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群文阅读 绽放课堂精彩

2019-07-10 02:04郑美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郑美玲

摘要: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倡导的是整合阅读,为教学搭建了由单篇阅读教学向多文本、向整本书的渐进融合的广阔的阅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地形成统整阅读意识,通过对教与学内容的重构,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思维深度、审美鉴赏等方面有了有效提升,进而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课堂精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6-0062-01

最近几年,在全国悄然兴起了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多篇相关文章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有限的课堂上阅读多篇文章,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思维更加活跃。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内涵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内部,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内部结构、核心特点、承载信息。群文阅读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推崇,是因为群文阅读倡导的是整合阅读,为教学搭建了由单篇阅读教学向多文本、向整本书的渐进融合的广阔的阅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有效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地形成统整阅读意识,通过对教与学内容的重构,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思维深度、审美鉴赏等方面有了有效提升,进而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群文阅读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儿童时代是人生读书的关键时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部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特别提出中小学生应进行“海量阅读”的建议。群文阅读正是在课内的教学读本上做文章,把大量优秀的同质课外阅读材料融入语文课堂,从而大大增加学生的课内阅读量。例如,我在执教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写景诗之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白居易还写了哪些诗吗?孩子们通过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展示了很多白居易的其他诗作。如:《忆江南》、《大理寺桃花》、《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等。同时,我们还从许多同类的写景诗中选择五首诗作为群文阅读文本引入课堂。如:《山行》、《望天门山》、《忆江南》、《咏柳》、《山居秋暝》等古詩,在课堂上实践群文阅读。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内阅读量,也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所展现的意境之美,更加热爱群文阅读。

2.群文阅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字、词、句强拉硬拽,段、篇、章条分缕析,重、难点深度剖析,这样的课堂是以“教为主”的课堂,偏于“接受——理解”的阅读。而群文阅读教学,是将多篇同质文章引入课堂,逼迫教师精减教学内容,选择核心目标与核心内容,减去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实现精学课文,真正做到“课文是学生自己读懂的,难点是通过阅读实践解决的,能力是在真实的阅读中提高的”,以实现教材内课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提高。

群文阅读较单篇阅读,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阅读形式,改变单一、不易让学生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性阅读,丰富对主题的认识,更全面地认识阅读教学的主题的局限。而是充分利用好群文阅读的这一优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读有所获。例如:我在“人物描写”群文阅读教学中,我抓住本组群文在主题上的共同点,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以“人物有何特点?”为中心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同文阅读,异文交流”,为学生争取更多真正走进文本的时间,概括群文在“人物特点”主题和“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学生通过对三篇文章“人物特点”的认识,对人物描写主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准确;通过对三篇文章“表现手法”的感悟,多角度地学习准确、细腻地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这样的阅读效果,是单篇文章阅读根本无法企及的,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群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味着中国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而阅读素养是“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群文阅读打破“单篇独进、细究深挖”为主的语文教学状况,构建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默读、粗读、跳读、速读、圈读等阅读方式为主,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联读。在联读中,不仅注重对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比较、联结、重组、反思、评价等阅读策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课内实施群文阅读则需要学生要在一节课内完成5篇文章的阅读,这不仅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良好阅读技能及习惯的培养。在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的自由度更高,学生可以随意发表自身阅读的感受,畅谈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体验,学生拥有了课堂上话语的主动权,而教师成了课堂上最忠实的倾听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素养的形成。

4.群文阅读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者有机的融合起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相长,互为促进。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文章的主题、写作的方法、文体特点等有了鲜明的认识,如何将阅读感受与体会及时转化为实际能力,写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后感、随笔的习惯,随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强化阅读成果,以读促写,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让我们在群文阅读的路上,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享受群文阅读带给我们的精彩吧!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