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12 09:08罗文逸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消费导刊 2019年43期
关键词:监管法律发展

罗文逸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走进千家万户,这为人们生活的绝大部分场景都提供了便利。例如,乘坐地铁、商场购物、外出吃饭甚至市场买菜等场景都可以采用移动支付。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将继续代替更多的现金和银行卡支付场景。因此,分析移动支付的发展原因及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对进一步促进移动支付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支付概述

移动支付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例如刷手机电子公交卡乘坐地铁、餐厅就餐时用手机扫码支付就是属于近场支付。近场支付通常需要NFC技术、红外线识别和蓝牙等技术,因此会涉及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以及金融机构等利益主体。远程支付则是通过互联网发送支付指令来实现远距离的资金结算,通常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发送相关的交易指令,然后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对某个远距离交易对象的资金支付,这个过程中通常会涉及相关商业银行和央行支付清算系统的结算工作。

移动支付以移动终端为载体,运用无线通信技术来传达支付指令,具有高效、快捷、省时的特点[1]。从2013年开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增长态势变得十分迅猛。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年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达到605.31亿笔,总交易金额达到了277.39万亿元。而在2013年,全年支付业务才16.74亿笔,总金额不足10万亿元。可以看出,与2013年相比,2018年的交易金额实现了超过27倍的增长。

二、移动支付发展带来的好处

(一)消费者出门更加便捷

首先,移动支付可以使消费者出门不用携带任何现金。消费者在使用移动支付APP进行账单结算时,通常只须扫描二维码或展示用于支付的二维码即可。移动支付具有时空限制小,隐私度较高,综合度较高等特点,有利于打破传统意义上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结算方式,建立随时随地支付的现代模式,这种支付活动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其次,伴随着交易过程中现金使用的减少,移动支付的便捷高效愈发凸显。在人流量较大的支付地点,移动支付可以避免给消费者现金找零耽误的时间和收银人员分类放置现金的时间,可以大大提高结算效率。

(二)降低商家运营成本

首先,有利于降低商家的交易运营成本。商家通过使用移动支付可以减少对收银人员的使用,这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同时,移动支付也降低了交易的时间成本。商家不用为找零钱而耽误时间,一个支付码可以提供给多人同时支付,这使得支付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其次,有利于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率。商家可以更方便地掌握消费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从而增强店铺的经营评效。通过移动支付,商家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处理技术将海量的交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有利于更精准地进行产品推送,准确定位每种产品的受用人群,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生产的精细化分工。

(三)拉动消费增长和推动金融创新

首先,移动支付的发展将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增长甚至拉动消费增长。移动支付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结算方式,由于电商平台中商品应有尽有,且移动支付可随时随地完成交易,使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够购买需要的产品,良好的购物体验激发了更多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巩固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牵引作用。同时,作为消费基础设施,移动支付推动零售业转型升级[2];其次,移动支付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将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变革其经营方式,促使其加强创新,从而推动传统金融机构不断挖掘移动支付的功能价值。同时,移动支付将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社会的经济活力,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

四、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支付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移动支付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产业,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具有滞后性。目前只有少部分规范移动支付的法律条款分散在《电子银行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法规中,仍缺少一部统一的电子支付法规。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移动支付相关企业在经营中很容易钻法律的空子,也容易发生资金沉淀和洗钱等法律风险。此外,当移动支付用户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电子支付法规,消费者往往很难通过运用法律来实现自己的维权。

(二)移动支付仍存在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着显著的安全风险,面临的风险涉及用户信息安全、资金安全等方面。例如,在购物结算时,微信收付款功能完全展露,不法分子可对此进行资金转移,还有微信红包转账后石沉大海等诈骗事件。此外,一些移动支付平台对用户信息安全保护不到位,造成用户信息泄漏甚至是相关交易密码的泄露,很多新闻也报道过远在千里的犯罪分子通过移动支付平台转走用户大额资金的事件,这些事件给潜在的消费者造成巨大的恐慌,也使得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大大折扣[3]。

(三)移动支付存在行业监管风险

移动支付行业涉及商业、货币、信息等多个方面,涉及的管理部门多,容易存在多头监管和重复监管的现象。目前,我国央行、工信和工商等部门都有权对移动支付进行监管,但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界定不是很明晰,容易造成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同时,移动支付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实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也给监管造成了难度,监管部门如果不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那么也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四、移动支付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移动支付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部门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移动支付法律。通过制定和运用法律法规,来稳定市场秩序。这样,移动支付的相关参与主体才能有法可依,按照规矩办事,减少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同时,相关法律条款应当明确对移动平台主体的安全要求,明确相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来规范行业的发展[4]。

(二)提升移动支付安全保障

加强移动支付环境的安全保障建设,对促进移动支付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当加大对移动支付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数据加密技术和安全保障措施的研发和建立。其次,还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赔偿机制,明确相关主体对支付安全风险事件的责任。例如,微信支付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推出了提升安全保障的相关赔付机制,这可以使用户的资金安全获得更多保障。

(三)加强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

对于移动支付的监管,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应当明确牵头部门,并对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进一步细化明确。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追责机制,对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形进行监督。其次,相应的监管办法应当与时俱进。监管部门需要根据移动支付不断变化的发展状况,逐步完善相关监管措施[5]。

结语: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催生了移动支付技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此同时,在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而要想移动支付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就需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支付和监管措施,并加强移动支付领域的安全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拓展移动支付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监管法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人死亡的法律
监管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