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保姆纵火案警示录原告律师讲述庭审过程

2019-07-18 11:19法人曹刚
法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遇难者图纸被告

◎ 文 《法人》特约撰稿 曹刚

编者按:不久前,杭州保姆纵火案民事调解终结。该案受害方家属、原告林生斌诉杭州绿城物业、杭州市消防局等9名被告,请求额近1.4亿元 ,创下了国内侵权损害索赔的最高纪录。请求额中很大一部分是精神损失赔偿。最终达成和解的赔偿金额以“签了保密协议”为由,不予对外公布。生命已逝,悲剧不能再次重演,这个案件带给人们的警示值得深思。作为全程参与此案民事调解过程的原告律师曹刚,写下了他的经历和思考。

发生在2017年夏至的那场杭州火灾,触痛了大多数国人的内心。2017年6月22日,杭州林生斌的太太和3个孩子不幸遇难。从案件发生到今年4月民事案件和解终结,作为受害者家属林生斌的代理律师,我全程参与了整个法律处理过程。两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难忘怀的经历。

心伤难以愈合

尽管在法院的调解下,遇难者家属与绿城方面达成了和解,但纵火案造成的伤害却异常惨痛。在这场人为的蓄意纵火案中,林生斌失去4位至亲,在漫长的民事诉讼过程里,身心承受的巨大压力难以想象。如果不是为了追求真相,可能他早已经撑不下去了。

2017年7月16日,杭州何向阳律师邀请我,运用消防法方面的专长,共同为林生斌先生提供律师服务。

2017年7月24日,我飞往杭州,赶往位于钱塘江边的绿城蓝色钱江住宅区。我第一次见到了林生斌先生,他脸上略显疲态,言语轻缓、克制、理性。他对我说:“白天忙事情,感觉还好。到了晚上,喝点红酒能让我睡着。但我总是梦见小贞和孩子。有一次到外地做慈善,身体劳累睡得早,半夜梦到小贞喊我,我自己哭醒了。”

林生斌向我介绍了事件经过、处理进展和各方态度,并咨询了相关消防法律方面的问题。他对我说,追究放火嫌犯的刑事责任,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公诉,相信罪犯一定会得到严惩。但是追究其他责任者的民事、行政责任,难度会较大。交谈,了解,思考,决定,我们有了后来近两年的相处。双方的信任,是很重要的力量。

调解结束后,我和林生斌一起走出法庭,都沉默着。临分手的时候,他对我说:“以后到杭州,一定告诉我。”

证据是最关键的

民事案件,证据是最关键的。为了有充分证据证明6·22火灾暴露出的消防车通道、消防疏散楼梯、消防供水设施、防烟排烟和消防设备联动控制等问题,我和助手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和法院调查令的方式,获得了起火建筑的设计图纸和竣工图纸。那段时间里,每天都要面对数百张图纸,逐页仔细查找问题。我和助手还多次到火灾现场,实地查看,与图纸进行核对比较。

林生斌

2018年10月9日,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里,杭州保姆纵火案遇难者家属林生斌起诉绿城物业等被告生命健康权纠纷一案的证据交换庭审现场,我俯下身子,半跪在法庭地板上的图纸前面标记符号,讲述图纸上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图片,能够证明蓝色钱江住宅区在消防设计、施工方面存在违反消防规范问题。”当我在庭审现场讲述完毕,站起身子回到原告席后,原来激烈对抗的庭审气氛恢复平静,只有证据可以使人恢复理性对话。

被告分别作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和维保单位,最初答辩时均以无过错为理由,拒绝道歉和赔偿,甚至还有个别被告诘难死者。但是,在这次证据交换之后,被告们的应诉态度发生了转变。经过法院和有关方面的积极斡旋,被告低下“高昂的头颅”,最终于2019年4月2日,双方经调解达成和解。

真相逐渐揭开

随着律师收集整理证据的逐步展开,真相逐渐揭开。火灾现场供水不足的原因找到了,完全是人为失误导致的。但是,最早进入现场的消防员是否知道还有遇难者被困现场,并没有人站出来予以澄清。

遇难者朱小贞在5时5分报火警时,已经讲清被困在北面的房间里,最早从北侧保姆房进入现场的消防人员,与遇难者被困房间仅一墙之隔,如果可以在第一时间采取救人措施,悲剧或许可以避免。遗憾的是,法院驳回了对杭州市消防局的起诉,对这个公众集中关注的问题无法在诉讼中得到解答。

最终在庭审公开之际,遇难者家属选择了原谅。有的人表示遗憾,有的人表示理解,有的人对最终赔偿金额很好奇,还有的人很庆幸。其实民事调解结果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付出如此惨痛的生命代价,换来了什么?

这场火灾唤醒了人们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视,公众纷纷开始关注身边是否存在类似的火灾隐患,反思消防工作现状和改进办法,提出亡羊补牢的建议。火灾发生后不到半个月,公安部便召开视频电话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建筑消防设施缺失损坏、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重点整治内容。

这场火灾暴露出的建筑防火方面的工程建设质量问题,物业消防管理、消防设施维护、消防中介服务以及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方面的问题,既是众多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重点,也是遇难者家属民事起诉的主要理由。不断地追问和质疑,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上述这些问题是火灾蔓延、损失扩大,直至悲剧发生的原因。有识之士呼吁推行职业化,改革消防工作的声浪逐渐升高。

反思与警醒

2017年下半年开始,国家有关方面启动消防改革前期准备。2019年3月,全国人大批准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消防改革随之进入实施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有两方面:一是原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实行武警现役编制,改制为应急管理部领导下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二是原由消防机构行使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职责,移交给了住建部门。

201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当前,消防执法工作中还存在审批难、执法随意、消防中介行业垄断和权力寻租等问题,与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意见》提出了十八项改革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火灾事故倒查追责。对亡人和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逐起组织调查,倒查工程建没、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使用管理等各方主体责任。多起火灾诉讼案件的被告,恰恰是这几方主体。

另外,这起民事诉讼为类似案件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火灾当事人、律师和法官在面对火灾类案件时,不但关注引发火灾的原因(起火原因),也开始注意火灾蔓延扩大(火灾成因)在认定案件事实、划分事故责任时的作用。

回顾这场火灾,五口之家中四人遇难,对于林生斌先生来说伤害巨大。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伤悲,但如果付出的生命代价,提高了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推动了消防工作的改革发展,减少和防止类似悲剧重演,或许会成为对逝者的一种告慰吧!

猜你喜欢
遇难者图纸被告
基于区块链的建筑信息模型图纸多人协同创作系统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今日“开庭”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
遇难者
分期还款约定落空 债权人主张全数还款未获支持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