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2019-07-12 07:08宋青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个性化

宋青兰

(半程镇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036)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由于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管腔阻塞静脉回流障碍的血管性疾病[1-2]。在剖宫产术后,常并发该疾病,若任由病情发展,不仅会影响产妇术后康复,而且会出现皮炎、淤滞性溃疡、继发性静脉曲张等后遗症,降低产妇预后生活质量。此次试验旨在探究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在其中的应用价值,现以2018年1—12月为研究时段,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这一时段内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9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平均每组为45例。(1)对照组。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38岁,中位数年龄(29.63±3.50)岁;最短、最长妊娠时间分别为35 周、42 周,中位数为(38.95±1.26)周;(2)观察组。 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3岁、40岁,中位数年龄(29.56±3.17)岁;最短、最长妊娠时间分别为36周、42周,中位数为(39.02±1.30)周。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妊娠时间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 护理方法

此次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监测产妇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后6 h去枕平卧,7 h后给予半流质饮食,24 h改为半卧位,每2 h翻身一次,按需实施多种基础护理措施,密切观察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反馈,迅速采取对策。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从产妇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创伤风险、特殊风险、现有高风险疾病等方面,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分级,中等以上产妇重点关注,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含量。针对产妇风险等级,采取个性化护理方法,包括:(1)健康教育护理。根据已掌握的患者基本信息,制定针对性健康宣教方案,根据患者文化水平、知识背景,介绍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临床症状、后遗症,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介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方式,指导家属协助产妇活动双下肢,根据其耐受程度逐步加大活动幅度、强度及频率;(2)饮食护理。术后6 h给予半流质饮食,恢复正常饮食后,多食用核桃、小麦、燕麦等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全谷物,食用木耳、香菇等菌类食物,多食用葡萄、猕猴桃等水果,均衡搭配主食、肉类、蔬菜,多饮水,促进排尿;(3)预防措施。根据产妇下肢肤色、温度、是否肿胀、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评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应用抗凝抗血栓药物预防疾病,产妇无法离床活动时,按摩下肢,自下而上挤压肌肉,让产妇穿戴弹力袜,应用足底动静脉泵,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1.3 评价准则

采用临床症状观察联合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的方案,诊断产妇剖宫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肿胀指数分别评估产妇下肢疼痛、肿胀程度。采集适量血液标本,测定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3-4]。

1.4 统计方法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 ,组间对比方式为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s),组间对比方式为t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相关临床指标方面的对比

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在VAS评分方面建及肿胀指数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均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在相关临床指标方面的对比

2.2 两组在相关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方面的对比

观察组D-二聚体、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产妇干预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D-二聚体(μg/L)血小板(×109/L)凝血酶原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2.25±0.41 3.40±0.53 181.29±18.57 218.41±22.37 12.71±0.85 9.13±0.92 35.75±3.28 30.36±3.30 8.612<0.05 9.136<0.05 8.251<0.05 8.304<0.05

3 讨论

据调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在妊娠期的发生率不超过0.05%,而在产褥期的发生率则上升至0.15%,[5-6]也就是说,剖宫产术后发生该疾病的风险是较高的,需加强防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再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采取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相关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VAS评分、肿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风险评估及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所以,具备采纳及应用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个性化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