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分除”和“包含除”引发的教学思考

2019-07-17 14:24吴润洪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画法作图平均分

吴润洪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讲授青岛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时,有两道题让他犯难了。

题一:请画图表示12[÷]3。

以下是学生的几种典型画法:

画法1:画12个圆圈,将每4个圈作1堆,共分为3堆。

画法2:画12个圆圈并将它们分为4堆,每堆3个。

画法3:画12个圆圈,3个3个圈起来。

单看画法1和画法2,更像乘法算式的图例,完全没有除法算式的痕迹。如果判学生错,可课本上又有既可列出乘法算式又可列出除法算式的图示。形如这样的“双关图”,课本上随处可见,这揭示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那么学生这样作图也无可厚非。

题二:15[÷]3不但能表示将15等分成( )份,每份是( ),而且能表示15里面有( )个( )。

按照参考答案,第一层含义学生很容易想到,第二层含义理应是15里面包含(5)个(3),而非(3)个(5),多数学生在此处栽跟头。就算教师细致解析后,仍有不少学生受乘法含义的负迁移影响,认为原式解读为15里面包含有3个5或5个3都说得通。针对此争议,教师也是各执一词。

一、两种分法引起的分歧

观点一:之所以出现上述分歧,归咎于教师教学时没有教会学生分辨“等分除”和“包含除”。教师应沿用旧版教材的做法,将“等分除”和“包含除”分开讲授,而且要让学生严格区分,做到泾渭分明,绝不含糊其辞,这样分歧就会消除。

观点二:既然新教材没有将“等分除”和“包含除”区别开来,那么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应自找麻烦,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因此对于题一,各种画法均无不可,不同画法刚好体现了学生个性;题二中的“另类”填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应全盘否定。

二、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

教师之所以相持不下,症结就在于教学重点不一致;而学生的回答千差万别,也归因于对除法的含义理解有偏差。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管控分歧,统一意见,进一步厘清“除法的含义”的教学思路。

青岛版教材“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第一步设置的是“平均分”的模型。平均分是除法的基本模型,也是数学运算的一个常用概念。教材高度重视“平均分”的前概念巩固,“等分除”和“包含除”都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不少教师忽视“平均分”前概念的引入,而侧重于除法算式的计算技能训练,或者沿袭旧教材的两种分法。在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强行区分两种算法无异于揠苗助长。

在教学“表内除法”时,绝大多数学生在做题时都能正确列出算式,机械搬用较大数除以较小数。这种形式上的正确掩盖了理解上的问题。许多教师也止步于此,只要学生会列式和计算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算理算法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很浅薄。

三、教学应对策略

基于此,应让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贯穿“除法的含义”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分配操作,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经验。在教学“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时,可给学生分配学具,让学生通过操作过程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在解决问题时,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列式外,也应要求学生根据算式含义来摆弄实物。通过反复体验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平均分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意识到算式的不同含义是因为平均分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从而全面掌握除法含义。在列式计算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计算过程体现了哪种分配方案。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学生在深入理解除法概念的基础上,对两种分配法的实质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而练习一定要注重质量,练习时不忘让学生陈述理由。如先让学生按规定程序解说“分什么?”“怎么分?”“分了之后怎么样?”,说清楚之后,再反过来理解算式,这样学生自然可以理解两种分法的异同。练习时,也可在列举大量事例后进行总结归纳,如在解决问题时,可让学生简述题意,如学生表述困难也可分点说明。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口头语言表达之外,也可作图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图,先说明图意,再作图,然后按图列式。教师应允许学生个性化作图,标新立异。练习时可让学生根据问题“画图”,或者根据插图编题。只有书面与口头语言双管齐下,才能内化知识,提高效率。

总之,在遇到师生都感到困惑的问题时,教师应先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编者的用意和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查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責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画法作图平均分
鳄鱼的画法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作图促思考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