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政治逻辑

2019-07-10 01:58王艳李墨
学理论·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

王艳 李墨

摘 要:改革开放的突破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經济,源于人类处于满足生存资料需求和发展资料需求不同阶段对于“计划”与“市场”的诉求不同。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逻辑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有效治国理政、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逻辑;生产方式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033-03

改革开放的突破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于人类处于满足生存资料需求和发展资料需求不同阶段对于“计划”与“市场”的诉求不同。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改革,就要以历史条件为线索,纵观政治理论创新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作用。

一、从满足生存需求到满足发展需求的“计划”与“市场”

“计划”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马克思主张,社会主义社会应当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从理论层面讲,生产力包含人和物两大要素,其中人的要素体现为劳动者能力;物的要素体现为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计划”和“市场”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两种方式,计划经济更关注对生产资料的利用,而市场经济则更加关注对劳动者能力的发掘。从逻辑角度分析,两种生产方式各有所长,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强调劳动者能力的生产方式使经济获得了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计划经济后,通过改革的方式转而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两种资源分配方式依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发生了改变。时代不同了,现代的计划经济与马克思主张的计划经济不同,现代的市场经济也与马克思主张的市场经济不同。

马克思主张的计划经济,其可计划性主要体现在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资料需要为目的。由于那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主要是针对生存需要的,所以人们的消费需求大体相似。由于消费需求基本上是个常量,所以,计划的对象相对比较稳定。消费本身可计划,生产也是可计划的。因而,消费与生产呈现的一致性,使计划经济彰显其巨大优势。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呈现出从满足生存需求逐步向发展需求转变的趋势。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衣食住行的需求也就变得有弹性了。不同个体对消费关注的领域、对象、要求的质与量都不尽相同。当人类满足生存需要后,就会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这样就导致需求没有办法计划了。

计划经济在人们个性化需要变成常态的时候明显无法应对。一个国家搞计划经济,其命脉在于正确地掌控经济信息,其要害在于统计,以统计的数据为计划的前提。然而,生产领域的分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复杂,消费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而统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准确地把控这些信息,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部门不得不加大统计的需要,导致随着计划经济的推行,负责管控信息的机构越来越多,使得计划经济逐步呈现出向臃肿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计划虽然避免了商品经济产品过剩危机,但是却形成了管理过剩危机,导致社会管理成本增加,导致随之而来的经济浪费并不比生产无政府状态少。所以,计划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呈现出原来的可计划性。

现代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时代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相比较,也有所不同。马克思时代的企业生产都是以市场信号为依托,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由于对市场整体状况缺少把握,市场容纳不了生产出来的产品总量,就会导致有一部分产品不能转变成商品,造成严重的浪费,形成消费与生产的不一致。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原因在于市场的信息机制变得相对有序了。现在的企业生产基本实行订单化管理,生产的前提是有需求,使浪费大大地减少了。同时,企业生产还可以参考许多经济信号,如股市、汇市、期货等,这些信息折射的都是相关企业的发展状况。不可避免,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依旧会产生危机,但是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与马克思时代出现的经济危机涉及的领域不同、力度不同、影响也大不相同。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要素金融化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现象,它造成的负面作用虽然一时难以平复,但却不是生存领域的灾难。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资料的消费逐步转向消费资料,投资也只是在满足了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投资失败、遭受金融危机的群体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大大降低了社会动荡的程度。但是,在马克思时代却不同,那个时代的经济危机都发生在实体经济领域,一旦危机产生,失业工人由于生活所迫进行革命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以,市场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是原来的市场经济。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从解决生存资料需要逐步向满足发展资料需求过渡,相应地,现代也赋予经济体制中的“计划”与“市场”新的时代解读。这些都为中国改革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中国改革的突破在于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实践领域取得的最大突破是“启用”市场机制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作为中国改革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关键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注中国改革,就要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归根结底是创新一种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应该采用计划经济,因为计划维护了大机器生产力,它体现出一种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是生产力的增量表现。除此之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计划经济必须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而要想改变所有制,实现公有制对私有制的替代,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方式。换句话说,要想改变所有制,如果不通过阶级斗争的暴力手段,拥有财产的人不可能主动把手中的财产权利移交出来。所以,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前提要求革命作为支撑,而这个革命的成果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构想是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方式既涉及生产力领域,又涉及生产关系领域,同时还会对上层建筑领域产生影响。改革归根结底是创新一种生产方式。从整体上认识中国改革,就要从历史角度,以时间为线索,纵观中国改革进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中国改革从启动到当下,历经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四个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时期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對落后,于是,邓小平同志思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得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随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了铺垫。此外,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然后达到共同富裕。中国改革的推进是通过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特区、乡镇企业崛起三大实践,使部分人先富的模式逐步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三大实践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运用商品经济的方式发展经济。如果说,传统社会主义主张采用计划经济发展生产力,那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是有理由采取与之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即中国改革选择了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的市场手段。邓小平同志表达了“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换言之,社会主义不排除“市场”。但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是,我们用的是实践概念的先富,即不是永远停留在一部分人富裕,而是一部分富起来以后,先富的人带动其余人,最后趋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原则和共同富裕目标。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部分人先富只是暂时现象,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部分人先富却是永恒现象。邓小平同志通过“部分人先富”政策的推出,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的支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运行,其市场机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与此伴生的,就是民营经济的崛起。

按照经典作家的论断,民营经济是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支配下的经济现象。因为它是雇佣劳动,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江泽民同志面对的难题,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出现了民营经济的事实,如果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就必须要容纳这一现象;如果不能包容民营经济崛起的事实,那么改革很可能中途转向。面对中国改革早一批的先富群体,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化解了这个矛盾。“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在外延上有所拓展。江泽民同志坚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贫富两极分化凸显、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相伴而生。

胡锦涛同志面临的就是这些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化,社会上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市场经济仍旧遵循自身的运行模式逐步推进,出现财富及资源有向少数集中的倾向。除此之外,生态环境问题也引人注目,如雾霾天气、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显现。于是,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能否通过理论创新在市场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有所作为成为重大理论课题。对此,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所有人,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运行原则使资源自动向强者倾斜,逐步形成贫富分化的局面,因而以人为本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目标的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也都是社会主义追求的目标。它并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展示出来的价值选择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换句话说,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单靠市场本身的运行是无法自发实现的,这一政策要想逐步落实,必须推出政治权力在宏观领域进行调控,针对现实问题实时推出促劣变优的整套机制,对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予以“全面协调、促劣变优”的补充。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就酝酿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措施,说明我们的资金投入并非只考虑利益最大化原则,而是同样兼顾落后地区的建设,而资本主义国家依据资本运行原则,很难去选择弱势地区或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进行投资。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看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必须要在实现发展的前提下,逐步趋向共同富裕。

如果说,中国改革的亮点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保证可持续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又兼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那么,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发挥政治权力作用,其一,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替代,使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改革,其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同时要承担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管理职能愈发凸显,它不仅承担制定社会秩序的使命,同时还肩负道德培育、保护环境等责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时代政治逻辑发展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不仅体现了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还显现了其智慧和能力。中国改革进行到今天,涉及的重大问题都已经逐步提出,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这些问题解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第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塑造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了“初始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表达了“要素构成”;“全面依法治国”表达了“运行原则”;“全面从严治党”表达了“价值目标”。“要素构成”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规定性;“运行原则”和“价值目标”体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规定性;而“初始成果”则展示生产方式本身的目标模式。

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现了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建设目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从不同领域诠释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应涉及的建设领域,全面地表达了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

第三,“五大发展理念”表达了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观。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了对发展观的与时俱进和深化。“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创新”“开放”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协调”“绿色”“共享”展示了对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第四,实现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改革实现了量变中的质变。其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治理论创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二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的实现。二者共同取决于全面从严治党能否成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做到公私分明的守法要求;其次,要通过自律实现先公后私;最后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实现,具有大公无私的品质。

总之,中国改革走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说已经把重大问题都解决了,但至少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这四个发展时期来看,他们都是在肯定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当代所追求目标的一致性:一方面继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张扬了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展示的是社会主义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而人类迈向理想社会很可能要通过这样一种机制来实现最终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
“四个全面”视域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探究
弗莱堡学派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改革的影响
浅谈人类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规律的探求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如何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