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疗效观察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2019-07-09 22:25李云辉刘福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胃肠功能

李云辉 刘福坤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70例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作为分组依据,共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于发病48h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35例,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CRP、MCP-1、IL-2的含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关键词】手术时机;老年急性肠梗阻;胃肠功能

急性肠梗阻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肠腔内积物受外界的影响,发生急性通过障碍所导致的小肠肠道机械性堵塞,临床表现为呕吐、腹痛、腹胀、大便秘结等[1]。目前对于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有着良好的疗效,但术后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其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术后更易发生系列并发症。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有着不同的疗效,所以手术时间的选择也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此次的研究,为两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分别于发病48h后以及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从而为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选取最佳手术时机治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选取例数:70例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分组:共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肠梗阻,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无精神疾病。两组基本资料:对照组有15例为女性患者,有20例为男性患者;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4.21±8.11)岁,该组于发病48h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有16例为女性患者,有19例为男性患者;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5.23±8.14)岁,该组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比对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其结果存在的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为全部患者实施禁食水、营养支持、肠胃减压、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保守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的临床体征及病情变化,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辅助措施,观察病情。对于行保守治疗无效、绞窄性肠梗阻、肿瘤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48h后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要注意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针对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可为其选择部分肠切除吻合术或者是肠粘連松懈术进行治疗;针对于结肠肿瘤患者,可为其实施肠造瘘术或者是肿瘤根治术进行治疗;针对嵌顿疝患者,可为其选择疝修补术进行治疗[2]。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判定标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无腹胀、呕吐、腹痛等症状,肠道检测结果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腹胀、呕吐、腹痛等各项症状有所好转,肠道检测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腹胀、呕吐、腹痛等各项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2)术后检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含量。

1.4数据处理

用SPSS17.0软件来分析此次研究的数据,以%表示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s)表示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对

表1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对

表2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TNF-α、CRP、MCP-1、IL-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肠梗阻属于外科急腹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迅速有效解除梗阻原因,纠正机体生理紊乱状态。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时机的选择,过早实施手术患者机体生命体征尚未稳定,易发生并发症,增加手术意外的风险[3];过晚实施手术则可能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其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不强,更要注意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4]。此次研究,对两组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分别于发病48h后以及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研究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CRP、MCP-1、IL-2)含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总之,老年急性肠梗阻于发病48h内进行手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疗效,而且可积极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术后炎症反应,是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良好的手术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王晖,苏晓丽,戴维.急性肠梗阻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时机对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05):67-69.

[2]张筱国,孙晓光,杨剑.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7,(11):56-58.

[3]陈能亮.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及术式的选择对临床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06):12-14.

[4]柯长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14):53-56.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胃肠功能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延续护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大腹皮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基底节内侧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