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物流专业思政教育研究

2019-07-09 03:15郑真真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郑真真

摘要:工匠精神引领物流产业不断迈向国际前列,是真正激发物流专业学生精神品质的重要教育引导方向。在物流专业思政教育中,规避学生惰性思想,加强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将成为不断完善思政教育规划,不断加强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理解的重要教育路径。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工匠精神展开探讨,论述了物流专业思政教育重视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重要性,解析了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匮乏的本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思政教育策略。

关键词:工匠精神   物流专业   思政教育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物流专业学生亟待发展的职业素质,是未来物流产业真实期待的行业品质。培育物流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乃至对于物流整体行业的宏观认知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本研究依据工匠精神的物流产业解读,解析了物流专业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现做如下分析。

一、工匠精神在物流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代表着物流产业的高超技艺与精湛技能,意味着物流服务需要具备更为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决定了物流专业学生需要秉承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在现代物流行业中,不缺乏整日忙碌的快递员,但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很多学生在融入物流行业之后,往往对物流产业的辛苦产生抱怨情绪,对忙碌之中的收获难以识别,对自身成长空间的认知缺乏衡量。故而,很多学生将工匠精神视为一种普遍共识,却并未落实于具体行动,学生的未来发展与当下努力并未形成相互促进关系,以至于工匠精神在物流专业学生的眼中流于形式化,很难真正激发学生的工匠精神意志,干扰了思政教育影响学生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研究态度的教育成果。因此,物流专业领域对工匠精神的亟待渴求,也催发了物流专业教育对工匠精神的教育引导价值,是培养物流专业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真正教育发展意义,对于提高物流专业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匮乏的本质因素

(一)思想认知偏差

早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便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自物流产业开始注重工匠精神之后,物流专业的思政教育规划中,也大量引入了工匠精神的理念,将多种物流服务与生产环节的内在联系,作为表现工匠精神的教学素材,引导了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思考和认知。但是思政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解读,并未引起所有物流专业学生的重视,同时部分学生对工匠精神存在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与源于对物流服务的工匠精神解读较少,对于物流产业的工匠精神内涵解析不到位,以至于学生将工匠精神视为一种口号,却很难与物流专业的实际发展需要深度联系,才产生了对于工匠精神理解的认知偏差。

(二)教育引导失衡

工匠精神的最终落点在于“做”,而并非“想”。想象工匠精神在物流产业中的作用,是一种浅层的学习认知。当学生并未真正接触物流行业,对于物流行业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服务需要理解模糊,很难真正形成对于工匠精神用途的深刻反思。这种教育引导失衡在于,思政教师将工匠精神作为了一种教育素材,尽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而并未真正在学生的实践阶段反复强调。以至于忽略了以实践方向衡量工匠精神的职业体验,过于牵强的主观认为工匠精神当隶属于物流工作的一种职业属性。因此,针对物流专业的思政教育失衡,最终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关系失利,并最终影响了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实践反思,无法从“想”到“做”真正的去思索工匠精神在物流职业中的真实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物流专业思政教育策略

(一)从理论层级加强工匠精神解读

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当物流专业学生心态普遍浮躁时,为学生讲解工匠精神的本质价值,很难让学生感同身受,很难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力。当学生面对繁重的物流工作压力时,再次提出工匠精神,很可能会激发学生潜在的逆反心理。因而,思政教育从理论层面讲解工匠精神的落脚点在于“精神层面的荣誉”,而并非简单的介绍和知识迁移。从理论层级加强工匠精神解读,需要注重物流专业学生的理解能力,化繁为简、创新求实、拓展素材、结合实践,为学生清晰描述工匠精神从理念到应用的具体路径。

(二)从实践层面提炼工匠精神素材

物流专业思政教育解读工匠精神之后,需要进一步提炼工匠精神的教育素材,作为一种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践范式。何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物流产业的具体表现,均可依托物流行业中的代表性企业为教学素材,将企业员工在具体工作环节中的工匠精神理解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将物流企业发展中基层员工所付出的努力、贡献、乃至创新性的思考作为一种学习资源。进而不断从实践层面提炼工匠精神的学习素材,辅助思政课堂解读工匠精神在物流专业中的真实感知,引发物流专业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物流企业中,录制企业员工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作流程,带回课堂制作微视频,通过体验度更高的思政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物流产业中对于工匠精神的整体共识。

(三)从实践层面回溯工匠精神活动

实践活动的组织,远远高于理论教学的解读。学生真正理解工匠精神,并最终秉承工匠精神融入物流产业,在于学生能够理清工匠精神在物流服务中的积极表现,能够工匠精神对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本质价值。思政教育可以将实践课题带人物流企业,引导学生在企业实习期完成对于工匠精神的再次认知,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反思工匠精神与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与当地知名物流企业联合创设体验课程。例如,带领学生完成物流企业某一天、某一种物流生产或服务的具体工作。在实践活动之前,记录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个人理解。在实践活动之后,对比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差异度。唯有实践出认知,唯有实践方能解析工匠精神在物流产业中的本质价值。思政教育当结合物流专业发展需求,以及本校物流专业学生具体学情,尽量组织各种紧密联系物流实践生产环境的见习、实习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匠精神的真实存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思想,是激发“中国创造”的时代精神。物流专业思政教育,当重视工匠精神的真实解读,尽量以真实的教育素材,具有感召力的教育活动,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育内容,去影响物流专业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思考。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从理论层级加强工匠精神解读,从实践层面提炼工匠精神素材,从实践层面回溯工匠精神活动。

參考文献:

[1]刘玥.工匠精神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45.

[2]彭军林,何瑛.基于工匠精神的“六位一体”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20):105-108.

[3]宋爱峰,张晓阳.自媒体时代加强物流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价值工程,2014,33(10):293-294.

(作者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思政教育工匠精神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