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探讨

2019-07-08 03:33曾倩容郑晶陈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酮症酸中毒护理效果

曾倩容 郑晶 陈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44%、空腹血糖水平(5.75±2.13)mmol/L、治疗依从性89.74%均优于对照组76.92%、(7.58±2.05)mmol/L、74.3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空腹血糖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2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4(b)-0096-02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展急、死亡率高等特点[1]。此病是因患儿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使得其糖代谢等有关代谢功能紊乱所致。有关研究显示[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儿预后非常重要。该次研究以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发现综合护理干预组效果更好,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22±1.86)岁,病程3~8个月,平均病程(5.23±1.68)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15±1.73),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5.13±1.5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排除标准:伴有其他疾病患儿;没有通过诊断确诊为酮症酸中毒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小儿心理护理。患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以及控制饮食能力较低,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难度会增加。同时,患儿都会存在惧怕打针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面对上述问题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如为患儿讲述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为患儿营建舒适的病房环境;为其播放儿歌并准备其喜欢的玩具;讲解控制饮食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②家属心理护理。患儿家属会对疾病的诊断存在难以控制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等,尤其患儿年龄小,孩子的学业受到影响,加之陪伴患儿自身的事业也受到影响,继而出现悲观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工作,使得家属对患儿的关怀和照顾得到加强,并指导家属引导患儿学会自我管理以及对疾病的认知。③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医护人员应勤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从而对患儿酮症酸中毒情况更好的判断,同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办法。与此同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细致观察,如体温、呼吸等,导致患儿直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呼吸衰竭,因此,护理人员通过对其呼吸检测时发现丙酮成分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急救措施。当患儿体温过高,护理人员需告知家属不可使用退热剂,避免患儿出现脱水以及酸中毒加重情况。定时对患儿的血糖值以及尿量进行检测和观察,以便更好的判断患儿肾功能。④预防感染。患儿的免疫力较低,极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如皮肤感染等,护理人员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治疗,告诉家属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澡、洗头发、更换衣物,保持患儿皮肤清洁。患儿血糖较高,口腔内较健康人更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工作,同时定时检查患儿口腔以及牙齿的卫生情况。⑤饮食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护理中,应加强饮食护理。患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量大,也受糖尿病影响,所以,在护理此类患儿时,应加强营养给予,保证营养充足,制定科学饮食计划,防止影响生长发育。⑥出院指导。患儿病情稳定后出院,护理人员应对患儿以及家属做出相应的出院指导,使得患儿和家属全面了解小儿酮症酸中毒有关知识,叮嘱患儿注意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合理控制饮食,以保证小儿营养为基础,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1.3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依从性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慢性疾病,患儿需积极配合治疗工作,才可保证生命安全。积极的治疗工作很重要,但专业的护理干预也必不可少[3]。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服务,如患儿和家属心理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增强了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掌握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通过饮食护理等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为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奠定基础[4]。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定时为患儿进行血糖检测,可有效预防早期并发症的发生[5]。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战术,提升了整体护理质量,有效的减轻患儿和家属心理压力,消除其不良情绪。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护理干预值得在小儿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慧.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探讨[J].健康必读,2013,12(12中旬刊):281.

[2]  廉亚坤.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8):151.

[3]  马红桂.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4例临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32.

[4]  刘哲辉.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70例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51-153.

[5]  马海梅,王文娜,孙杉,等.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157.

(收稿日期:2019-01-19)

猜你喜欢
酮症酸中毒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分析
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临床护理体会
重组人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