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07-12 09:08李朝欣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校企人才经济

李朝欣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

教育,其本身就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而更多的企业选择定向培养专业人才,这也就引发了我们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究竟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又如何将高校毕业生过渡到社会的巨大浪潮中去?现在对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所改变,从而对人才的培养也更加重视。经济管理专业能培养出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和社会理论素质兼备的专业性人士,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型人才的培养。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促使下,形成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结果。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结合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联合企业,有目标性的确立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校企合作模式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一)当代教育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珍惜各方面合作共赢的机会。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也加入到校企合作中去,开始更多的建立企业亲密的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配合,取长补短促进效益共赢化。在相互合作中,根据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标准,实现校企双方对高级人才的培养。关于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参与能够帮助企业掌握发展方向,建筑培训相关实习地点与专业人士,定向制定出企业在未来所需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为企业创造机遇的同时,对学生自身也是一个机会与挑战,节省了教育成本,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保障。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性帮助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讲学习场所与工作场所紧密联系,有针对性的培养所需专业人才。

(二)校企合作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不可或缺性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的不断扩大,致使大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降低状态。而校企合作下的经济管理教学相关研究表明,以此有利于改善就业现状,提高高校招生规模,解决了社会中诸多企业仍无法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的问题。以往在大学生毕业后,企业需要相对娴熟的人才,而相对于高校毕业生,操作技术不高,工作经验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不足,得不到良好的工作待遇。校企合作在经济类教学中,立足于当下,注重于培养专业性,技术型高级经济管理型人才,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活动,结合企业所需,同时满足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使经济管理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更大的应对市场需要,实现自身价值。

(三)密切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在社会全能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有效的与企业联合,关键是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工作情况,保证了在毕业走向社会之后,不至于什么都不懂。学生只有在企业中不断地进行实践、历练、学习,才能更快的成长,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相关技巧。这样一来,学生在操作中解决各种现实经济问题,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是高校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在学习经济管理专业时,学校需要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前景,为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坚持打造全方位发展型人才。不断调整,不断改善,找到适合的核心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综合市场经济管理水平达到新高度。

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迎来了新的“春天”

对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上,将校企合作模式正式运用到课程教学,无疑是一种明智的举措,它使经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迎来了新的契机。虽然校企合作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是那么顺利,但从我国以往对待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方针来看,基础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通过结合案例,分析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在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也采用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试卷书面考核,这样不太利于学生的全能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大肆宣扬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今天,我们意识到,经济管理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人才市场的不断加大促使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进行下一步改革,终于迎来了万众瞩目的春天。为促进改革中校企合作的规划重点,应明确教育对培养人才的不可动摇性,将实践与教学管理有效结合,为培养良好的社会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献计献策。

结束语:校企合作下的经济管理专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相关发展与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管理。在两个不同的大集体进行相互合作交流时,碰撞出的不一样的火花,不禁让人期待。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一个平等互利的合作交流平台,从而方便开展合作,建设创新的新型经济管理教学模式。在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经济管理教学前,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交流平台,引领大众共享管理资源,使之成为趋势。基于未来发展前景的经济管理教学,加大宣传力度,将校企合作模式真正应用到各大高校中去,实现人才方面的配置问题能得以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校企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