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收时期对核桃品质的影响

2019-07-11 06:51
果树资源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仁率纵径采收期

(山西省中阳县经济林技术服务中心,山西 中阳 033400)

核桃(Juglansregia)又名胡桃,为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落叶乔木,位列世界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目前,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核桃分布,以云南、新疆、山西、陕西、河北等省份较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保健功能的重视,核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优质核桃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但在核桃生产实践中,由于采收时期不当,常导致核桃产量和品质下降,黑仁率、瘪仁率显著上升,从而严重降低核桃生产的经济效益[1]。因此,为确定山西中部地区核桃适宜的采收时期,本研究以‘中林3号’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时期核桃坚果的大小、单果重、出仁率、果壳厚度等感官指标,探讨不同采收时期对核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确定我省中部地区核桃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种植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品种为‘中林3号’,树龄10年,树体生长健壮,结果良好,无病虫为害。该站海拔约800 m,年平均温度为9.8 ℃,极端最高温为38.2 ℃,极端最低温为-25.3 ℃,年降雨量为456 mm,无霜期176 d,土壤为沙壤土,灌溉条件良好。

1.2采样日期与方法

在核桃采收前,从8月29日至9月19日,每3天采样一次,共8次。每次上午10:00开始,从树冠外围4个方向随机采收健康、无病虫害的青果20个,重复3次,共60个。采收后自然堆沤法脱除青皮、晾晒干燥后,将干果贮藏在阴凉干燥处待测。

1.3坚果指标测定

将核桃样品铺放在洁净的平面上,目测观察核桃的果形、外壳颜色、壳面光滑程度。用游标卡尺(精确到0.01 mm)测量坚果的横径、纵径、侧径和果壳厚度,用电子天平(精确到0.01 g)测量坚果的单果重、仁重,并计算坚果的出仁率,同时记录取仁难易度及核仁饱满度[2]。坚果纵径变化率=(坚果纵径-纵径平均值)/坚果纵径×100%,横径和侧径变化率类似。坚果单果重增长率=(相应采收时期最终单果平均重-相应时期原始单果平均重)/相应采收时期最终单果平均重×100%。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采收时期核桃坚果壳外品质比较

由表1可知,不同时期采收的‘中林3号’核桃坚果均呈椭圆形,壳面光滑;早期采收的核桃青皮不易褪去,壳面颜色呈黄褐色,随采收期延迟,外壳颜色由黄褐色变为自然黄白色,青皮褪去容易。在采收期间,坚果纵径平均达42.09 mm,变化幅度为-0.77~0.78 mm,最大变化率1.25%;坚果横径平均达34.91 mm,变化幅度为-0.29~0.68 mm,最大变化率1.91%;坚果纵径平均达37.99 mm,变化幅度为-0.47~0.62 mm,最大变化率1.61%。

在本研究中,‘中林3号’坚果平均单果重14.13 g,且随采收时间推迟,单果重呈上升趋势(见表1),8月29日采收的坚果平均单果重为13.21 g,到9月19日,平均单果重达15.00 g,单果重增加1.79 g,增长率达13.55%。整个采收期间,单果重增长率呈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趋势,变化在0.60%~4.22%之间,其中9月7日到9月10日单果重增长率最高,达4.22%,此时干物质积累最快,在9月16日至9月19日单果重增长率最低,达0.60%,此时干物质积累减少。

表1 不同时期采收核桃坚果壳外品质指标

由此可见,在不同时期采收核桃,果形、大小、壳面光滑程度及其颜色变化较小,但单果重变化较大,且在9月10日左右是单果重增加最快的时期。

2.2不同采收时期核桃坚果壳内品质比较

表2 不同采收时期核桃坚果壳内品质指标

由表2可知,不同时期采收的‘中林3号’核桃坚果均容易取仁,且随采收时期延迟,坚果缝合线逐渐紧密,核仁逐渐饱满,但缝合线变紧的时期早于核仁饱满的时期。在成熟采收期,核桃坚果壳面厚度随采收时间变化不明显,平均壳厚1.20 mm,变化幅度在-0.03~0.04 mm之间。

在本研究中,‘中林3号’坚果平均出仁率52.91%,且随采收时间推迟,核桃坚果出仁率呈明显上升趋势,8月29日采收的核桃出仁率为51.09%,到9月19日出仁率达54.63%,增长率达6.93%。整个采收期间,出仁率增长率也呈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趋势,变化在0.59%~1.26%之间,其中9月7日至9月10日出仁率增长率最高,达1.26%,在9月16日至9月19日出仁率增长率最低,达0.59%。

由此可见,在不同时期采收的核桃对壳面厚度、取仁难易没有影响,但缝合线逐渐紧密,核仁逐渐饱满,出仁率明显增加,且在9月10日左右是出仁率增加最快的时期。

3 讨论与结论

核桃坚果品质包括内在和外在品质,其中外在品质性状主要包括坚果形状、单果重、壳厚、壳面光滑度、缝合线紧密程度、出仁率等[12],直接影响到核桃的经济价值,但若采收过早青皮不易剥离,且核仁不饱满,出仁率低,使得坚果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采收对‘中林3号’核桃坚果形状、大小、壳果光滑程度、壳厚和取仁难易程度影响较小,但在整个成熟期间,核桃坚果的单果重和出仁率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其中以9月7日至9月10日增加最为明显,此结果与陈新乐等[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与在核桃成熟期,核桃坚果干物质大量积累,且在白露前后积累较多有关[4,5]。

在我国核桃产区,一般在白露前后采收核桃,但核桃最佳采收期因品种和气候条件不同而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最佳采收期不同,同一地区内,阳坡较阴坡宜提早采收,干旱年份较多雨年份宜提早采收。本试验结果表明,随核桃采收期推迟,核仁逐渐饱满,单果重和出仁率不断增加,坚果品质较高。因此,各地在白露前后采收核桃时,应根据品种及气候条件适期采收,避免因早采收几天,造成核桃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情况的发生。

由此可见,不同采收时期对核桃单果重和出仁率影响较大,且随着采收的推迟,核桃坚果单果重和出仁率明显增加。在山西晋中地区,‘中林3号’核桃宜在9月13日左右采收。

猜你喜欢
仁率纵径采收期
更正
3个金柑新品种果实发育动态观察
11个野生酸枣资源在河北平原地区引种评价研究
栽培种花生出仁率QTL定位分析
厚朴叶营养成分随不同采收期的变化分析
花生出仁率和株高的QTL定位分析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5个采收期女贞子中5种成分的动态变化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5个采收期蛇莓中5种黄酮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