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

2019-07-08 02:47杨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整合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化

杨培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早已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急需更新、创新.至此,身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认识到这一点,并要充分地发挥自身作用,实现数学学科与信息化的融合,进一步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的融合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小学数学;整合研究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一些移动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使得“智慧教育”变成现实.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有效教学得以实现,就一定要促使数学学科与信息化间的整合,全面增强教学的创新性、活跃性、生动性等,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在现阶段,针对其的融合路径加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优势

1.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1].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优势,如图像、图形处理功能、情境再现功能、文字图片功能等,可以有效地加快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的速度,促使教学效果的提高.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知到这一点,促使有效教学的实现,确保教学活动得以持续、顺利地开展下去.

2.有助于课堂趣味性、生动性的增强.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将信息化手段应用起来,可以对课堂起到一个充实、趣味化的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专注力得以深化,进一步地集中学生的专注力,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另外,在此模式下,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的制作,将知识以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使课堂充满乐趣、激情,将学科效用全方位地展现出来.

3.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2].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备课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其需要借助大量的知识资源,图书馆资源,资源获取不及时,也很难得到更新,占用了教师较多的宝贵时间,难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而在引入信息化手段之后,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地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获取到意想不到的应用效果.

二、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路径

(一)应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要点

在数学教学中,知识点是杂而多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師就可以结合这一点,将知识点作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引入进来,增强知识展现的趣味化、生动化、形象化等,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其获取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知立体图形的顶点、棱、面等,深化学生的认知,为其后续的深入性学习打下基础.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其拆解、闪动、动态的功能,将这些重点一一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掌握,使其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性的提升.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将教学重难点突显出来,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也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将信息化的价值展现出来.

(二)应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氛围的好坏与否是十分重要的,其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对其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至此,在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构建,来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地保持在活跃状态,将信息化的效用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圆”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来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使其学习效果达到最佳.例如,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为载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引导其观看;在观看过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提问“为什么所有的车的车轮都是圆的呢?如果将圆换成三角形、正方形的话,汽车还能正常行驶吗?”等,促使其思考、分析,掌握圆的性质,使学习体验得以深化.

(三)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实践平台

实践出真知,而数学学习也是同样如此[3].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起实践平台,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增强,将学科价值发挥到最大.

例如,在讲解“年、月、日”等知识点时,由于这一概念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一的讲解,不仅很难集中学生的专注力,也难以使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至此,教师就可以在其中融入实践性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来询问父母、查找资料等,并将所得反馈给教师,教师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锻炼了其实践能力,可谓是一举数得.

(四)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这一背景下,微课这一形式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应用.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与交互性软件的结合,来推动学生的预习、学习反馈等,使其学习效果得以进一步地深化.

例如,在讲解“角的度量”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将微课这一形式导入进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在课前借助微信这一平台发布给学生,便于学生的预习,学生也可以将自身的学习成果、困惑等在该平台上反馈给教师,使教师的工作量得以减轻,将信息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三、结 论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数学学科与信息化间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使其的学习体验得以深化,对教学灵活性、多变性、实效性的增强,也有着较大的意义.但是,教师也应秉持着适当性的原则,做到趋利避害等,将融合意义发挥出来,为我国数学教育的整体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建芳.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27-28.

[2]钱丽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以浙中金华地区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6):63-67.

[3]高波.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45-146.

猜你喜欢
整合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电子白板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语言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壮族山歌融入高师钢琴课程的整合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