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临床价值

2019-07-12 07:12张正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跛行苯磺酸溃疡

张正伟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 471009)

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临床表现为:(1)下肢易疲劳;(2)下肢有灼烧感;(3)下肢有肿胀感或者疼痛感等。下肢静脉曲张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相关资料显示,下肢静脉曲张溃疡占所有慢性下肢溃疡的68.98%左右[1]。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愈合较为困难,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疾病的发生一方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一方面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现阶段来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的主要方法有以下3种:其一,外科手术治疗;其二,保守治疗;其三,微创介入治疗等。保守治疗适用于病变较轻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可对其采取穿戴医用弹力袜或者将患肢抬高等措施。但是,单纯保守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需要结合相关药物加以联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保守治疗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保守治疗方法)。纳入标准:(1)均经过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溃疡者;(2)均在知情下参与该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2)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3)合并血小板功能障碍者。实验组中有28例男患者、18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5.54±2.25)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68±1.87)年,平均溃疡大小为(2.68±1.02)cm2;病变位置:19 例左肢、20例右肢、7例双肢。对照组中有29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46.28±2.1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5.75±1.66)年,平均溃疡大小为(2.72±0.96)cm2;病变位置:20例左肢、21例右肢、5例双肢。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方法,在医生指导下穿戴医用弹力袜(夜间脱下,白天穿上)、抬高患肢。

实验组应用保守治疗(同对照组)联合羟苯磺酸钙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88;0.5 g/次,2次/d,连续治疗3周;治疗5~6 d即见疗效,以后每日服0.5 g~1.0 g以巩固疗效)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足背温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比较[(±s),d]

组别 溃疡平均恢复时间 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实验组(n=46)对照组(n=46)t值P值12.32±0.87 22.11±1.41 8.02±0.48 10.78±1.13 2.551<0.05 15.216<0.05

2.2 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分析

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分别为 4.35%(2/46)、2.17%(1/46), 对照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分别为17.39%(8/46)、19.57%(9/46),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诱发因素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年上升状况[2]。现阶段来看,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的手术效果虽然比较理想,但是术后创伤比较大,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无法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会给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带来一定并发症,手术后恢复速度也较慢,因此对于体弱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足背温度高于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保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能够提高足背温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羟苯磺酸钙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药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因子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最终抑制血栓的形成[3]。除此之外,羟苯磺酸钙还能够激活纤维蛋白原,减少红细胞聚集。

综上所述,羟苯磺酸钙联合常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跛行苯磺酸溃疡
都是“溃疡”惹的祸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苯磺酸拉帕替尼原料药中的7种残留溶剂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