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7-04 08:45钱黎明车凤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器械供应

钱黎明,车凤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上海 200025)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全院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之一,为患者的健康安全及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保障。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对复用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各科室医护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关系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1]。我院于2018 年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 循环法,在不断循环往复中, 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质量,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9-12月(对照组)实施PDCA前,与2018年1-3月(观察组)实施PDCA后样本资料各100份,包含手术器械和诊疗器械各50份。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管理,主要包括:

1.2.1 制定计划(P阶段)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及护理部的工作计划,并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相关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计划,包括操作流程、人员配置、设备使用等情况,并明确质量目标、内容、评价标准;讨论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组织工作人员交流工作经验,不断学习;优化人员配置,将工作质量标准和各岗位职责相结合;提高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满足临床需求,完善及优化工作制度和流程[2]。

1.2.2 分步实施(D阶段)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分成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放组。由组内成员推举组长,通过动态管理和双向选择的方式规范组内各成员的日常操作。建立器械周转循环过程的质量控制记录表,对器械处置过程中各个环节责任人详细记录,并设置专用标识,使上一环节的工作质量能够得到下一环节的监督,做到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同时对各种异常情况的发生及处理、负责人和处理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组长监督并控制负责区域的设备质量,记录设备操作人员、出现的故障及相关处理措施及结果。每周对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3]。每日15:00交接班,由质量控制成员和各区域组长汇总当日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并评价前一日问题的改进情况,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关注并纠正、提高。每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质控汇总讲评,公示各工作人员的奖惩情况,并与绩效挂钩。

1.2.3 检查(C阶段)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环境、清洗器械、包装质量、工作人员的技能及设备管理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1次/w为质量控制小组的检查次数,上述内容要在月末完成检查,护理部检查每月进行一次,上述所有内容的检查要在三个月内完成,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抽查并记录好检查结果,月底汇总[4]。

1.2.4 处理总结(A阶段)护士长在每月月底或每周一组织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开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定期分析和公开,通过讲评、通报、总结质量改进措施,对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通过汇总记录每月PDCA循环改进状况实现程序化[5]。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PDCA循环法前后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以及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操作的正确率。再通过对临床科室进行调查,了解手术器械及诊疗器械供应的正确性及及时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标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施前后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比较 见表1

观察组器械清洗、包装、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实施前后器械清洗、包装、灭菌质量比较 [n(%)]

2.2 实施前后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灭菌操作正确率见表2

观察组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操作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工作人员对手术器械处置操作正确性比较 [n(%)]

2.3 实施前后手术器械及诊疗器械供应情况比较 见表3

观察组手术器械及诊疗器械供应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手术器械及诊疗器械供应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PDCA 循环管理法是一种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基本管理方法[6],是将信息反馈作为工作原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7]。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发现、反馈、处理,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总结和改进,实现高质量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一种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在实施期间能够对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通过对经验的不断总结和在管理过程中借助其他科室的信息反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了解。从本研究结果2.1及2.2可见,实施PDCA管理后,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等关键环节的工作质量均优于管理前,且工作人员执行操作的正确性也有明显的提高,表明通过制定计划及质量标准可规范工作人员日常操作,确保各项操作执行及评价标准统一,使器械处置质量大大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在完善分步实施的过程中亲自指导监督,能够及时了解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对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制定解决措施;通过总结经验并加以重视,使日常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对问题的不断解决使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从本研究结果2.3可见,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无菌物品均得到及时、正确的供应,满足临床科室使用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运用PDCA循环法可充分调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规范各类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操作,对减少消毒灭菌工作中差错具有积极作用[8-9],是更偏向和侧重良性互动与循环的一种管理方式, PDCA可及时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交流、其他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的交流中获取反馈信息,迅速的处理问题,能够将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由于其将科学管理方法综合应用,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使全体成员能够参与、防控,对过程持续改进和控制,使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了安全隐患,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健身器械
综合管理在减少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缺陷中的应用效果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