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减税必须向压缩财政支出要空间

2019-07-12 02:07唐建伟
中国品牌 2019年7期
关键词:税收收入税种财政支出

唐建伟交行金研中心副总经理首席研究员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要实现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肯定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为支持企业减负,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要让减税的效果进一步彰显,必须盯准以下三个方向发力。

首先,必须推进主体税种的税率下调。更大规模的减税,关键是在占税收收入大头的大税种上做文章。2018年我国税收收入中,占比最高的两大税种分别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大税种加起来超过全年整个税收总收入的61%。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目前中国实际的企业所得税率是低于25%的,考虑到我国企业的整体税负较重,适当下调企业所得税率仍有必要及空间。个人所得税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综合税制改革,逐步扩大个税抵扣范围。

二是必须以激活企业活力为目标,促进企业利润改善为方向。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经济的基石。企业活了,就业才稳定,居民的收入才能增加,税收的税基也才能扩大。要下好经济这盘棋,关键是把企业这个棋子激活。而要激活企业活力,关键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当前我国总体宏观税负仍然偏重,特别是企业的税负过重,不但高于主要发达国家,也高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如果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减弱,将会影响到就业稳定,居民收入增长也会受影响,经济增速也会受拖累,税收基础也将萎缩。所以大规模地减税降费是激活企业这一微观主体活力的关键。

三是必须向压缩财政支出要空间。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二者的关系来看:财政支出是政府在花钱,而税收则是政府在收钱,财政支出是依赖税收收入来支撑的。理论而言,政府要花钱的地方越多,财政支出规模就越大,就越有加征更多的税收来收取更多钱的驱动。相反,如果能够消减政府不必要的开支从而减少财政支出,那么,加税的必要性就会降低,甚至可以为减税提供空间。从近十年来财政支出总量增幅和主要支出项目的结构来看,我国财政支出有很大的压缩空间。在大规模减税的同时,大幅削减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将是确保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关键。

猜你喜欢
税收收入税种财政支出
China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公立医院税收问题的探讨
贵州国税收入首次过千亿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对策及相关问题研究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