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7-11 11:21赵子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后踝踝关节螺钉

赵子龙

(包头云龙骨科医院,内蒙包头 014000)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关节面较小,因此极易发生骨折。踝关节骨折后期典型表现为踝部肿胀、疼痛及皮下瘀斑,活动受限,不能行走。由于踝关节骨折类型复杂多样,治疗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必须加强复位强度,恢复踝关节解剖关系。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的常见手段,该文以2017年1月—2019年2月为研究时段,将对后踝骨折患者采取该方式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到该院治疗的58例后踝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男性18例,女性 11 例,年龄 24~62 岁,平均年龄(44.35±6.81)岁。对照组29例,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45.60±6.97)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纵向牵引后,进行手法复位,并采取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体方法:对患者进行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取健侧卧位,于跟腱外缘、腓骨后缘间作7~10 cm的纵向切口,充分暴露后踝,在直视下将后踝Volkmann骨块复位,按压后踝骨折块,将后踝骨折块复位,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在C臂机透视下检查复位情况,确定踝关节面平整后,使用2~3枚4.5 mm空心螺钉或多向锁定接骨板固定。固定后,显露腓骨骨折,并进行复位。同时取内侧切口,将内踝骨折复位固定。分离下胫腓,并使用螺钉固定。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术后2周后指导患者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8~10周进行负重功能锻炼。

1.3 评价标准

使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包括疼痛(50分)、行走功能(40分)、跖屈背伸范围(10分)等层面,总分100分,将其分为优(>92 分)、良(87~92 分)、可(65~86 分)、差(<65分)几个等级。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失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优良率、并发症率)均使用[n(%)] 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10%,对照组为 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2.2 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出现固定失败1例,发生率3.45%;对照组出现固定失败4例,感染2例,发生率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

3 讨论

踝关节是重要的负重关节,与所有下肢运动均直接相关。据调查显示[2],在全身骨折中踝关节骨折占比约为4.4%。后踝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踝关节骨折类型,在所有踝关节骨折中占比约为7%~44%。患者出现后踝骨折后,踝关节稳定性丧失,关节软骨也会随之发生退行性病变,可诱发创伤性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后踝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

以往后踝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骨折块的大小,其首要依据为踝关节稳定性情况。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骨折块大小并不是决定后踝骨折治疗方式的唯一因素,还应充分考虑踝关节整体稳定性、骨折块大小及移位、远端关节面受损情况、软组织卡压情况等。一般认为,对无软组织卡压、远端关节面损伤较小、具有稳定性的患者可进行保守治疗,其他患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从手术入路选择上,目前主要包括后外侧、后内侧两种,有学者认为[3],后外侧入路对后踝显露效果更好,更加方便观察胫骨远端关节面,清理碎骨块、软组织,能够达到更理想的解剖复位效果。同时,选择后外侧入路可充分显示腓骨骨折处,可减少植入钢板对皮肤组织的刺激,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在内固定方式选择上,常用的包括支撑接骨板、空心拉力螺钉等。有学者指出[4],对小块后踝骨折(骨折块<25%)可使用2~3枚空心拉力螺钉从后向前固定;当后踝骨折块 >25%时,若无明显移位,也可使用前侧螺钉固定;但若移位较大或粉碎性骨折,则建议使用后侧钢板固定。此外,当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时,为确保踝关节的稳定性,必要时可在进行后踝骨折复位固定后,使用松质骨螺钉进行下胫腓联合固定[5]。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10%vs 72.4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45%vs 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达到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且并发症消较少。

综上所述,对后踝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固定失败、感染风险,临床疗效良好。

猜你喜欢
后踝踝关节螺钉
新型特殊构型接骨板固定后踝骨折的初步研究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如何选择后踝骨折的治疗方式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后踝骨折的治疗与研究进展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