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对英语专业学生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海宁家纺企业为例

2019-07-12 09:08岑俊静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受访者外语

岑俊静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调查背景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也是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纽带。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英语学习,在基本教育(小学三、四、五、六年级至高中)阶段,特别是中学阶段,外语以英语作为必修课的超过80%;在全日制普通大学,除非英语专业,一般都以英语作为必修课,其他外语作为选修课。在“全民学英语”的浪潮下,涌现了一批批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良好的英语技能,从而备受用人单位青睐。同样道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单单学好语言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掌握所从事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适应社会需求,做到“语言+二专业”,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据笔者了解,英语专业毕业生一般从事于各企事业单位的外经、外贸、旅游、外事等口译、笔译工作以及管理、文秘、经济贸易、公共英语教学等工作。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近70%英语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中小企业。

本文以浙江海宁家纺企业为调查对象,调研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现状,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成长、就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研立足于浙江海宁许村家纺产业集群,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94%。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海宁许村的家纺企业,如浙江宏达高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颐佳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海宁市新时新织造有限公司等。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等管理层人员。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信息渠道

一直以来,人才市场组织的招聘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的传统途径。根据此次调查数据显示,78.26%受访者选择人才市场作为招聘的主要渠道;57.97%受访者认为网络在企业招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及时、快速地提供招聘信息;39.13%受访者表示会将招聘信息放到公司网站上;37.68%的受访者表示公司职员的推荐也会被列入考虑范围;31.8%受访者认为校内招聘会也是一种新兴的招聘方式,建议毕业生及时关注校内招聘信息。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途径已经呈现网络化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媒介,越来越成为拓展就业时空,提升就业效率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也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仅丰富了就业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眼下大学生就业所需信息不足及渠道不畅的缺陷,也减少了人为的“信息壁垒”,提高了运行效率,降低了就业成本。随着企业招聘信息发布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也要多关注各类信息平台,例如:多看看感兴趣的公司的内部网站,或者多参加学校的一些招聘会,不要单一地把希望寄托于人才市场。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本营,不妨尽最大可能让同学们更全面、更及时地了解校内招聘信息,拓宽招聘企业的范围,提供更多专业对口的企业选择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最大便利。

(二)就业能力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每年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大军的需求,就业市场出现“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就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1.实习经历

94.20%受访者表示会优先考虑有相关实习经验的大学生,50.72%受访者表示他们尤为关注实习对实际知识能力的提高度。同时,29.8%受访者认为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也是影响企业录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去外贸公司、语言机构、学校等进行实习。实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报酬,而是开拓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2.面试表现

如果应聘者想要顺利被应聘单位录取,毫无疑问,他们在面试时的表现将决定他们的成败。面试一般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如何有效地利用这短短的时间给面试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是困扰大多数求职者的问题,尤其是毕业生。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指出应聘者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也有约占半数的人认为应聘者面试时的礼仪谈吐,如肢体语言的运用、精神面貌等也是很重要;只有4.35%的受访者重视简历的内容及制作。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绝大部分面试官是不会介意应聘者在面试时直接提出薪资、社会保障等问题,但是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不能显得很没有职业素养。故笔者建议毕业生在简历方面做到简洁大方、突出重点即可,在语言表达、谈吐举止和应变能力方面要重视培养和实践。

(三)专业技能

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时既面临市场的选择,又面临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竞争,处于“热中遇冷”的阶段。因此,英语专业毕业生需要精炼专业技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78.26%受访者注重外语表达能力,69.75%注重外贸实务的操作能力;在英语运用范围中,78.99%受访者希望英语专业学生能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受访者也关注外语学习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译”,其中“说”的能力也是占据首位;国际贸易知识、外贸行业运作流程等相关知识对从事外贸类工作也有影响作用。

针对现在的“考证热”现象,笔者结合外语专业素质相关证书开展相关调查:59.42%受访者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其次是专业英语四级证书、BEC商务英语证书、专业八级证书、单证员证书。由于海宁家纺企业对于中高级口译证书的了解度不高,因此受关注不明显。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市场对于英语能力的评定还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为标准的。此外,英语“听”和“说”的能力最为企业所重视,往往作为面试的一项内容。

对于第二外语的认证,84.06%的被调研者表示是通过面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来判定的,只有少数表示是通过证书及选课记录来认证的。对第二专业的评价,43.48%的人表示主要是看新人进公司的具体表现,对于学校颁发的第二专业学位证书或是学生自己考取的相关职业证书并不看重;37.68%的受访者认为这两个证书都是重要的,而其中自己考取的相关职业证书认同度较高。

(四)就业观念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71.01%受访者认为新职员工作经验不足,对工作了解度不高,也有36.23%认为新职员还未完全将身份转换到工作岗位上。因此,很多管理层人员都认为现在大学生就业定位太高,自我期望值高于对自我和就业市场的认识,不仅导致了员工的频繁跳槽,而且降低了应聘者对他们的信任感。

62.31%的企业在给刚毕业大学生的月薪在4000-5000元之间。至于加薪,81.16%的企业根据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如:根据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提出对公司有裨益的提案等来进行考量。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首先要认识自我水平,找对方向;要认真刻苦肯干,下到基层去实习,了解基本运作;要有信心,懂得把握机遇展现自己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拓宽视野,不要局限于金钱、名利,把握机遇、提高实际经验才是最宝贵的。

四、结论和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笔者认识到英语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没有技术背景,大大降低了就业竞争力。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调研结果,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方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找准方向,准确定位

很多学生从大一进校到毕业离开校园,一直没有走出迷茫期,不清楚自己未来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访谈中,企业负责人也强调大学生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职业。当走上一个工作岗位后,要端正态度,虚心好学,一切都从基层做起,静下心来,将专一进行到底,别轻易跳槽。

(二)多学知识,为成长为“多元人才”而不懈奋斗

单一的外语人才已不再吃香,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懂英语的人很多,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工程技术、管理人才却不多。对于纯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在扩大自己视野的基础上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增强专业竞争力。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外贸感兴趣,可以多去了解、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

(三)全方面发展,力求成为“能力素质型人才”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也可看作是对“素质”的一种新解释。

对于用人单位来讲,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适应环境,为企业、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因此,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等。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能力也相当重要。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相结合,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主动参加校园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加强自我锻炼,提高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社会的角度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职业结构呈动态变化,而且不断向高新技术趋近。就业不再是从一而终,要面临转业、失业、从业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因此,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相关知识外,还要拓展二专业的学习,拓展专业之外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理论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储备,使自己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四)注重实习经历,丰富社会经验

素质、能力从根本上而言是一个综合体。各种单项能力、素质培养归根结底要形成综合实力和综合素质。人的素质能力在社会活动中的集中反映就体现为综合实践能力。著名外语学者连淑能先生结合亲身体验撰文《与外语学生谈综合素质》,在文中连淑能先生指出,外语学生必须不断增强和具备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需要。人的素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可能仅靠书本知识和说教去实现,只能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人的各种素质互相融合,各种能力互相提升,逐步形成具有创造特征的实践能力。

根据调查,企业更青睐于那些有相关实习经历或工作经验的应聘者,而且他们更看重实习的持续时间。英语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假期时间从事实习,积极参加点上、面上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受访者外语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大山教你学外语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