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为高效课堂插上隐形翅膀

2019-07-17 14:24吴晓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吴晓燕

[摘 要] 教育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数学阅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自学的钥匙,是学生扫清学习障碍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兴趣、促进阅读;设计问题,启发阅读;把握细节,详细阅读;关键难句,借助策略,厘清思路;读思结合,真正把握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抽象精确;读思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56-03

教育是为了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时价值,还应着眼于长远价值;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数学阅读能力、思考能力等,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全面推广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所在的学校作为省级实验小学积极响应,汲取他校的优秀经验,结合本校的自有特色,一直探索着、前进着,推翻了“教师满堂灌、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课堂氛围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等沉疴,充分调动了学和教两方面的积极性,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把课堂真正還给学生,创造解放学生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自主掌握知识。

数学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先决条件。“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的培养,学习主体才有能力自主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扫清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师生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

一、什么是数学阅读能力

要弄清什么是数学阅读能力,必须先弄清什么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指个体通过阅读进行学习的行为表现,以实现心理任务完成的状态,主要包括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和总结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和观点的能力,等等。数学学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独有的特性,如抽象性、精确性、生活应用性等。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阅读能力是阅读主体对数学材料的积极能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对包含着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的能力,是围绕着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阅读是学生进行问题理解、思考、解决等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的首要活动,直接影响着阅读主体思考的充分性与解决问题的正确性。

二、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现在仍有教师担心学生能力不足,怕浪费所谓的时间,不敢放手给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和题目,从开始上课到一节课结束,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说、在讲,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说得累,学生学得晕,能力得不到提高,课堂效率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上应关注的事情的错误观念,改变教学中一揽到底的教学模式,改变剥夺学生阅读教材和题目的时间的做法,要教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把课堂的自主权真正地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真正地发展。

2.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如果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自主学习就会成为空话。阅读能力差,将会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要学会数学阅读的方法,改变以往“师讲生记”的学习模式,自主阅读教材,主动获取知识,才能改变不思考的学习习惯,才会主动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和懒惰性,愿意自主学习,体会数学阅读的乐趣以及数学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等等。

三、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时刻关注学生,针对各种数学阅读问题,选择正确的方法,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1.激发兴趣,促进阅读

语文故事生动有趣,相对于数学阅读来说,学生更喜欢语文阅读。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有趣的故事相结合,激发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兴趣。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学期“体积的认识”时,讲授完新课后,我给学生介绍了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或回家上网查查其他关于体积的有趣故事。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内在动力。学生意识到原来数学知识也可以很有趣,就会主动查阅数学资料,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从而拓展他们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让阅读变成学生的内需来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连乘实际问题”时,我出示了下面两个问题。

(1)花果林场有桃园[23]公顷,苹果园的面积是桃园的[67],梨园的面积是桃园的[78]。花果林场有梨园多少公顷?

(2)花果林场有桃园[23]公顷,苹果园的面积是桃园的[67],梨园的面积是苹果园的[78]。花果林场有梨园多少公顷?

许多学生没有仔细阅读题目,导致两题都列式为[23]×[67]×[78]。我带着学生对这两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这两题虽然相似,但本质不同。通过对比题目,让学生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产生数学阅读的内需,促进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2. 设计问题,启发阅读

善教者,必先善问。好问题如同路标,好问题如同钥匙。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是说不需要教师了,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这样目标更明确,可帮助学生更深一步学习,发现知识的精髓。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解比例”时,我让学生自学。鉴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解比例,我在学生自学前设置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可以这样列比例?(2)解比例第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独立阅读教材。学生阅读完后思考这两个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以小组形式在班级内展示。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班级展示,学生最终明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按比例放大”可以列出相应的比例,因此除了列算式,还可以用列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常见的方程,从而求出方程的解,也就是比例中的未知项。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时,教师应根据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预定目标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学生在问题的启发、指引下,有目标地学习,构建知识模型,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自学学习流于形式,防止学生没有目的地乱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

3. 把握细节,详细阅读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添字、漏字、读重等,要教会学生不动笔不读书,对于句子中出现的关键的字、词,或容易被忽视的但又对解题有着重要意义的字、詞,可以在它们下面画线。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有一道题目:(1)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包装纸?(2)做一个无盖长方体金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3)一节长2米的通风管,它的横截面是边长5分米的正方形,做10节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通过前面对长方体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和求长方体各个面面积的方法,掌握了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此时要解决这样的实际生活问题应该不难,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对,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诸如侧面、无盖、通风等关键词。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可以让他们用笔把这样的词语标记出来。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才会更准确,解决问题的正确率才会提高。

又如,学习了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基本性质”后,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需要关注“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这几个关键词,并且边阅读边给它们做标记。学生只有注意到这些关键词,才能对比的基本性质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运用。

4.关键难句,借助策略,厘清阅读思路

数学中的有些句子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有些学生遇到数学题不会做或者做不对,并不是他对某部分的知识掌握得不好,而是他根本看不懂题目的要求。像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读完题以后可以将视线离开题目,在脑海里思考:这道题想让我们做什么?

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中,有时还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有一两个条件比较难理解,但是对问题解决却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时可以让学生在读题后先把题中的关键部分找出来画线,然后用画线段图、列表等策略来帮助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从而弄懂题意,理出思路。

例如,在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4页中有一道题:钱大伯培育了480棵松树苗,比原计划多20%,原计划培育松树苗多少棵?在这道题中,第二个条件表明了原计划培育松树苗棵数和实际培育松树苗棵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但这句话对学生来说有些生涩,这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能不能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我们理解题意?”线段图一画出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原计划培育的棵数×20%=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的棵数,原计划培育的棵数+实际比原计划多培育的棵数=实际培育的棵数。学生理解了第二个条件的含义,就厘清了思路,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5.读思结合,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最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读书要读思结合,要参与到概念、算理形成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思”的参与,那么学生读到的只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字”,还容易养成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我初中时有一位同桌非常认真,上课时非常专心听讲,把老师讲过的每一道题都工工整整地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自习课和课余的时间,她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只是坐在座位上背题。她的背法很奇怪,不是思考着、理解着背,而是一次只读那么几个字,一直重复地背那几个字,然后再接着读后几个字、背后几个字。她学习很刻苦,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风雨无阻,但她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太理想。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只是读“字”、背“字”,没有思考。

只有边读边思考,才能透过文字理解其背后所表达的意思,才能透过问题的表面发现问题的本质。只有读思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否则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单纯的“认字、读字”行为,纯粹是浪费时间。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掌握知识以后,可以在小组内把自己思考的成果表述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碰撞出集体智慧的火花,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阅读,用身教影响学生。不但要阅读教材,而且要大量阅读其他教学书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将会有所提高。

总之,数学阅读是学习主体认识更多知识和事物的必要程序,是学生掌握自学的钥匙,是学生扫清学习障碍的重要工具,是师生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法宝。学生阅读越多,他的思路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强大。学生只有学会阅读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并将数学阅读的培养渗透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为高效数学课堂插上隐形翅膀。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