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2019-07-16 10:31李闯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

李闯

摘 要:[目的/意义]随着近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有必要就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展开详细探究,促进图书馆进行现代化转型。[方法/过程]文章在介绍高校图书馆参与的协同创新服务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就“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作用展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立体式”学科馆员体系建设需注意的问题,包括组成部分、功能定位、运营模式等内容,最后归纳出“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旨在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结果/结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创新学科服务模式,促进高校图书馆进行现代化转型。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

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科研教育机构,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学术期刊、文献资料,能为读者提供数字资源、电子复印、影音图像等服务。“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作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主体,担负着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深层次、多种类的学科知识服务的任务。学科馆员学术水平的高低、服务能力的强弱、“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能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生态的形成,图书馆用户获取学术信息的渠道趋向多元化,对知识信息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1]。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学科信息服务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满足师生读者的个性化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高校图书馆基于协同创新实现内部、外部学术信息资源整合,根据协同创新服务理念,构建由高校图书馆主导、师生、读者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学科馆员服务体系,这对图书馆实现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参与的协同创新服务的基本内涵

(一)协同创新的内容

“协同创新”是伴随互联网发展形成的学术名词,出于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强化不同合作主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各主体作用,实现共同目标。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同的参与主体要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功能,在协作过程获得收益。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与互联网推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这也进一步表现出高校图书馆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我国政府部门为了全面推进企业机构、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个人用户进行协同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在高校图书馆职能发挥过程中,协同创新体现在高校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信息机构及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特定的沟通共享渠道,通过深度合作,有效协同,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共同目标[2]。

(二)图书馆参与协同创新的实现形式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制构建主要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以“协同合作”为方法,采用多种合作方法打破传统固化的合作模式,给图书馆发展注入活力。在当前我国社会全面推行协同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首先引入协同创新理念,采用协同创新方法,发挥自身在文化服务与教育中的优势,在协同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图书馆协同创新方式有两种: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形式包括跨学科课题研究、打造专业化的学科服务队伍,促进多门学科在技能和理论方面融合,解决学科信息服务理论支撑不足或技能不娴熟的问题。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方式是高校图书馆与企业、科研机构、经济组织、文化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从技术和学术资源两个角度形成学科服务联盟,促进科技成果与学术成果共享[3]。

(三)“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支持的协同创新

高校图书馆吸纳具有较强学术能力且素质较高的教师积极搜集各个专业学科的学术资源,并与“立体式”学科馆员合作开展专业的学术咨询、学科导航、知识问答、在线指导等服务,构建出“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专业学者”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这样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有效性,使学科服务更具个性化。信息时代面临读者越来越多元化的学术需求,不同学科的学科馆员也要加强交流合作,要联合具有专业学术知识及技术的专家学者,集合群体智慧实现学术信息资源共享[4]。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作用

(一)实现即时交互咨询服务

在我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中的学科馆员不仅要了解高校不同院系学科的建设情况,还要了解该学科的建设目标以及师生用户的学术需求动向,全面做好馆藏资源整合分类工作,协助图书馆做好用户个性化学科服务系统。与此同时,学科馆员还要掌握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帮助高校科研人员掌握前沿的学术信息动态,并对重点服务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满足科研人员个性化、全方位的学科服务需求。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及多种软件,实现多种信息交流,促进学术成果及技术共享,要体现出专业的学科专家、学术服务机构的优势,学科信息用户及时提供在线虚拟咨询服务,全面提高学科服务效率[5]。

(二)实现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是图书馆与各个院系、各个部门进行学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为专业学科用户提供科研课题、学科信息咨询的主体。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能将图书馆辅助性的学科信息服务变为立体化、综合性、主动式的知识咨询服务,保证学科服务工作卓有成效开展。学科馆员通过与不同学术机构协同合作,构建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学科服务团队,对馆藏各类资源深度挖掘、评估,根据掌握学科用户的个人信息,针对化的为学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促进高校图书馆进行学术资源二次开发,也有利于完善圖书馆的馆藏资源体系[6]。

(三)实现深层次的学科信息服务

互联网时代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应用,使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发生了改变,图书馆信息资源来源渠道趋向多元化。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网络的广泛覆盖与对各院系的全面渗透,扩大了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范围,给图书馆用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增加了难度。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要求“立体式”学科馆员为用户提供多种学科信息咨询服务,同时馆员也要全面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根据师生或读者的学科信息需求,为其提供多种深层次、个性化的学科服务,满足其信息获取需求,促进学科深入建设。

三、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结合师生、读者、用户的需求建设的以学科服务为导向的服务机制,在协同多种部门及组织机构的前提下融入学科馆员、服务对象、服务终端、移动设备、交流平台等形成的信息服务系统。学科馆员作为“立体式”学科服务体系的构成主体,承担着整合学科资源、维护学科服务体系的重任。学科服务对象包括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社会读者及网络用户,随着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强化对学科馆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各学科的数字资源是图书馆进行学科服务的基础条件,包括特色资源数据库、网络开放平台等。学科服务交流平台是高校图书馆围绕学科服务面向服務对象搭建的交流平台,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帮助学科馆员全方位整合学科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可根据本校师生需求构建学科信息服务虚拟空间,利用互联网为读者提供多种学科资源,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并非是向用户简单推送学科信息资源,而是通过对海量学科资源详细分类,通过协同学科专家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立体化”学科服务体系应包括资源模块、反馈评价模块、用户服务模块、文献检索模块等。资源模块是对图书馆各学科资源整合,为学科馆员的学科服务提供信息数据;用户服务模块是根据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为用户量身打造个性化服务模式;文献检索模块是对多种文献进行检索,方便用户快速查询资源;反馈评价模块是及时反映读者需求及用户的服务评价,根据需求调整学科服务体系。这些基本的功能模块反映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基本功能,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模式,并根据用户需求及时改进服务方案。

(三)“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运营模式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具有独特的运营模式,是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的循环回路系统(如图1所示),不同的功能模块与不同的机构协作,全面发挥出学科服务的优势,使馆藏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用户在全面阐述学科信息服务需求后,由评价反馈模块针对用户的需求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处理,然后将需求信息传递到文献检索系统。由文献检索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对学科信息全面检索,对不同种类用户需求信息进行筛选,然后生成信息检索报告,向学科服务系统提供检索报告。根据用户反馈出的信息检索报告利用检索系统重新检索,并对馆藏资源实时监控,对用户需求与行为进行分析,保障学科信息服务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四、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服务体系服务范围广泛,能满足用户多种个性化需求,但也具有多种影响因素。若想尽快达到学科服务目标,就要以协同创新服务理念为导向,协同多个部门、机构,从馆藏资源建设、团队建设、服务内容及服务网络四个角度,构建“立体式”学科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如图2所示)。

(一)深化馆藏资源建设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科馆员、专业教师协同开展合作,要获得图书文献供应商、社会组织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支持,通过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建立全新的资源分配与利用制度,促进内部与外部工作协调进行,共同强化图书馆资源建设效果。通过全面优化馆藏资源利用和服务流程,加快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编与利用,促进图书馆员与学科专家之间的深度协作,拓宽资源引入渠道和利用范围,促进不同参与主体增强协同效应。高校图书馆员、学科教师及学科馆员应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主力,协调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各种有利要素,共同构建交流协作平台,推动馆藏资源深度建设。

(二)打造“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构建中,学科馆员要承担多方面任务,高素质的学科馆员团队是服务体系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科服务的重要保障。学科馆员不仅要具备图情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敏锐的信息检索意识,具有较强的数据分析与综合处理能力,能凭借自身较高的技能水平积极参与到多学科数据库的建设中,为用户提供数据导航服务。与此同时,学科馆员也要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维持高校图书馆与各院系、社会机构、用户之间的良好关系,做好客户关系维护工作。高校图书馆要健全选人用人体系,构建良好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设高素质的学科馆员服务团队,提高学科服务质量。

(三)精准定位服务内容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在构建过程中要精准定位服务内容,面向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内容设置上应着力做好学科信息咨询工作,面对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为本校专业学科建设提供指导,应将专业学科建设指导、科技文献查询服务、学科创新平台应用服务融入其中,协同本校专业教师、学科馆员完善服务内容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指导。

(四)健全学科服务网络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应具备完善的学科服务网络,需要图书馆领导与学科馆员、本校学科专家协同合作,制定长期的服务规划,由学科馆员负责各项任务的落实,协同学术服务机构,积极推进学科服务体系完善。学科馆员可通过专业的学科服务,实现与各个院系部门协同开展专业的咨询、知识导航服务,确定服务目标,深化合作,提高学科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注重将Blog、微信平台、学科服务平台、自媒体平台应用到学科服务网络建设中,借助互联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多种专业的学科服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学科服务需求,使“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更具针对性。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要进行现代化转型,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立体式”学科馆员服务体系,就要深化馆藏资源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学科服务团队、确定服务内容、健全服务网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科服务系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晓贺,周爱平.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团队建设模式探索[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11):24-28.

[2]万文-娟.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5(02):33-36.

[3]张宁.全媒体背景下图书馆学科服务架构建设——以宁夏大学为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10):102-107.

[4]龙艳军,谢咏芬.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 图书馆研究. 2014(04):19-24.

[5]张任跃,吕毅.公共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团队建设[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4(06):21-29.

[6]祝小静.团队型学科化服务模式实践与思考——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J]. 知识管理论坛. 2014(04):34-37.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