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中的作用研究

2019-07-08 02:47张建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张建霞

【摘要】思维导图介入到小学数学复习之中,不仅仅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需要,更是孩子们思维发展、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进行知识整理、复习整理和解决重难点问题,以此打造轻松、高效、理想的数学复习新时空.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知识整理;复习整理;重难点解决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298《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中的运用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都说,数学要注重整体.“数学的‘整体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而这个“整体”离不开思维导图的高效运用.因为思维导图的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和理解,与数学教学有共通之处,能够帮助学生呈现出一种既是发散性、又是整合性的网络图像,它针对小学数学复习课堂与小学生行为以及小学生心理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模型思想,建立空间概念,并逐渐形成数据分析的习惯,为学生提供思考框架,因而,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整理

毋庸置疑,数学知识需要整理,需要把“零散的珠子”收拢到“一条线上”,需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的统一与整理.这样的“收拢、统一与整理”单凭一些文字归纳,可能很难深深烙印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而借助思维導图,通过形象的、整体的、醒目的、图画的方式,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以“圆柱体”的教学为例,其中涉及的“体积、高、底面积、底面半径、底面周长、侧面积、体积”等方面的知识点太多,其中的数量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固然,通过例题板演、不同题型训练等方式或能解决一两个知识点,但总不能用此法去解决每一个知识点吧?此时此刻,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起到举一反三和高效节时的效果.还比如,以“圆”的复习课为例,直径、半径、圆心……其中的知识点太多了,稍不小心,就会在彼此的交叉和“纠缠”中乱了阵脚.怎么办?通过实验,我们认为通过思维导图,对“圆”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和跨域性的合拢,不失为一条简单有效的路子.

不仅仅是“圆柱体”,不仅仅是“圆”,更多的数学知识需要师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真正弄清什么是相关内容的核心,什么又可被看成相关的基本问题和重要问题.”[1]而这离不开思维导图的高效运用——思维导图中那左右上下“伸展的枝条”,无疑将所谓的“核心、基本问题和重要问题”显示得清清楚楚,学生们一目了然,并且很快地贮存在记忆深处,何乐而不为呢?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整理

都说,小学数学中的复习环节特别重要.此环节不仅仅是背记知识、强化知识、巩固知识,更是对知识的举一反三和应用拓展.扎扎实实地复习能使数学知识环环相扣,正所谓:“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当然,更能使孩子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结构性把握与跨越性提升.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轻松高效地实现上述目标.

例如,在有关图形计算的知识中,可以将知识点列为五个方面:圆、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再让学生对思维导图进行继续补充,如“圆”之中又包括“形、体、锥”等,直至完成整个思维导图.为了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分析: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在探讨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时,把它们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又把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重要的不是“补充”,不是“此推导”到“彼推导”,不是转化,而是在“补充、推导和转化”中,孩子们思维的激活、视域的洞开、方法的积累、思想的领悟,构筑起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时空.而这,恰恰是思维导图视角下数学学习应有的风景.

三、利用思维导图突破重点难点

某些数学知识看起来简单,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是晦涩的,难懂的.此时此刻,恰到好处地运用思维导图,分岔之处需拔之,阻塞之处需疏之,必将轻松地突破难点解决重点.的确,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无论是圆圈图,还是气泡图,无论是树状图,还是流程图,抑或是枝状图等等,都可以从一个中心点,可能是一个概念、一件事、一个任务、一个目标、一个想法等,总之就是一个关键词出发,把纷乱的思绪分层分类,通过主要的枝丫、分支,把主次、关系理得清清楚楚,可直观解决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

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的复习中,涉及很多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之初,可以先把“多边形”看作一个中心,让孩子们从这个“中心点”出发尝试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形成一个个分支,然后形成节点结构,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联想出一系列相关的知识信息,再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进行导图设置,彼此之间不会混淆,反而条理清楚、重难点突出.

实践一再证明,小学数学复习不仅仅要关注基本的知识点和基本规律,更要关注知识内在的“由此及彼”,“建构知识概念之间的认知系统,将教材解读由单一的知识点向系统、立体化的知识板块迈进.”[2]而这一“迈进”过程离不开思维导图的大面积助力.通过思维导图的高效合理运用,数学知识的高峰不再难以攀登,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容易被印证、记忆容易被唤醒、情感容易被激活,认知结构容易被建立,因而,能够打造更多灵动、精彩和厚重的小学高效数学复习课堂.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教师如何才能用好教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3):12.

[2]崔小兵.把握方向,用力教材增值教学价值[J].中小学数学,2018(6):18.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