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骨干教师引领示范作用

2019-07-12 09:08宁书媛营口市育才幼儿园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过程

宁书媛 营口市育才幼儿园

新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教师的成长与幼儿的成长道理是一样的,同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

一、成为研究者

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只有教师持续不断地发展才能不断地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提到成为研究者,老师们通常会有这样两种想法:一是不敢研究,把研究看作是做理论工作者的专利,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骨干教师,理论资源缺乏,无法保证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怎么有资格进行研究者工作?另一种想法是:敢于研究,但是把研究狭隘的理解为正规的实验研究,往往要求自己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

二、反思实践是研究的关键

所谓反思实践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行为及其效果的分析和思考。就是教师借助于幼儿在生活中的反应,来分析和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直到策略。

为什么说反思实践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呢?

一是教师行为是适宜的。适宜的教育行为中有些是属于非自觉的、下意识的行为,这类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反思很可能就不了了之。而通过反思,这类事宜的直觉行为就会得到理论明晰与提高,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将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如: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于老师利用绘画来发展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原本不是自觉行为,而适宜的自觉行为通过反思,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而且与该行为相关的理论可能内化,上升为教师的个人理论,这一过程,很明显的反映着教师的成长历程。

通过上述分析,教师的成长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改进。实践、反思、实践的改进、进一步的反思、实践的进一步改进……就是在这个不断循环反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到了改进,这个过程是教师的研究,是教师的历练成长。

三、观察和记录

一提到观察,很多老师就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的确,老师们经常说要观察孩子的,可是,提的多,说得多,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就会做的好。事实上,教师在观察儿童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教师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的角度来看幼儿的,因此,常常是“我想他是在干什么”而不是“我看到他在干什么”。同样的一个情景,一个孩子拿着木板放在水龙头下,让水顺着木板往下流,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幼儿的老师可能的反应就是这个孩子在浪费水,接下来就会指责和批评;而从幼儿角度看幼儿的老师反映应该是:他怎么会这样做呢?接下来就会走过去问这个孩子为什们这样做。孩子的回答是:“我把水分成大面积,水流会很冲。”接下来,老师的行为就是如何帮助幼儿认识到他的问题。同一现象,由于从不同角度去看,教师就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教育行为,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教师再把观察的幼儿情况记录下来,里面不仅记录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反应,同时也记录了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的各种需要或要求的回应情况。记录的方式和时机是灵活多样的,可以采用文字,如在自由游戏时,记录幼儿的各种表现。还可以借助手机拍照和录像。如当时来不及记录的,可以在活动之后及时回忆整理。这些记录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挚爱珍宝。

四、说课、上课、评课

说课、上课、评课对促进教师成长颇具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观摩活动课后,老师们会就活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活动开展的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热烈的讨论,讨论中教师们互相启发,互相切磋,共同分享经验,分享智慧,这是教师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也是主动发言的过程;另一方面,整个说课、上课、评课过程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反思、提高的过程,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有利,既提高了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又帮助教师拥有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五、开展“老带新”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每个教师都能发挥其特长,促进个性化发展,开展“老带新”教学形式。主要是把重点放在促进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活动中,主要分析不同活动计划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及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对幼儿的发展作用,还有,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新教师总结、提升教育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这种“老带新”形式,有效的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些新教师凭借集体的力量不断学习新理念,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了新教师的研究兴趣,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活动中,新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了许多自己从未意识到的问题,体验了大胆尝试、研究的成功感,萌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动机。

六、关注细节,学会尊重

教师应当关注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在活动中,教师主要关注的是活动流程,至于实施的效果如何则关注较少或未引起关注。如教师根据计划在某一个环节安排几位孩子示范,但是孩子的站立方向挡住同伴的视线,使示范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新老师却常常不能发现如此细微的问题,她们只在乎是否实施了示范环节,在乎上来的幼儿会不会表演,如果会,就以为拥有的示范的作用。一个成功的教学活动是要关注每一个细节、尽量放大每一个细节的效益,才能是组织的活动真正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过程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