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的节能措施分析

2019-07-13 03:08汤鲁振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换热站循环泵网管

汤鲁振

华电青岛热力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准得到提升。近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迅速,极大改善大众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就集中供热行业发展来看,集中供热行业的进步,提供热能高、安全性强以及节能环保等供热方式。同时,为了响应节能降耗的社会号召,打造绿色发展之路,就要从多个方面加以管理,进而达到节能目标。但是,目前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对能源需求量较高。只有降低热源厂资源消耗,提升热源的应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1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工作原理

集中供热系统,相当于中转部门,将一次供水管网与二次供水管网进行连接,并配以热水指示表以及控制设施,进行供热工作。所谓的一次供水管网,将城市热水管网与换热站管网加以衔接,而二次供水管网,则是将换热站与用户加以衔接。换热站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管网,将热水进行输送,并在换热站内部,对进入水源加以热处理,进而热水输送至二次供热管网的内部,进而为广大用户提供热源。

2 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缺乏协调运作 对目前的换热站设备进行分析,当前的换热站设备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像是在供热过程中难以系统工作,并对热源的损耗较大。部分换热站,是因为此前设备老化而进行更换。但是,由于只更换部分区域,导致后期的配置与总配置之间存在不协调问题,进而导致热源损耗增大。此外,由于缺乏科学设计,导致换热站缺乏系统性,其内部布局不合理,也会导致热源损耗问题,进而造成资源浪费。

2.2 循环泵不能实际需求加以调整 换热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循环泵体。但是,其中的内循环泵以及补水泵,不能根据实际的供热需求以及管道压力进行调整,导致供热需求增加时内动力不足,进而造成温度过低现象出现。此外,在天气转暖时,热换站不能及时加以调整,导致热水输出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进而造成室内温度过高。此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大众居住舒适度,更会造成热源浪费,也为供热管道带来较大压力,很容易出现管道破裂等问题出现,最终导致事故问题出现,影响用户的正常供暖工作开展,使供热部门维修成本增高。

2.3 缺乏先进管控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传统换热站系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势必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部分换热站,为了节约资金或是受到其他因素制约,没有及时更新换热系统,会导致数据存储出现故障,像是数据不准确、感应系统不灵敏等问题。数据故障,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判断失误,像是热水量超过用户既定需求,进而导致热源浪费问题出现。

3 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节能策略

3.1 完善控制技术 在对换热站进行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国家所指定的设计标准与设计要求。通常来说,技术的更新速度要强于制度的更新。所以,在供热系统控制中,要更加关注科技的进步,确保系统符合现代化发展要求。同时,为了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高精准度。要在进行系统设计前,对区域用户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秉持真实、有效原则,进行客观分析,不能讲主观意识带入到系统设计工作中。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多次实验,确保系统之间具有协调统一性能。只有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才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取得良好节能效果。

3.2 供热系统应遵循平衡调节措施 首先,要根据换热站内部的循环泵以及补水泵,进行供热管道优化与调整。其次,要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供热系统整体功能。比如采用自动调节泵,自动调节泵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自身供热进行调节,并在设定的范围之内,满足用户对热源的需求。此外,当用户对热源需求降低时,可以对热水输出量进行控制,进而降低水网管道压力,延长网管使用期限。

3.3 融入温度补偿技术 当供热系统运行后,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对换热站供热加以调整。室内外的温差大,需要根据室内、室外温度差值,进行调节、补偿温度。此种方式,应用温度补偿技术,通过第一次供水网管的调节,也能更好地控制第二次供水网管,在保障用户供热需求后节能降耗。

3.4 对循环水质加以监管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其中的供热用水为循环数。循环水的应用,能够降低对水资源消耗,具有就节能环保作用。但是,也要对循环水质加以监管。如果循环水质不达标,不仅会导致供水网管内部出现污垢,更会影响换热站进行正常热交换工作,进而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如果污垢不能得到及时的清理,长此以往,会导致热源流动速度降低,进而在缓慢地流动速度中损失热源。此种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设备的运转,严重时甚至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水管破裂问题出现。

3.5 提升管理人员素养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管理人员自身素养也要不断提升。例如,集中供热系统换热站更换设备。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不会使用新设备,导致部分设备之间连接出现错误。基本连接存在错误问题,自然会导致设备形同虚设,更新设备难以起到应有效果。所以,要加大培训力度,结合时代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理论与技能培养,确保其具有维修与检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所设备稳定运行,提高监控设备的精准度,进而达到节能目的。

结束语:对目前的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分析,其中换热站在运行与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换热站节能降耗工作效果,进而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在节能降耗环保中获得持续发展之力。

猜你喜欢
换热站循环泵网管
氢气循环泵工作间隙设计及特性研究
基于PID 实现对锅炉循环泵的智能控制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基于Matlab的热网换热站最短分布问题研究
关于热网换热站节能监管与应用探究
热源循环泵流量对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影响
大数据分析在供热运行监测和节能领域的应用
SDN 网络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分析与改进思路
北京市中小学网管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关于集中供暖系统中各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