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审计的影响研究

2019-07-12 09:08周明杰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和云计算技术真实性

周明杰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一、引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资产的价值越来越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企业审计领域,对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都具有积极影响。审计是帮助企业发现风险并提供解决措施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企业审计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大数据、云计算为企业审计带来的挑战,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以应对挑战。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为企业审计的完善提供参考。

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有利于提高企业审计的高效性和时效性,同时拓宽了数据的覆盖范围。但是大数据具有低价值密度的特征,不利于获得精确的审计结果。而云计算则与大数据形成互补,不仅有利于海量数据的存储,而且可以实现精准计算。所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共同应用将有利于企业审计的完善和发展。

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企业审计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保证企业审计取证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应用于企业审计后,审计人员通过数据平台对审计证据进行收集,可以收集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被审计单位也可以更加及时地将财务等多方面的数据提供给审计人员,保证审计取证的充分性。传统的审计取证过程由于技术条件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集的数据不够全面,因此出具的审计报告也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保证审计取证的全面性和充分性。

(二)推动了审计方式和审计模式的发展

一方面,审计方式由现场审计逐步向远程审计转变。现场审计是传统审计的常用方式,而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推动企业审计实现了远程审计方式。审计人员主要借助网络和计算机对审计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财务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跟踪,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模式由抽样审计向全样本审计转变。传统审计模式中,主要对样本进行抽样,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等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审计结果不够全面。而大数据和云计算则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分析,推动了全样本审计模式的发展[1]。

(三)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企业审计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传统企业审计过程中,需要在相关的业务发生之后,审计人员完成对审计证据的收集才能出具审计结果。而新技术应用后,审计人员可以及时获得相关审计证据,并及时作出分析,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时效性,避免了传统审计滞后性的弊端[2]。

(四)有利于提升审计成果的价值

传统的企业审计中,审计结果的格式、内容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仅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后,审计报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同时数据分析的维度也更加广泛,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还有利于跟踪审计的发展,有利于监督企业及时改正问题,从而提高审计结果的价值。

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企业审计带来的挑战

(一)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存在风险

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审计人员主要通过审计系统和平台收集数据信息,部分数据审计人员无法判定其真实性,中间环节也涉及人为因素,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存在风险。此外,被审计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对部分财务及其他数据进行隐瞒,这样审计数据的完整性也存在风险,不利于后续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审计数据安全存在风险

一方面,审计数据的存储存在风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后,企业审计主要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完成,而网络固有的安全风险和计算机病毒等都会威胁审计数据的安全,审计数据面临被损坏或者篡改的风险。另一方面,审计数据的分析过程存在风险。大数据环境下,审计数据的格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仅具有文字格式,还有图片、表格等多种格式,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对多种数据格式进行统一处理,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审计模式存在适用性对接问题

在传统审计向大数据审计和云审计过渡的过程中,审计模式的对接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传统审计资料向新系统过渡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适用问题。传统审计更多依赖于纸质资料和审计人员的经验,而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提高了企业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更加注重审计数据的全面性。所以,在数据对接过程中可能存在不适用等问题。另一方面,企业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技术审计要求。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使用,需要企业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审计软件,而部分企业可能未及时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可能无法满足新审计软件对接要求[3]。

(四)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新兴科技的代表,在我国的发展年限并不长,因此相关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特别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审计领域应用后,复合型审计人才更是比较稀缺的。要保证企业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审计人员即需要熟练掌握不断更新的审计知识,也需要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有深入的认识,对相关的审计软件能够熟练操作。但从目前来看,复合型审计人才比较缺乏,还无法满足现实审计工作的需求。

四、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下企业审计的发展策略

(一)完善审计制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要保证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的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一方面,应当对审计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详细规定,从数据收集到审计人员的行为,都应当进行相应的约束,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审计制度还应当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在提供审计资料的过程中,避免企业存在瞒报等行为,充分保证审计证据的全面性。

(二)建立审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一方面,企业应当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定期杀毒,避免因病毒而损坏审计数据。同时,企业还应当使用专门的计算机用于审计工作,避免因其他操作而为审计数据带来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建立安全的防火墙,避免互联网黑客、病毒等的攻击。防火墙有利于阻挡互联网的不安全因素,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企业也应当对防火墙进行及时更新,保证其安全程度。

(三)加大投入力度,解决模式适用对接问题

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很多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并未对现有计算机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仅仅是引进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这样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企业应当投入与新技术先匹配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满足大数据和云计算审计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在选择审计软件时应充分考虑模式对接问题。为了更好地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企业必然会对现有审计软件进行更新,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与之前的审计模式对接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审计软件。

(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满足岗位需求

复合型审计人才是现代审计工作中不可获取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复合型审计人才的引进,以满足现实工作需求。此外,现有审计人员也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侧重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学习,实现新兴技术与审计工作的融合,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审计岗位的需求。

五、结论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审计工作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关注,对企业审计工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和云计算对企业审计工作的积极影响,指出了由此为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通过分析指出了企业审计的发展策略,首先应当完善审计制度,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建立审计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再次,加大投入力度,解决模式适用对接问题;最后,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满足岗位需求。

猜你喜欢
和云计算技术真实性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2年总目次索引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FLAC3D软件计算平台的研发
广告的真实性
基于定位系统和云计算的电缆线路智能巡检系统
2017多媒体和云研讨会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花婆婆和云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2017多媒体和云研讨会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