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的影响

2019-07-04 08:45韦小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淋巴瘤循证恶性

韦小英

(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

参考临床中对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护理提出的相关研究内容,提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化疗治疗效果,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情绪[1]。在此,我院于2016年01月~2018年07月,对54例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积极研究循证护理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01月~2018年07月选取54例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2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20~78周岁,平均年(42.39±6.61);研究组有27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21~80周岁,平均年龄(43.52±6.98),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研究组应用循证护理干预。(1)成立循证护理专业小组,结合循证理论,对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查询翻阅,并对实践依据以及实用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出科学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2)在入院后,对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帮助患者熟悉环境,有效安抚患者情绪。同时缓解患者的陌生感,降低患者的焦虑感。(3)病情进一步恶化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心理情绪变化以及日常生活变化,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以及治疗方案相关内容,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2]。(4)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日常多饮用清水,选择清淡有营养的食物,避免摄入高油脂、高糖等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进行适当锻炼,每3日开展一次血常规检查[3]。(5)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需要主动对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化疗周期、常见不良反应等,并且登记患者的联系方式,定期开展随访活动[4]。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评分。通过对问卷调查法评价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评价指标划:非常满意(100~80分)、一般满意(79~60分)以及不满意(59分以下)。选择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参考SDS抑郁情绪评分量表以及SAS焦虑情绪评分量表,评价其心理情绪变化情况。

1.4 数据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统计学。计数资料%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30%),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6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要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健康状况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研究组 27 83.01±9.64 82.56±7.31 83.14±9.42 80.44±5.42 80.23±6.17 81.13±5.28 86.33±5.23 83.51±4.98参照组 27 72.36±8.98 75.41±6.98 73.17±6.45 69.52±9.51 65.49±8.58 68.49±5.72 72.57±6.21 73.33±5.73 t 4.2004 3.6758 4.5377 5.1837 7.2473 8.4373 8.8064 6.9677 P 0.0001 0.0006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研究组与参照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鉴于HIV合并恶性淋巴瘤的特殊性,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但对患者化疗治疗效果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还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对此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实施化疗治疗的HIV合并恶性淋巴瘤患者,其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要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P<0.05);同时循证护理干预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心理情绪,降低了患者的SDS评分以及SAS评分,要优于常规护理干预(P<0.05);另外,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对循证护理的满意度较高(96.30%),明显高于对常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66.67%)(P<0.05)。循证护理是指将科研结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有计划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6]。在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通过组建专业的循证护理干预小组,提升了科研结果归纳总结的效率,使得护理方案的制定更加规范化以及高效化,大大提升了护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在患者入院后,给患者介绍住院环境,有利于消除患者的茫然感,对稳定患者情绪、安抚患者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构建患者个人档案,有助于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差异性的护理干预方案,真正做到临床经验与患者愿望相结合,对提升患者信任感也有着显著的作用[7。在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的过程中,重视患者并发症护理以及情绪干预,加重健康宣讲力度,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治疗自信心][8]。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s)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27 58.69±8.27 40.03±4.08 57.52±7.58 41.12±6.24参照组 27 58.74±8.89 55.87±5.47 57.96±7.66 53.22±6.12 t 0.0214 12.0613 0.2121 7.1935 P 0.9830 0.0000 0.8328 0.0000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服务对HIV合并恶性淋巴瘤化疗患者,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淋巴瘤循证恶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