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

2019-07-08 03:33李现财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临床疗效糖尿病

李现财

[摘要] 目的 讨论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糖尿病患者118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各59例,比较对照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研究组(胰岛素泵连续给药)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bAIC与2 hPG、FPG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其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其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连续给药方式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泵;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b)-0080-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insul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8, 118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reatment methods, 59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comparing the control group (multipl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and the research group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pump) of efficacy. Result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HbAIC and 2HPG and FPG valu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 insulin dosage and the time when the blood glucose reached the target value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pump in diabetic patients is effective and safe,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Insulin pump; Clinical efficacy

隨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患病率迅速提高,并呈年轻化态势发展。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通过平稳血糖控制,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威胁,维持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胰岛素给药方法也呈现出了多样化。胰岛素泵连续给药方式在血糖控制效果、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多次皮下注射治疗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签署了书面知情书;排除精神意识障碍、用药禁忌、全身器质性疾病者。随机分组各59例,对照组28例女性,31例男性,年龄平均(45.3±4.2)岁;平均病程(4.33±2.54)年。研究组29例女性,30例男性,年龄平均(36.5±4.6)岁,平均病程(4.29±2.71)年。基线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皮下注射治疗,于每日三餐前注射生物合成的门冬胰岛素40%, 30%,30%,以0.5 U/(kg·d)为启始量。定时检测指尖血糖,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用量。研究组采用门冬胰岛素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泵人。具体措施如下:将人工生物合成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装入胰岛素泵,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注入皮下进行治疗,以0.5 U/(kg·d)为启始量,总量的50%作为基础量。每日三餐前加注剩余量的40%, 30%,30%的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治疗周期为2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症状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数值降至正常范围)、有效(症状改善,各项数值降低,高出正常值20%内)、无效(症状改善与数值降低不明显)3项。记录两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以及2HPG(餐后2 h血糖)、FPG(空腹血糖)、HbAIC(糖化血红蛋白)数值, HbAIC利用离子层析法测量。

1.4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计数资料方面,分别用(x±s)、%表示,分别用t、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低血糖率为5.08%(3/59),对照组为16.95%(10/35),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P=0.040)。见表1。

2.2  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2 hPG、FPG、HbAIC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用量、达到目标血糖值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够促使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等组织细胞中,一部分被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另一部分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从而降低血糖。同时能够促进糖与脂肪代谢[1]。胰岛素注射治疗,其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口服治疗。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达到目标值时间较长,低血糖发生率高,经济负担大。持续24 h输注胰岛素,可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曲线,更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缩短降糖治疗时间,与每天使用剂量等方面相对优越[2]。

在劑量控制方面应当注意。胰岛素的使用过程可以分成降糖期、减药期、维持期、3个阶段,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终身治疗使用的药物,在任何治疗阶段,都要对胰岛素剂量、方法等展开研究,以确保最佳临床疗效。尤其是在降糖期,胰岛素剂量较大,为达到降糖目的,通常以胰岛素泵治疗为主,能够较短时间内,达到目标血糖值,多为3~5 d。但短期内控制血糖并不现实,易出现低血糖情况,反而为身心状况带来不良影响;对此,还需根据自身适应能力,决定用药方法与剂量。减药期间需使用3个月左右的胰岛素,防止血糖再降,在血糖控制良好后需减少剂量。在维持期,随着生活规律养成,药物剂量相对固定,需要随着生活细节与血糖情况调整剂量。遇到失眠、感冒等情况,应当加强监测血糖,防止出现意外[3]。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能最大限度地模拟正常胰岛素的分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效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宋乐芹. 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风险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6):27.

[2]  张瑾, 卢红. 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6):91-92.

[3]  罗恩斯, 唐亮, 李湘. 3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147-149.

[4]  欧阳长安.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54):125.

[5]  于立芹.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8(11):47-49.

(收稿日期:2019-01-20)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临床疗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