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邮政变遍便 70年烙印永留传

2019-07-10 15:14张毓书
人民交通 2019年9期
关键词:邮路投递凉山

张毓书

从鸿雁传书到汽车、火车、航空邮件运输,从单一的信函业务到报刊、包裹、特快、电商等业务的蓬勃发展,凉山邮政的“圆舞曲”完成了数次华丽旋转。这是中国邮政与四川大凉山的故事……

一个人、一匹马、一条邮路,曾是凉山许多地区的真实写照,为了将邮件送达,邮政人穿过四周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走过高耸入云、怪石嶙峋的山峰之巅。40年间,邮政业有了庞大的专用货机机队,分拣、配送、运输实现智能化。邮政业在方便百姓生活的同时,还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偏远地区百姓脱贫的步伐。漫漫凉山邮路的变迁,恰似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

从鸿雁传书到无人机寄递 快递业务量世界第一

“40年来,邮路已从单纯的邮件传递,变成了老百姓的‘脱贫路‘致富路。无人机的投用,使人挑马驮的邮路更具科技含量,改变了邮路的传统意义。”说这话的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邮政管理局局长邵建洲。

去年11月28日14时,装有党报党刊的邮政无人机在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起飞。那次无人机投递的目的地是则约乡邮政所。

“无人机送邮件只要7分钟。”则约乡邮政所运营负责人罗军介绍。从光明镇到则约乡大概11公里,开车半个小时。喜德邮政已开通5条无人机邮路,服务人口11969人。自去年3月试飞以来,飞行架次131次,飞行里程累计334.95公里,飞行时长16.12小时。

筑寨高峰峻岭,目穷海阔天空,彝族人自比神鹰。要想爬上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悬崖村”,不仅要步步小心,还考验耐力。“比起藤条,现在好太多了。无人机投递党报党刊、比较轻的小包裹,上下山只要20分钟。”“悬崖村”驻村第一书记帕查有格说。

“无人机邮递是一种新型的物流配送方式,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物流配送人员及运输过程中的燃油费用。”邵建洲说道。

墨绿色的制服、大盖帽、自行车的叮铃声、笑容可掬地递上贴着邮票的信件,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刻在许多人心中的邮递员形象。当时,凉山邮电设立邮车站作为全州邮件运输中心,共4条邮路、单程总长1108公里,仅开通西昌到凉山州各县的汽车邮路,各县到乡镇的农村邮路只开通到较大的乡镇。在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马班邮路、步班邮路是最有代表性的服务方式。

以木里藏族自治县为例,该县境内大山环绕、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平均海拔3100米。1984年,木里县的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马缰绳,成了一名马班邮路乡邮员。“我随王顺友走过马班邮路,有一次他从马背摔下来,下面就是悬崖,差一点就掉下去。”邵建洲回忆起当年一个劲地说,“啊呀,那时真是太苦了!”

1979年,西昌增设两个摩托车投递段;1980年,招收乡邮员解决农村投递问题;1984年,西昌市投递段道已增至13条。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邮政事业发展,不断强化邮政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1986年,新中国第一部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颁布,中国邮政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法律。1998年,邮政业体制改革,邮政与电信分离开始独立运营,一项项重大改革的落实,让邮政业充满了生机。

2000年时,凉山全州所有乡镇全部通邮,农村投递段道中自行车段道逐步增加,步班段道逐年减少。截至2018年10月,凉山邮政邮路106条,邮路单程6700公里。预计今年将达到348条邮路。“政企分开后,邮政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并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进入邮政系统、现在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喜德县分公司总经理的付世雄深刻地感受到邮政改革为公司带来的福利。

党的十八大之后那5年,是邮政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行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发展质效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大幅提升,治理能力显著增强。2014年,快递业务量首度超过美国,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一开始是因为生活需要进入行业,干着干着,就爱上快递。”这些年的变化?西昌中通快递市区六部负责人孙光梅,和亚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峰的故事“一箩筐”。

敢闯敢拼步步革新 “三天爱上快递行业”

2006年实施的邮政体制改革,消除了快递在体制机制上的发展障碍。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修订实施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2010年,孙光梅遇到现任中通四川公司负责人孟峰。她相信自己能在中通成就一番事业的心,怀着一份赤诚进入了中通四川西昌公司。3个月后,孙光梅就迎来了“双11”。虽然当时货量并不算多,却也让孙光梅这个快递新手手忙脚乱。孙光梅还记得,为了让快件不留仓,那段时间全家人几乎都是连轴转。“白天,我丈夫开车派件,儿子就坐在前面帮忙打电话。晚上,我带着孩子一起在门市分拣,困了就随便找个角落躺下,身上盖的是装快件用的编织袋。”熬过了艰难时期,现在的孙光梅可以笑对一切。

2011年,东拼西凑之下,孙光梅为西昌网点置办了一辆面包车和一辆9.6米的厢式货车;2012年,成立分部、设立操作部、增加人手、门店标准化升级;2013年,收派分离,增加了3个分部;2014年,加强网点规范化建设,对下属5个承包区营业厅进行形象升级……孙光梅步步革新,辛勤耕耘没有白费,很快,中通西昌公司就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做到了目前市场占有率近40%;从最初每天揽派不到100件,到如今每天揽收2000余件、派送8000余件。

与孙光梅不同,在西昌市南部的德昌縣,亚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峰是先做电子商务,后才与快递结缘的。“2002年我们就开始做电商了,专注于水族用品的网络销售。当时网购刚刚兴起,大家都不大信任我们。”接到第一单生意时,徐峰爽快同意先发货后付钱。

2003年,徐峰接到吉林四平2000元的“大单”。“当时快递不发达,发给客户的快件价格高、时效差,破损率也高。”送件难的问题困扰了徐峰很久。怎么寄呢?徐峰和妻子廖亚妮想到了铁路货运。“有大件的时候就跑到火车站托运行李处,工作人员看到是大包裹就开始挑毛病,我们不得不跟托运行李处的工作人员搞好关系。”廖亚妮回忆,“托运包裹收领时需要小票凭证,因为没有追踪,还会碰到客户‘碰瓷的情况。”电商要发展,寄递是关键。迫于压力,2008年徐峰开始经营德昌韵达快递,和妻子一件一件做起。从最开始的两个人每天几十件、几百件,到如今整个公司有85人,仅亚峰水族产品每天就平均有2000至3000件快递。”

孙光梅和徐峰快递网点的变化,只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递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快递分拨中心逾千个,快递服务营业网点21万处,投入运营智能快件箱20.6万余组。行业拥有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00架,邮政、顺丰和圆通3家货运航空公司快件占国内航空货运运输量40%以上。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快递法人企业达2万家,从业人数超过200万。

“我把他们从老家带出来,就希望他们生活有奔头。”孙光梅说,“前前后后从老家带出来20个人,现在有的成为承包区负责人,有的坚持做公益,有的做快递员,都成长不少。”2010年,孙光梅是中通四川西昌公司的负责人,现在,她是西昌中通市区六部负责人。从企业负责人到承包区负责人,孙光梅说:“现在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农村电商平台和公益,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对村民来说,邮政所是超市,生活必需品可以来这买;是银行,能提供取款、汇款服务;是24小时提供寄递服务的地方,为方便村民,贾巴伍惹把家“搬”到那里;是致富的窗口,村民渐渐熟悉了“邮乐购”,卖起了土特产。“这就是一个多功能的便民服务点。”邵建洲说。

五彩凉山增色“邮政快递+电商” 送给新中国70岁生日的最美礼物

11月20日,是彝族新年。2018年新年前几天,昭觉县竹核乡邮政所代办员贾巴伍惹一下忙了起来。贾巴伍惹是一名大学毕业生,2014年邮政所建立后他便去到那里工作。“新年村民寄包裹回家的较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40多个。不遇到刮风下雨,我一天会将8个建制村的包裹都投递到位。”贾巴伍惹说。

“十二五”期间,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在全国铺开。凉山州邮政人翻越高山深谷,在山间建起了一座座这样的邮政所。

山的那边还是山。476个乡镇邮政网点,是一个凉山州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目标,当时邮政管理系统内流传着一句话:“全国‘补白看四川,四川‘补白看凉山”。凉山州邮政管理局工作人员一个个县去跑,一个个乡去看。雨季去不了就旱季去,滚石堵道就绕道去,语言不通就找翻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千多个日夜。当捧起“全国‘补白工作先进单位”的奖牌时,当听到彝族人民一声声“卡莎莎”(彝语:谢谢)时,邵建洲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40年来,邮政行业营业网点覆盖密度大大提升,人民群众用邮便捷性显著提高。行业服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跨境网购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邮政局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沈鸿雁说。

不仅有了乡邮所,还建了村邮站。竹核乡火洛村村民在广东打工的较多,家里人在家门口就可以把家乡的味道寄给远方的亲人。随着电商扶贫政策的推进,村邮站也将成为村民线上销售线下出口农特产品的主要渠道。

“赶紧回来卖洋葱!”去年5月,孙光梅第一次去北京,参加“中国梦·邮政情·寻找最美快递员”的颁奖活动,活动刚结束,一个电话就让她匆匆改签返回西昌。现在,让她忧、让她乐的就是当地农民的农特产。2013年孙光梅发现,会有很多人到快递网点寄水果。在了解到电商平台的水果销路很好后,孙光梅发现了新商机:利用快递的网络优势,比单纯做电商更有优势。

“为什么交给你卖?万一卖不出去烂到地里怎么办?对你有什么好处?”2014年,孙光梅路过西昌市月华乡,看到摆地摊卖油桃的老人家出于好心想帮忙,没想到遭遇“三问”。

“他们从未接触过电子商务,对我很不信任。”看着烂在地里的农特产孙光梅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消除大家心中的芥蒂,孙光梅通过交付定金、给予农户高于当地批发价的价格进行收购等方式,获得了大家的信任。

后来,孙光梅大胆提出了成立电商小组,负责土特产采摘、包装、售后及联系当地农民发货等事宜。2018年5月,孙光梅正式成立了凉山州天生食材有限公司,并开发了天生食材商城系统,专注做攀西地区特产供货商。

凉山是古“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资源优势突出,被誉为“五彩凉山,最美彝乡”。或许正是凉山快递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民的深情,凉山苦荞麦、高山黑猪、雷波脐橙、盐源苹果、会理石榴……才能走出大山,走上国人的餐桌,让快递业为五彩凉山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番外篇:

——他是唐真亚

数十年如一日,他每天风雨无阻,划着小船在洪泽湖区送信送报,传递党的声音,传播先进文化。湖区投递工作异常清苦,同时还面临着被狗咬、被水淹、被雷击的危险,先后有两任投递员辞职离去,但唐真亚一干就是十几年。鉴于老子山支局地理位置特殊,为保证支局正常运转,他坚持每天5点起床,8点前送完镇上邮件,中午带着干粮下湖投递,从未因私事请过假。他每天往来于湖区和镇上,热情为渔民捎带生活用品;他不仅投送录取通知书,还循循善诱劝说贫困家庭的学生上大学、学知識;他自己收入微薄,却帮助多名孤儿解决上学和生活困难。在做好投递工作的同时,竭力帮助渔民致富,协助建设“渔家书屋”,引导科学养殖。他用辛勤的汗水,将“水上邮路”演绎成“爱心邮路”、“便民邮路”“信息邮路”“致富邮路”和“平安邮路”。唐真亚,便是那里的“大湖鸿雁”。

——他是王安兰

庙堂乡地处大巴山东麓,与湖北神农架山脉交界,是重庆市巫山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全乡人口居住分散,住得最高的村民在海拔2700米的山上。场镇每年冬天有3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下。县级以上无一个部门在此设点。通过邮政传递信件、汇款、报刊,便是庙堂乡人了解外界的主要途径。庙堂乡前后有几任邮递员,有的因吃不了苦而放弃,有两个牺牲在了送邮途中。因山路崎岖,地势险峻,故被当地人称为“生死邮路”。从1988到2009,王安兰在这条与死神如此临近的邮路上,徒步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二十余年。这二十余年,他在苍凉的大山里寂寞独行;他徒步行走18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5圈;他送过的邮件可以拉满几卡车;他从没延误过一个班期,从没丢失过一封邮件。

——他是孟令华

他以“愿为用户做奉献,甘为企业洒汗水”为座右铭,以自己朴实无华的汗水,赢得了“大连市第一个打工仔劳模”的美誉。 1994年,孟令华考入大连市邮政局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投递员,自告奋勇地承担了区域广、山坡陡、外来人口复杂的春园里投递段的投递工作。看到因信报箱的年久失修、残破不全而导致用户的信件和报纸丢失严重,孟令华默默地用每月仅四五百元工资积攒下来的 3000元钱为段区内的每栋楼、每个门洞都安装了新的信报箱。 41个信报箱挂上了,他在每个信箱中留下名片:“有困难、要帮忙,请找我。”只要一个电话、一个传呼、一个便条,他就会为用户寄走包裹,取回汇款,甚至买米买粮,换装煤气罐,风雨无阻。孟令华还有一张自己整理出的“搬迁用户新旧地址对照表”,只要是搬迁户的信件,查阅此表便可直接投递到户,非常准确。2003年,孟令华调入速递分局担任特快专递揽收员。就这样,他以满腔热忱的服务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一次次地打动了用户的心,他们说:“邮政局有这样的好职工,还愁 EMS业务发展不起来?”

猜你喜欢
邮路投递凉山
智能投递箱
36万里山区邮路云和月——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明翠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跑”在一条“扶贫邮路”上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繁花邮路
派发广告分工做得好 人人努力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