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9-07-04 08:44陈彩明徐启明王佩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延续性服药心血管

陈彩明,徐启明,王佩霞

(1.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介入科,广东 佛山 528031;2.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心内科,广东 佛山 528031;3.佛山市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佛山 528315)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由于上述特点,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较常见,而不良情绪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疗效,部分患者出院后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想法,严重影响服药依从性,所以,为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实施出院后护理亦十分必要[1-3]。我院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分别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常规护理,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100例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观察组50例患者年龄为42-62(53.75±5.73)岁,男女分别为29(58.00%)、21(42.00%)例;病程为2至15年,平均为(6.32±0.65)年。

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为40-62(53.69±5.69)岁,男女分别为28(56.00%)、22(44.00%)例;病程为2至15年,平均为(6.29±0.70)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于患者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详细告知各种治疗药物的服药方法,给予其饮食及运动建议,并嘱咐患者定时来院复查。

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具体为:(1)建立微信群:相关负责人申请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为禅医心脏糖尿健康在线,建立微信群,由5名医护人员(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心血管专科护士、2名高年资护士)对微信群进行管理。(2)收集信息:于患者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主动下到患者病房收集患者个人信息及疾病信息,并详细记录,同时,询问患者微信号,告知患者微信建群的目的,帮助患者加入微信群,关注微信公众号,告知患者若有任何疾病方面的疑问,可在微信群里询问,工作人员会及时回复。此外,可告知患者可以多和组内成员交流自己的体会,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告知患者微信公众号会定期发放疾病知识的相关文章,可自由查阅。(3)干预措施:第1周-第2周:公众号发送疾病相关知识,如冠心病的概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焦虑或抑郁的定义及危害、如何进行心理调节。第3周:公众号发送冠心病、焦虑或抑郁的常见治疗药物及用药方法,并推送按医嘱服药的意义及重要性等相关文章,以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第4周:公众号可发送一些促进病情康复的文章,如进行何种活动、活动强度如何、饮食注意事项、积极情绪及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的影响等。同时,为确保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可定期在微信群里提问,如①你知道冠心病是怎么样来的吗?发病时会有哪些症状?哪些坏习惯会导致冠心病?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遵医嘱服药的意义?平时可以做些什么活动来锻炼身体呢,活动强度如何?平时吃饭应注意些什么?若患者1个月内未在群聊中出现,护理人员应电话联系患者,询问其原因,告知患者群聊的作用及意义,确保每位患者积极参与群聊。

1.3 评估指标

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二级预防行为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别选择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总分均为100分)进行评定,高于50分表示患者肯定存在焦虑、抑郁现象,评分越低,焦虑及抑郁程度越轻。

二级预防行为评分:选择二级预防行为评分量表[5](总分100分)进行评定,主要对控制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定期随访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计分制为1-4分,评分越高,则二级预防行为执行越好。

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选择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6](总分172分)进行调查,主要对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概念进行评定,分值越高,即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s)或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方法分别选择t检验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38.12±2.58)分]、抑郁评分[(35.03±3.20)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分)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二级预防行为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二级预防行为评分[(72.12±5.58)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115.03±3.96)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二级预防行为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4.00%),P<0.05,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n、%)

3 讨 论

延续护理属于临床常用的护理模式,以往,临床延续护理以电话随访及家庭随访为主,但较多研究发现,电话随访获得的信息较单一,而家庭随访消耗的成本较高,可行性不高[7]。近些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普及率显著升高,相应地,地域限制亦逐渐被缩小、消除。

本研究结合当下形势对患者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微信属于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集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介为一体的通讯软件,使用较方便,有助于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并可支持在线聊天,便于患者及时询问疾病相关问题,并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8],有助于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此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对患者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出现该现象很可能是由于该护理模式更能意识到不良心态的危害,在护理措施中更注重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如何调节心态,从而使患者以一种较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有助于保证患者服药依从性,对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同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二级预防行为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患者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使患者采取更多的预防行为,出现该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升高所致,即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控制病情进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得,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实施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较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延续性服药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