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

2019-07-08 03:33张惠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效果

张惠芳

[摘要]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具体影响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诊的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现对两组血糖、心功能、自我效能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进一步强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进而取得最佳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b)-0090-02

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关,与其他诱因(吸烟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也存在联系。相关研究指出,冠心病诱因复杂,其中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具有相互影响、同时存在的特点,极易加重病情进展,增加临床治疗困难[1-2]。据统计,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发生率为52.9%,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从而引起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降低治疗依从性,甚至影响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等,不利于预后恢复[3-4]。所以,做好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以该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向其施行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为例,共纳入86例,选自该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男女比例23:20,年龄38~75岁,病程0.5~10年。研究组43例,男女比例24:19,年龄40~72岁,病程1~11年。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晓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意识清楚,具备良好的理解及沟通能力;③符合WTO及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以及美国糖尿病协会197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且任意血糖在11.1 mmol/L及以上,空腹血糖≥7.0 mmol/L,糖耐量试验2 h血糖≥11.1 mmol/L)。

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心力衰竭等情况;③研究过程中因个人愿意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即按照医嘱,采取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等方式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包括病因、诱发因素、症状表现、预防措施、注意事项等,使其对自身病情做到心中有数,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预后恢复水平。

研究组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如下:(1)宣教步骤。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对疾病的认识程度、预期目标,由此确定宣教需求,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与其及家属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计划,定期评价实施效果,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调整、修改宣教内容,以达到稳定血糖、纠正疾病错误认知得目的。(2)宣教方式。按照个体化原则,结合患者基本情况(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等),以图片、现场说教、榜样说教、观看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10~20 min/次,2次/周。(3)内容。①心理方面:以面对面方式向患者讲述良好情绪对病情康复的意义,并教会患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及技巧,如认知行为疗法、松弛疗法等,消除思想负担,缓解心理压力;②生活方式:向患者介绍不良生活方式对比病情的影响,并鼓励患者戒掉不良生活行为(吸烟酗酒等),另外,结合患者工作性质及身高、标准体重,制定合理膳食、安排适量的中等强度运动(太极剑、慢跑、爬山等);③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注射胰岛素、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防治措施,以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用法及用量等,确保患者充分认识到按照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心输出量等)改善程度。

自我效能评定标准:以患者积极度测量量表(PAM)为工具,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状况,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x±s),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自我效能评分

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效能评分为(60.65±4.55)分,对照组自我效能评分为(46.57±3.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

2.2  比较两组血糖及心功能改善程度

干预后,研究组血糖水平、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更复杂,使其治疗及护理难度系数明显增高,进而影响预后恢复状况。有研究指出,其血糖控制效果欠佳、预后差与其自我保健知识缺乏、治疗依从性差等原因有关[5]。因此,认为积极纠正患者错误行为及错误认知,对其整体康复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教育,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等特点的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彻底预防诱发疾病的不利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增强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部分学者[6-7]在研究内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干预,得知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晓率明显提高,且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各维度评分均增高,使其血糖及血脂水平得以有效控制,由此认为,健康教育干预利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进而控制病情進展,维持稳定血糖,调节血糖,促进患者预后恢复。该组结果得出,研究组心功能及血糖水平、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进一步强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对其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其优势予以总结:①以患者为中心,依照护理程序,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进而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②通过多元化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增强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构建良好关系,增加彼此间信任感。

综上所述,进一步强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利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进而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维持稳定血糖,促进心功能的恢复等。

[参考文献]

[1]  焦剑慧,冯琴,相潇潇,等.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6):586-589.

[2]  韩玉亭,孙正凯,宫振霞,等.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8):65-67.

[3]  伏瑜.健康教育干预对CHD合并T2MD患者生活方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6,40(3):331-333.

[4]  韩梅.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273-274.

[5]  赵娜,黎秋月,马伟伟,等.系统健康宣教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心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30-132.

[6]  朱晓莉.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2):126-127.

[7]  陈媛媛,张亚坤.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3):238-239.

(收稿日期:2019-01-21)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