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11 13:11冷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反应蛋白白细胞

冷红

【摘要】 目的:探讨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47例为研究组,并收集同期进行体检未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47例为参照组,两组都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参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测方法比较,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法准确率较高,47例感染患儿有43例(91.49%)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中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为患儿预后提供帮助,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呼吸系统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临床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7.0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7-00-02

呼吸系统感染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如不及时治疗会累及胸部和气管,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短等,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发病率越来越高[1]。有研究表明当机体收到感染时,血清内降钙素原水平会升高,因此本研究将47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设为研究组,将47例同期进行体检未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设为参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47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和47例同期进行体检未出现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将感染患儿设为研究组,将未感染患儿设为参照组。纳入研究组患儿均符合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的其他肺部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的器官障碍及严重精神障碍患儿[2]。研究组患儿年龄2个月~7岁,平均(3.28±1.17)岁,男21例,女26例;参照组患儿年龄2个月~7岁,平均(4.02±1.08)岁,男24例,女2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试验患儿均已签署知情书。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前一晚禁食,入院当天禁食8 h以上抽取新鲜血液,一部分新鲜血液直接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一部分血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血清-80 ℃保存,待检。

研究组患儿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给予患儿抗生素治疗,并给予吸氧、止咳等治疗,治疗后再次禁食8 h以上,一部分新鲜血液直接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一部分血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血清-80 ℃保存,待检。

参照组进行体检,体检后确定未出现呼吸系统感染,并再次禁食8 h以上,抽取新鲜血液,一部分新鲜血液直接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一部分血液进行离心分离收集血清-80 ℃保存,待检。

检测方法:白细胞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对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3]。C-反应蛋白采用南京建成的试剂盒乳胶增强免疫比浊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原理是将抗人C-反应蛋白抗体包被在乳胶颗粒上,可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产生凝集反应。检测是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依次加入各个试剂进行检测,空白管为1.2 ml工作液+8 ?l蒸馏水,标准液为1.2 ml工作液+8 ?l标准液,待测样品为1.2 ml工作液+8 ?l样品。37 ℃孵育10 s后空白管调零,570 nm,光径1 cm读取吸光度值A1,37度孵育2 min后,570 nm,光径1 cm读取吸光度值A2,利用ΔA=A1-A2计算样品浓度[4]。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采用上海酶联的试剂盒ELISA的方法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方法加入各个试剂进行检测,提前20 min从冰箱中取出试剂盒,以平衡至室温;将浓缩洗涤液用双蒸水稀释,并配制稀释标准品,从已平衡至室温的密封袋中取出试验所需板条,加入提前准备好样本、标准品和生物素化抗體工作液。室温孵育120 min,洗板,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加入显色底物(包括空白孔),加入终止液(包括空白孔),混匀后10 min之内测量OD450值[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儿童白细胞计数正常值:(5.0~12.0)×109/L;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值:(15.0~20.0)×109/L,当C-反应蛋白检测值大于10 mg/L时,说明患儿有细菌污染,当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值大于0.5 ng/ml时,说明患儿有细菌污染。并比较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三种方法检测的准确性,所有患儿均进行三种方法检测,检测结果与病理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后研究组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种方法检验准确度比较

对47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和47例非感染患儿进行检测,与病理等呼吸系统感染标准检测方法比较。白细胞检测方法:47例非感染患儿有29例(61.7%)患儿白细胞水平升高,47例感染患儿有27例(57.45%)患儿白细胞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47例非感染患儿有16例(34.04%)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47例感染患儿有38例(80.85%)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方法:47例非感染患儿有5例(10.64%)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47例感染患儿有43例(91.49%)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升高。可以看出血清降钙素原的方法检测准确率较高。

3 讨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越来也好,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汽车尾气、生活碳排放量增加、吸烟人群增多不仅威胁生态环境,也威胁人类的健康,导致肺炎及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6]。而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主要宗旨就是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明显提高预后的质量和患儿的生活质量[7]。白细胞属于人体血液中较为重要的一种血细胞,其能够或是产生抗体来杀灭入侵病菌,其能够吞噬机体异物,并能够刺激机体,使其产生抗体,白细胞是防御人体机体系统的重要细胞。在人体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受到感染时,人体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8]。C-反应蛋白是急性反应蛋白之一,该蛋白可以激活补体,同时能够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还可以清除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及坏死、凋亡、损伤的组织细胞,对机体免疫具有重要的意义[9]。血清降钙素原是血清降钙素的前体肽,含有118个氨基酸,通常情况下由甲状旁腺细胞产生。但是病理状态下由于细菌毒素及炎症因子的刺激,可由肝脏、肺脏等甲状旁腺外组织合成和分泌,被视为炎症的血清标志物[10]。

本次研究将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设为研究组,未感染的患儿设为参照组,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后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与参照组相比也具有显著差异,此外血清降钙素原诊断准确率为91.49%,明显高于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当机体受到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严重创伤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上升,但是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检测易受其他因素影响,检测效果不稳定,C-反应蛋白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电泳分布在慢γ区带,有时可以延伸到β区带,其电泳迁移率易受一些因素影响,如钙离子及缓冲液的成分,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1]。而有研究证明正常人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较低,当机体受到感染或者严重的创伤后,血清降钙素原会在2~3 h之内呈显著的上升水平,例如急慢性肺炎、急慢性胰腺炎、败血症及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呈显著上升状态[12]。其灵敏度较高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由于在正常人中表达极少检测难度大,只有发生感染时才会被检测出,并且不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对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綜上所述,血清降钙素原的方法诊断效果明显,诊断准确率高,提高患儿预后,对患儿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树岐.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4(8):183,185.

[2]张虹霞.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甘肃医药,2016,35(4):295-296.

[3]张美华.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8):27-28,32.

[4]熊方,谢琪.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38):7631-7632.

[5]单战海,李伟宁,李丹,等.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呼吸系统炎症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6):608-609,612.

[6]张颖颖.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54-56.

[7]李虹,何一祥.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9):180.

[8]蔡金平.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6):129-130.

[9]李芳,腾河,张丽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182-183.

[10]易高,方向明.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2):30-33.

[11]韦兰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59-60.

[12]李庆高.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7):291-292.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反应蛋白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