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创新共舞,让初中地理教学精彩纷呈

2019-07-09 03:15张秋德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情境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

张秋德

摘要:随着创新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学校对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创新地理教学模式,增加地理教学新颖性给予了格外关注。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与“创新”共舞,大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及时优化地理教学手段,从而使地理教学精彩纷呈,焕然一新。为此,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初中地理教学这一话题开展如下几方面的探析,希望对广大地理教师增加地理教学新颖性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   动感课堂   课堂情境   信息技术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地理考点,没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也没有优化地理教学内容,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这不仅不利于营造愉快生动的学习氛围,还不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针对这样的问题,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效革新,从而使地理教学精彩纷呈。为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立足于初中地理教学实践,就如何创新初中地理教学进行如下几方面的探析。

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地理新课标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落实这一倡导。然而,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中,有些初中地理教师往往独霸课堂,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获得主人翁的地位。有鉴于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需要扬起“小组合作学习”的风帆,驾驶地理教学之舟,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运动》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对全班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并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基础水平、接受能力等因素为依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其次,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地球的运动》,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就这一节有关内容进行相互探讨。”于是,各个小组的学生就《地球的运动》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再次,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在第一小组中,有的学生就昼夜交替现象进行发言:“地球不是透明的,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另一面则是黑夜。此外,地球是不停地自转的。”还有的学生就地球自转的影响进行发言:“因为地球的自转,所以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以及时间的差异。”在第二小组中,有的学生就地球自转的特点进行发言:“我们应当从绕转中心、方向以及周期等角度来分析地球自转的特点。”还有的学生就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影响进行发言。在第三小组中,有的学生就五带的划分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总之,这样的方法充分凸显了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性。

二、引入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动感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可谓一举多得。有鉴于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动感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动力。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与学生就“沧海桑田”的自然现象进行互动。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吗?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于是,有的学生说:“沧海桑田的意思是海洋变成陆地,陆地变成海洋。”还有的学生说:“海洋陆地之间的相互变化。”教师对学生说:“你们说的很好,下面,请你们就沧海桑田的原因,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其次,學生们就“沧桑之变”进行思考与探究。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与地壳的变动有关。”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这与海平面的升降有关。”还有的学生说:“人类活动也是造成沧桑之变的原因之一。”再次,教师让学生就如下问题进行积极互动。问题一:海陆变迁的证据。问题二: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问题三:两大火山地震带。在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大陆飘移假说包含了大西洋的扩张与太平洋的收缩两大方面的内容。”还有的学生说:“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包含三方面的要点。分别是六大板块、不断运动、内稳定外活跃。”总之,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动力。

三、创设栩栩如生课堂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精彩高效的地理课离不开栩栩如生的课堂情境,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栩栩如生的课堂情境,既能拨动学生情感之弦,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鉴于此,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依据,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或清新、或淡雅、或直观、或形象的课堂情境,从而强化学生学习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多变的天气》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猜谜语的情境,教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多变的天气》,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谜语是:大哥天上叫;二哥把灯照;三哥来喷水;四哥把扇摇。于是,有的学生说:“打雷、闪电。”还有的学生说:“下雨、刮风。”其次,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图片情境。教师对学生说:“下面,我们来看几张与天气有关的图片。”于是,教师向学生展示了几张关于多变的天气的图片。在观看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第一幅图画展示的内容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有的学生说:“第二幅图片展示的内容是乌云密布,十分黑暗。”还有的学生说:“第三幅图片展示的内容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还有的学生说:“第四幅图片展示的内容是雪花纷纷,银装素裹。”再次,教师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如何描述天气?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于是,学生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一言以蔽之,这样的情境充分强化了学生学习《多变的天气》的兴趣。

四、借助灵活高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悄然绽放在课堂教学中。它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既然如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把微课、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融入到地理教学中,从而让技术之光点亮地理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学《世界的气候》时,就可以这样做。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关于世界各地气候的视频,从而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使学生对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区有一个直观深刻的认识。再次,教师借助多媒体的图片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不同气候的景观图。总之,教师在《世界的气候》的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柱状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的方式,使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有机整合,从而使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入动感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创设栩栩如生课堂情境,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借助灵活高效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途径,来开展初中地理创新性教学,从而使地理教学精彩纷呈,进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冉崇伟.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114.

[2]朱现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地理教学与科学教育[J].学周刊,2017,(34):122-123.

[3]赵振雄.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探微[J].亚太教育,2016,(34):35.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英才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情境初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