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在青少年股骨远端骨肉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19-07-12 07:10孙芳双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远端股骨膝关节

孙芳双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

在青少年群体当中,骨肉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于胫骨上端与股骨远端好发,占全部骨肉瘤病例的70%以上,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存活率较低,可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骨肉瘤发生于患者股骨远端时,患者不仅会感受到十分剧烈的疼痛,其肢体功能还会因此出现障碍,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1]。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为研究时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肉瘤全膝关节置换青少年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验确诊为股骨远端骨肉瘤,年龄在10~20岁之间,排除具有严重认知障碍与精神方面疾病者。全部患者中男性例数与女性例数分别为34例、12例,年龄最大的为19岁,年龄最小的为 10岁,平均年龄为(14.37±2.02)岁,病程最短的为14 d,病程最长的为1年,平均病程为(28.32±2.99)d, 病灶直径 3.6~7.9 cm, 平均病灶直径(4.16±1.04)cm,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3例),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具体包括生命体征检测、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等。

1.2.2 研究组 将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应用于研究组患者。

(1)心理支持。在患者入院后、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出院前由主管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程跟踪,不定期与患者展开交流与沟通,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由于该研究中患者大部分为中学生,因疾病原因不得不休学,常常既为自身疾病预后担忧又担心自身所患疾病会对其学业与前途产生影响,往往无法接受自身疾病,且均不够了解膝关节置换术,十分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以患者实际心理特点为依据为其开展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之充分明确手术治疗的作用及目的,意识到接受手术可对其疼痛程度予以有效缓解,且其膝关节活动度可通过手术后功能锻炼得到良好恢复,不会对其正常生活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可鼓励患者通过加入贴吧、微信群等方式来与其他病友交流抗病经验,邀请与之所患疾病相同但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对其进行言传身教,使患者通过与其他病友的交流来获取认同感,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除上述几点以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家属予以鼓励,使之在情感上、心理上予以患者支持,令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与其家属的关爱,帮助其将战胜疾病的信心有效提升上去。

(2)疾病知识指导。护理人员需以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为依据对其开展个体化健康宣教指导,并遵循“及早介入、个体化、无痛功能练习”的原则为其制订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计划。例如,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促使患者依据其实际情况开展适度的主动无痛屈伸关节锻炼;手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需促使患者每天进行3-4次主动无痛屈伸,并以患者关节疼痛程度与关节肿胀程度为依据决定是否为其开展站立行走锻炼等。手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是对患者关节功能予以重建的重要举措,可有效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顺利程度。护理人员需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以患者无疼痛感受作为最适宜运动幅度,以此作为原则来促使患者积极开展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早期下床训练、平衡能力训练、负重训练等。与此同时,可对智能关节恢复器进行借助,予以患者持续被动活动训练,以患者实际耐受程度为依据调节速度,并逐渐加大角度,促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尽快达到90°。

(3)跟踪随访。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为其开展电话跟踪随访,以充分明确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与肢体恢复情况,向患者讲解各类不适症状的发生原因,并嘱患者来院复查。

1.3 评估依据

患者出院后予以其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其中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判定为优;患者膝关节经剧烈活动之后感到不适判定为良;患者膝关节经日常活动之后感到不适判定为中;患者膝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且难以活动判定为差,优良率=(优+良+中)/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皆经由SPSS 19.0软件完成,使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1,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65%(22/2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17/23),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研究组中8.70%(2/23)患者出现并发症状,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80%(8/23)更低,组间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当中对股骨远端骨肉瘤的治疗难点为在确保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使之肢体功能达到良好保留。近些年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股骨远端骨肉瘤治疗中的应用率较高,但患者极易在接受手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对其的治疗难度与护理难度[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该研究得出,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5.65%(22/2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17/23);研究组中 8.70%(2/23)患者出现并发症状,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80%(8/23)更低,组间相关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刘红等人的研究结果(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在青少年股骨远端骨肉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3]相符。目前,临床方面治疗股骨远端骨肉瘤的最主要方法即为全膝关节置换,此举可使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增加其关节稳定性,在解决患者关节畸形问题的同时对其关节功能恢复予以有效促进,但患者接受手术后所面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如局部肿瘤复发、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等,因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效果不仅关乎于医疗水平技术,还与其所接受的护理措施息息相关。该研究中所应用的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可以患者不同情况为依据,为其制订更具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干预计划与行为干预计划,可对患者疾病康复予以有效促进,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为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远端骨肉瘤青少年患者应用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其膝关节恢复,降低其所面临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使之收获更为理想的疾病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远端股骨膝关节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