重小球,就构成单摆。若小球只限于铅直平面内摆动,则为平面单摆,若小球摆动不限于铅直平面,则为球面单摆。

本文所说的单摆,范围有所扩大,是指主要部件可简化成小球和细绳的一种装置。

用单摆可以做若干类、若干个实验,而且组装单摆的器材极为简单,在中学实验室或者学生家里都可以进行单摆实验。

1 测重力加速度

1.1 做简谐运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这个实验大家都很熟悉,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分组实验做过,实验的精度也比较高。

实验的关键是:要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做简谐运动,摆角不能大于10°,要用积累法测周期,一般是30~50次。摆长是让单摆自由下垂时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 (悬线长+小球半径),处理数据可以是计算法,也可以是作图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操作时可以在基本实验基础上作一些变化,变化的关键点是小球重心位置的确定。

还能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图线求出小球的半径,就是直线与L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距离。

图1 简谐运动单摆

1.2 做圆锥摆运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如果让摆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就是圆锥摆,如图2所示。假设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受力分析后,有如下关系式:

图2 圆锥摆

为了测出重力加速度,除了要测量摆长和周期外,还要测出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因为摆线是运动的,测量角度θ比较难。再分析发现,Lcosθ其实就是摆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

1.3 大角度摆动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一般情况,我们是让单摆作小角度振动,近似认为作简谐运动,根据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是当摆角趋于0°时最好,但这个时候振动已难以进行。实际操作时可以从大角度开始,不断减小摆动角度测多组数据,作出T-θ图线,根据图线的变化趋势,推得摆角趋于0°时的周期。这是我们处理数据的一种方法。

例如,用毫秒计测定单摆的周期T与摆角θ的关系见表1,求当θ→0°时的单摆的周期,并根据θ→0°时的周期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单摆摆长l=37.00cm)。

表1 单摆的周期与摆角关系

图3 T-θ图像

1.4 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测重力加速度

图4 圆周运动单摆

2 研究力与其他物理量间的关系

2.1 感知库仑力,探究库仑力与距离的定性关系

由于库仑力很小,直接用铁球做实验,几乎看不到铁球受力后的运动,改用乒乓球进行实验,怎么能让它带电呢?可以用6B铅笔将乒乓球表面涂黑,或者用银灰漆涮一遍,乒乓球就是一个能导电的导体球了。也可以在淘宝网上买泡沫塑料球,再涂上银灰漆来制作导电球。

先用起电机让一个固定的金属球带电,再在旁边放入单摆球,当两者距离不同时,单摆偏离竖直方向的距离不同,距离越远,偏角越小,则说明库仑力越小;若用一个相同的导电单摆球与之碰一下,明显看到单摆偏离竖直方向的距离变小,即电量越小,库仑力越小。

2.2 感知向心力和探究向心力公式F=mω2r

人教版教材讲授向心力这节内容前,先讲解了向心加速度,而讲解向心加速度时课本中是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来引入的,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可以让学生用手拉着单摆,使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圆周运动,向心力是人手施与的,力的大小人手有感觉,这样操作实验效果更好。

向心力不但能定性感知,也能定量探究。通过控制变量法完全可以探究力与质量、角速度(或速度)、半径的定量关系。

具体做法是:如图5所示,将单摆放在水平圆管内,细线另一端与无线力传感器相连,可调速的电动机带动水平槽做匀速圆周运动。当旋转半径r和角速度ω一定时,改变质量m,测出力F,分析F与m的关系;当小球质量m和旋转半径r一定时,改变角速度ω,测出力F,分析F与ω的关系;当小球质量m和角速度ω一定时,改变旋转半径r,测出力F,分析F与r的关系。

图5 连接传感器单摆

3 演示机械能守恒实验

3.1 演示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作为引入,可将一单摆高高挂起,选择一个比较大的铁球,让一学生离开球一定距离,将球拉到学生的鼻尖处,放开手,大球离开学生,学生很坦然,当球靠近学生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往后退,一脸紧张相,引得其他同学大笑不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新课的学习。课堂结束时再对此实验进行分析,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实验现象记忆、定律理解将更加深刻。

3.2 演示弹性碰撞(双球、多球碰撞)中动量和能量守恒

将等质量的单摆安装好(用双线摆做更好,能保证所有碰撞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图6所示,先做两个相邻球碰撞实验,可观察到两球速度交换现象,再做多球碰撞实验,将最旁边一球拉高放下,可看到只有两边两球摆动,中间球保持不动。实验现象蕴含着动量、能量同时守恒,是对理论推导一个很有趣的验证。

图6 相邻球碰撞实验

4 演示动量守恒

4.1 验证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如图7所示,将单摆悬点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将两个摆长一样,球重心等高的两单摆紧挨在一起悬挂,让一个球碰撞另一个球。

图7 动量守恒定律实验

仿照教材中“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画平抛轨迹的方法来确定两球的最高位置,从而求出各自碰撞前后的速度。先确定好入射球的位置,量出角度θ1,每次让入射球从同一位置释放,将铅笔尖放在另一边某一位置,不断调整铅笔尖的位置,直至被撞球摆线刚好摆到铅笔尖处,记下这个点,从而确定碰撞后的偏角θ2。用同样的方法来确定入射球碰后的最高位置θ3,此过程为了避免被撞球的影响,可用手接住它,因为它的最高位置前一步已经确定,现在只要确定入射球后来的最高位置就行。

为了简单起见,也可以在被撞球的后面粘上双面胶,这样只要前后各测量一次速度即可。

4.2 用冲击摆测弹丸的速度

冲击摆装置网络上有成品出售,装置实物图如图8所示。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冲击摆放在桌面上,弹簧枪尾部正对实验者。调节底板上的调节螺钉使底板大致呈水平。调整四根悬线的长度,使摆块上表面呈水平,侧面与刻度板平行,前端面与刻度板的零刻度线对齐(若没有对齐,可调整底座上位于一侧中部的螺钉),后端面的入射孔与弹簧枪口正对(偏左或偏右时,也可调节螺钉)。

拉动弹簧枪拉手至第一档,装上弹丸。为减少克服摩擦力而引起的能量损耗,先初测一下指针的最高位置,将指针预先拔至此位置附近。压下扳机,射出弹丸,弹丸进入摆块后推动摆块一起上升,摆块将指针推动到摆块所能到达的最高位置。在摆块返回时,用手将指针止住,记下指针的最大偏角θ。

图8 冲击摆装置

把指针拨回1°~2°,取出弹丸,观察摆块的静止位置是否理想,并作适当调整。重新把枪机拉在第一档上,安上弹丸,重复步骤2。在第一档上共做3次。使枪机处于第二档及第三档,重复以上步骤,每档做3次。

用尺量出悬线的长度(准确一些,是悬线长在竖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用天平测出弹丸和摆块的质量。分别计算各次弹丸的速度,求出每档速度的平均值。

5 振动实验

5.1 共振实验

如图9所示,在一“门”形铁架上端系一水平粗棉线,将摆线长短不同的单摆扣在棉线上,可以发现,当小球A振动后,最终与A等摆长的D球振幅最大,演示了共振现象,这是理解共振现象的一个精典实验。

图9 共振实验

5.2 用沙摆作简谐运动图像

如图10所示,这也是理解简谐运动图像的一个精典实验。在沙摆摆动的同时,匀速拉动木板,将会看到简谐运动的图像。实验中要用细沙,才能保证沙子均匀流出。沙漏本身要重一些,这样才能保证实验过程中系统的重心位置几乎保证不变,从而使沙摆的摆长不变,周期不变。

图10 沙摆简谐运动实验

5.3 演示水摆重心的变化

一球壳中装水,水不断流出,小球的重心如何变化呢?这个问题可以用微积分来计算,其实做实验也是一个不错的验证方法。

由于重心的变化相对于摆长来说比较小,实验的精度要高于刚才的实验,还是使用力传感器,将单摆悬挂在力传感器的挂钩上,用配套软件画出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看周期的变化,从而推得水球重心的变化。

也可以用电压传感器。在水槽中倒入盐水,两边各固定一长方形电极,建立匀强电场,用一根细铜丝做摆线,并且细铜丝穿过小球后还露出一点点,伸入盐水中,让此露出的铜丝在两电极间运动,将电压传感器的两端接在悬点和水槽中点,用电脑软件画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周期的变化,从而推得水球重心的变化。

猜你喜欢
摆线单摆弹丸
超高速撞击下球形弹丸破碎特性仿真研究
摆线轮的建模与仿真
神秘的『弹丸』
摆线铣削在硬零件槽铣加工中的应用技术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摆线齿轮和传动特点
弹丸对预开孔混凝土靶体侵彻的实验研究
单摆模型中重力加速度的探讨
圆柱形弹丸高速撞击薄板的碎片云特性数值模拟
单摆振动实验数字化演示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