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引入环节奠成功底色

2019-07-08 02:47潘彬陈秀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圆锥哥哥三角形

潘彬 陈秀芳

人们常说,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这句话,在教学中,也有它更好地体现.

记得曾经有一次听华应龙老师讲课,他的课在引入环节非常的成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那时他教学的是“角的度量”,引入是用小朋友喜欢做的游戏跷跷板,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跷跷板,让学生思考,喜欢做哪一种?这种把学生喜欢的游戏引入教学,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非常感兴趣,一下就把学生学习的热情给点燃了.为华老师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很好的氛围.从那以后,我深深地认识到,好的引入对一节课来讲非常的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入教学,创设情境,为自己的教学增色了很多.

一、好的引入,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教学的.

教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分类,今天,图形家族又聚会了,他们高兴地聊着天,突然,有两兄弟吵了起来,他们是谁呢?

教师出示ppt,ppt呈现三角形两兄弟.

学生:是三角形两兄弟.

教师:他们在吵些什么呢?原来三角形哥哥对三角形弟弟说:“我呀,什么都比你強,我的三条边的长度和比你长,三个角的度数和也比你大?”三角形弟弟一听,不服气了,立即和哥哥争论起来.你知道三角形弟弟会怎样争论吗?

学生1:你的周长一定比我长,但三个角的度数不一定比我大?

学生2:……

教师:看来大家有点赞同三角形弟弟的看法,那么到底三角形哥哥的角度是不是不一定比三角形弟弟的角度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

这样的设计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能够长期关注的心理基础.在课堂伊始,利用图形聚会引入,让学生回忆起已经对图形进行分类的知识以及三角形的类别的知识.利用三角形哥哥和三角形弟弟的对话,利用小朋友都喜欢炫耀的心理,用三角形哥哥的话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又利用小朋友不服输的心理,让三角形哥哥和弟弟发生了争论.再次利用学生喜欢看热闹的心理开始关注三角形哥哥和弟弟的对话.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本节课利用三角形哥弟俩引起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在头脑里产生疑问.从大小来看,很容易看出三角形哥哥的三边的长度和肯定比三角形弟弟的长,但是,从以往关于角的大小的经验来看,三角形哥哥的三个角的度数不一定比三角形弟弟的度数大.于是,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认知欲望,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好的引入,能潜移默化地建立与新知识的连接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尝试着两种引入方式.

方式一,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啊?”教师边说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沙子,从高处自然的落下.学生观察,回答:“圆锥.”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圆锥的体积.”随即板书课题.

方式二: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啊?”教师边说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的萝卜,学生观察,回答:“圆柱.”教师:“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注意,马上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教师用熟练的动作把圆柱形的萝卜削成了一个圆锥体,学生好奇地看着老师,教师:“看出来了吗?”学生:“圆锥.”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有关圆锥的体积.”随即板书课题.

在引入课题时,我们都知道,引入的目的是为了导入新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引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勾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上面的方式一和方式二的引入过程,都做到了这一点,所不同的是,学生在方式一的过程中,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很难从中感性地感觉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的关系,在方式二的引入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地在圆柱形萝卜削成圆锥形萝卜的过程中,感受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暗示作用.所以,在设计引入环节时,我们不仅要引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还要尽力做到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启示.能潜移默化地建立与新知识的连接.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引入呢?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引入环节

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出,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其实,生活中处处都蕴涵着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从睁开眼睛开始,就开始和时间打交道,再到上学,在上学的过程中,感受速度与路程的关系,来到学校,今天学了多少知识,认识了多少字,和多少同学玩耍等等,都充满了数学知识,可以说,没有数学的生活是不成样子的.从生活经验出发,寻找设计引入环节的情境,应该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二)用学生喜欢的形式,设计引入环节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游戏或故事的形式设计引入环节,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设计童话故事:格格巫看到小熊蛋糕店的生意很好,于是心理产生妒忌,用捣乱的心理给小熊出主意,让小熊把大蛋糕分成小块来卖……有了故事的铺垫,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

好的开头,犹如大海里的灯塔,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犹如茫茫戈壁滩上突然出现的海市蜃楼,让人精神一振.

猜你喜欢
圆锥哥哥三角形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哥哥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哥哥的生日
三角形,不扭腰
还猪哥哥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