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探讨

2019-07-11 11:22杨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腓肠足踝皮瓣

杨璐(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0)

足踝皮肤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一种,如果未进行科学处理,可能会导致骨质以及肌腱组织的感染[1],给患者的恢复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而手术的结果与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也有一定关系[2],现就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5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做如下内容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中,选取该院入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50例,其中共有男性28例,患者年龄分布为16~56 岁,平均年龄分布为(36.74±2.45)岁,女性 22例,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6~54岁,平均年龄分布为(36.56±2.45)岁,患者共有踝部缺损 28例,足部缺损22例,缺损原因包括外伤性缺损、慢性溃疡等,同时创面在外暴露较长时间,范围分布为6 d~5个月,有骨关节、肌腱、神经、血管等外露的情况,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症状。

1.2 手术方法

进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体表投影以确定蒂部旋转位置,探测最低间隔的准确穿出点,根据修复创面的走向形式进行逆行皮瓣的设计,进行旋转点及缺损部位最远距离的确定,判定血管的长度范围后,选择皮瓣进行标记。手术过程中,根据标记位置,进行皮瓣下端至皮瓣旋转点皮肤切割处理,形成宽的含腓肠神经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管筋膜蒂,之后进行皮瓣的创面移植,将皮瓣在清理后的创面上进行缝合处理,形成游离的覆盖区域。

1.3 护理方法

术后护理:对患者的血容量进行术后的观察监测,患者创伤的原因多为创伤导致伤口失血引起手术时间延长,同时肢体的再灌注引起创面出现渗液,导致血容量受到影响,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果有失血性休克情况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自身的血压以及脉搏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此时可以定期进行血容量的补充处理。对患者伤口渗血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有明显的出血应该及时引流避免出现血肿。对局部皮瓣进行观察,判断是否有血液循环的危象,从而进行有效措施的干预,通过妥善处理方法处理多种危象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后护理,根据病室的实际要求,对患者进行合理安置,将患者置于有良好生存环境的空间,防止因为外部的干扰造成不良情绪,从而对交感神经以及血液激素的分泌带来影响,为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应该对患者做好保暖护理,同时定时进行空气的紫外线消毒。保证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避免因为卧姿不当引起身体的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等情况,保证患者的关节功能正常,防止出现压疮的情况。对患者做好良好的保温,保证温度的合理,可以通过红外线进行皮瓣移植区域的照射,将局部温度提升到较高水平,防止因为烤灯距离相对较远造成患者的疼痛加剧。对患者疼痛进行关照,事先做好疼痛预防处理,如果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可以适量用止痛药,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后功能训练,通过积极的功能训练措施,保证患者的患肢可以得到有效、足量的功能恢复,通过趾间的活动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强化各个健肢关节的训练,防止造成关节的僵化。

2 结果

该次研究50例患者共有48例成活同时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踝关节的运动也保持良好状态,足部的外侧两点辨别觉达1.0~1.2 cm,植皮愈合效果较好。共有因为感染及其他外部原因导致皮瓣坏死的患者2例,通过内踝的皮瓣植皮处理后恢复愈合,手术过程安全高效,促进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治疗水平改善。如表1。

表1 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

3 讨论

通过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上进行血管皮瓣的切取,无须进行吻合血管的分离,滋养血管的皮瓣为腓肠神经有着稳定的发出及分布形式,通过在适应证基础上的正确应用,能够对踝部的皮肤组织进行有效修复,相较于游离皮瓣或岛状皮瓣有较好的效果,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皮神经节动脉是皮瓣神经最主要的供血来源,能够形成皮神经旁及血管网络,纵行的链状吻合血管是主要的供血渠道,皮瓣有不同的大小状态,根据皮瓣的供血实现腓肠浅动脉、胫后动脉的肌皮穿支及腓动脉肌间隙穿支,临床上在进行皮神经的营养血管处理时,应该保证皮瓣充足的供血以及静脉回流的情况,避免采用较大的皮瓣形式,设计保持合理,将皮神经支及隐静脉在其中包含,最大限度维护血管网络系统的完整程度[3],进行皮瓣的切取处理时,避免使用电刀,应该对腓动脉外踝上方的穿支或终末支做好保护。为了避免因为静脉的回流通畅程度受到影响进行皮瓣面积切取时,应该在蒂部做好静脉结扎处理,将小隐静脉在皮瓣中包含,同时为小隐静脉提供充足营养。进行皮瓣的位置下移处理时,如果皮下隧道相对较为宽松,为了防止因为张力大导致缝合受到干扰,可以将患者的患处抬高,同时对皮瓣的运行状态密切观察,若有异常状况出现及时反应处理为探讨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该次研究中,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共50例,对所有患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术。结果显示,50例患者共有48例成活同时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踝关节的运动也保持良好状态,足部的外侧两点辨别觉达1.0~1.2 cm,植皮愈合效果较好。共有因为感染及其他外部原因导致皮瓣坏死的患者2例,通过内踝的皮瓣植皮处理后恢复愈合。

综上所述,通过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可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患者生活治疗,临床意义重大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腓肠足踝皮瓣
双侧腓肠神经变异1例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