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改革
——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7-09 11:00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权春锋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实训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权春锋

1 梳理专业基础,明确专业改革优势

我院于1993年开办汽车装配与维修专业,2000年开办了面向高职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下简称“汽修专业”)。在2012年~2016年,本专本业先后经历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国家骨干院校专业群建设、质量提升工程、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推动,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水平、专业品质、专业内涵等方面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目前,本专业已被确立为陕西省重点专业。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4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0%;有8名教师通过了奔驰等厂家的技术认证;先后有15名教师赴国外进修。本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室1个,校内实训室5个,综合实训中心1个,校外实训基地15个,其中包括戴姆勒项目实训基地、汽车喷涂实训基地、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奔驰校外合作实训基地等。

2 合理设计目标,稳步提升专业质量

2.1 制订专业建设目标

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利用SWOT(战略分析法)进行分析,确定专业建设目标(图1)。

图1 专业建设目标

(1)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制造2025》为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区域发展情况。目前,陕西区域拥有汽车生产企业60余家,可划分为以陕重汽、吉利等为主的北部板块,以及以比亚迪、法士特、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主的南部板块,具备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此外,政府部门针对汽车产业的有利政策也陆续出台,汽车市场大环境优越。

(3)学院规划。在我院“十三五规划”及专业发展总体子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汽车专业发展的要求,并将汽车维修专业定为重点建设专业,为本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内多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结果显示:汽车维修人才需求量巨大。这是汽车维修专业蓬勃发展的一个契机。

(5)专业基础。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在专业设置、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专业基础良好。但是,同时也存在着特色不明显,教学团队影响力不高,校企合作、国际交流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在同类院校中,普遍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或相近专业,竞争激烈。

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学院决定将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为国家骨干专业。

2.2 确定专业建设标准

对照国家骨干专业标准,从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科研与社会服务、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确定专业建设标准。

2.3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和专业质量控制点

根据学院“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架构,以数据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的质量文化和激励机制,形成汽修专业质量保证体系;再结合专业特点,构建汽修专业质量改进螺旋(图2),确定质量控制点(表1);然后以质量控制点为基础,支撑专业建设目标和专业建设标准。

2.4 结合专业质量控制点,组织和实施诊改

2.4.1 组织诊改

我院与德国奔驰签订了“戴姆勒铸星教育”校企合作项目,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表2)。

图2 质量改进螺旋

2.4.2 实施诊改

(1)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企业调研,对汽修岗位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企业在职业素养、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实施戴姆勒、巴斯夫等中德合作项目,开展国际人才培养标准的本土化实践,引入国际考核认证,引进德国的汽修专业螺旋上升课程体系(表3),推进课程内容与国际标准接轨。

(3)校企共建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基地、巴斯夫喷涂实训基地、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智慧课堂、企业课堂,搭建现代学徒制资源共享平台等,总投资达1 400万元。

(4)校、政、企融合聚力,共建区级众创空间,在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在线平台使用的基础上,结合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对汽修专业9门课程进行诊改,激发人才培养新动能。

2.5 通过线上和线下平台,监测预警专业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运行过程中,运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平台实时监测质量控制点源头数据,包括校企合作、师资、课程资源、实训场地建设、科研情况、社会服务等46个目标值。当源头数据低于设定的下限时,系统会发出预警提示。

以近2年的实施情况为例,2017年度,在各项指标中,有3项不达标,分别是创新创业省级获奖数量、社会培训人次、教学资源总数,全年整体达标率为93.2%;2018年度,在各项指标中,有2项不达标,分别是创新创业课程开设门数和横向课题立项数量,全年整体达标率为95.5%。

2.6 针对存在的问题,多措并举解决问题

(1)激励。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我院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如《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化课程考核奖励办法》《教师实践锻炼实施办法》《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考核奖励办法》等,激发内生动力。

(2)学习。针对创新创业省级获奖数量不足的问题,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调研示范性院校,参与教学改革会议、培训,参加教师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教师能力。

(3)创新。依托区域汽车产业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发挥专业特色,推广校企合作成果,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联合地方政府和区域内企业,共同打造众创空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和孵化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改进。基于校企合作项目,制订完整的对外培训计划,系统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引入戴姆勒项目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并配备课程对应的教学资源;在充分调研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探索科研创新方向,制定奖励机制,提高教师横向课题研究积极性,与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深度合作,推进横向课题研究进度。

3 扎实稳步推进,铸就专业显著成果

经过3年的教学质量诊断改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取得的成果如下。

表1 部分质量控制点

表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分工)

表3 奔驰螺旋上升式课程体系

(1)学院与德国奔驰签订校企合作项目,成为西北地区唯一合作院校,形成“四方三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图3),为同类院校探索校企合作路径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续表3

(2)建成“双导师”教学团队。学校导师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通过国内外培训和奔驰认证,成为具备专业力、教育力、实践力、研究力的综合型教师;企业导师则由企业推荐,通过教学能力培训和考核,成为优秀企业导师。“双导师”教学团队能力显著提升。

(3)由学院、戴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的铸星教育团队、奔驰经销商联盟和奔驰认证中心“四方”,引入德国奔驰螺旋递进式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通过综合文化素养、岗位基本技能、专项技能这“三阶”培养,使学徒制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通过学历考试改革,实现学历证书与奔驰保养技师资格证书内涵的衔接和对应,提高试点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和企业满意度,打造了真正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4)本专业参加各类大赛15项,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中,学生亲自设计并制造的巴哈全地型赛车,首次参加“巴哈大赛”,就在耐久赛中获得陕西参赛队第一名;学生亲自设计并制造的星辉纯电动方程式赛车,参加“奔驰星辉挑战赛”,荣获大赛三等奖。

(5)本专业教学团队在2017年~2018年共发表论文80余篇,获批专利6项,编写校本教材6本,申报省级及院级研究课题16项。其中,《基于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获批成为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攻关课题。

图3 “四方三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4 总结与体会

经过近3年的改革实践,汽修专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阶段性成果。但改进工作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常态化、周期性、持续不断发现问题、整改提高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专业改进工作,切实发挥自身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应科学规划改进工作,构建汽修专业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制度,实现自主改进的常态化;以数据平台作为支撑,扎扎实实地将改进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持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全体教师必须加快观念转变,实现从规模向质量、从管理向治理、从传统教育向“互联网+教育”的转变。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实训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