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地区校园足球师资再培养模式研究及策略思考

2019-07-19 06:44张海林
运动精品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练员足球校园

张海林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

2014 年至今校园足球已经开展了近四年,为促进足球进校园工作的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5000 多所基础上,2020 年达到2 万所,2025 年达到5 万所,这一系列的规划和计划的实施都无疑指向一个重要问题;校园足球教练从何而来?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凸显,过去的几年中全国新增了7 万多名体育教师,其中1.5 万名有足球背景。在培养上政府组织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强高校足球教练员的培养,虽然经过国家的大力发展但足球教练员的培养问题还是非常突出。一方面因我国足球基础薄弱需要时间培养,另一方面因国家培养资源有限,无法克服时空矛盾因而无法做到持续性。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提出,足球教师的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以江西省萍乡市地区35 名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均为有两年从教经验的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查阅近10 年有关校园足球以及青少年教练员培养及培训方面的文章和研究成果。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地35 名中小学教练员有关在职的培训与学习训练方法及获取途径建议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萍乡地区校园足球发展及教练员现状

萍乡地处江西西边与湖南相接,经济较为落后,在最新的城市评选中为五线城市,在基层经济落后地区校园足球发展中较为有代表性。当地有足球特色校22 所,其中安源区为国家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但是足球教练员是限制该地区校园足球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与当地教练员及相关的校园足球工作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在教练员方面存在人少、非专业、缺乏方法、没有系统、缺乏理念等主要症状。当地的足球教师培训学习主要方式有国培计划、省培、观摩学习、自学交流方式,依据现有资源无法满足培训需要。

2.2 当前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困境

足球教练员是保证校园足球质量的重要一环,教练员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足球热情及成绩水平。所以足球教练必须进行知识的不断补充,在培养中教师的自我培养意识是否强烈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当前35名校园足球的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将想参加的意愿强烈值分为10 分,分数越高代表越强烈,统计结果如下:

表1 教师参与足球培训学习意愿

经过统计分析10 分人数占比34.3%人数最多,2、3、5 分无人选,1 分有1 人,6 分以上的占比达91.5%,从上述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在职足球教师接受培训意愿较好,绝大多数人愿意参与进来,这对校园足球的教学来说是好事。为了更好地了解在职教师的再培训状况,笔者就足球35 名在职教师的培训经历及次数进行了调查。

表2 在职足球教师2 年内参与培训次数

表3 在职足球教师学习途径(多选)

从上述2 年内参与培训次数表,可以发现参与次数呈现倒三角形,次数越低人数最多,1 次的有18 人次,5 次的只有1 人次。

表3 的调查统计中来自网络和媒体的较多,省市级政府组织的培训其次,文献资料视频的查找也较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体的面对面培训也很多,但是实体培训因培训次数少,时空限制因素较多,对培训的内容及效果很难控制形不成完整的训练理念,导致培训教师的矛盾很多。反而在网络互联网上人们的自觉意识较强,选择参与过类似的学习方式的最多。

在被调查的足球教师中,对于主动培训学习的动机较好,但参与意愿与当前培养模式还有较大差距,还是无法摆脱传统培训方式的弊端,教师对于新的互联网学习途径表现有较强的接受性,互联网的软件、公众号、视频新闻等成为了自我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2.3 “互联网+”背景下校园足球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2.3.1 模式构建

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校园足球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构建以互联网技术与足球教学训练为主线,以资源共享、网上网下联动、个性培养为基础,以在线指导沟通,全程监管审核为保障,做到全过程、全系统、个性结合“三合一”,改善当前模式下的效率低、时空矛盾突出特点,更具有灵活性、时效性、先进性。

2.3.1.1 构建研修模块平台,专门构建“互联网+校园足球研修平台”,培养模块主要由三级构成,后台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工具软件资源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对应的资源支持。平台在课程资源中有6 大模块:(1)观看过往培训及在线视频,根据足球教学特点将足球分为不同部分,依据不同部分实践及理论请专业教师和专家学者开设课程。(2)依据自身需要查阅相关培训资源,平台中课程PPT、问答资料等将呈现其中,并能分为自主虚拟班级体方便交流。(3)建设互动工具,学员及教师等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进行在线的沟通交流,包括留言。(4)创建资源共享方式,包括有效的新闻资料、软件工具、文献资料等,在课程资源上为每个教师创建学习档案,设置平台免费工具。(5)建设学习考核系统,学习系统将记录每个用户在平台中的学习过程。(6)建设大数据库,依托使用者的反馈及考核记录,进行数据的分析判断,以便对全过程进行监控。

2.3.1.2 强化过程学习评价及反馈,提高培训质量

“互联网+校园足球培训模式”还是新鲜事物存在一些质疑,主要是:一是学习过程很难监控。二是足球实践性如何实时反馈成为问题,其实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新技术下综合运用云计算、视频综合处理技术等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可以让现有培训无纸化、数据化、在线化、实时化实现综合的“四化一体”,这样可以有利于学习过程的监督及成本的降低,培训效率的大大改善,也更加有利于学员知识系统的培养。

2.3.2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策略

2.3.2.1 整合相关资源,构建专业基础

引入“互联网+”结合校园足球教师培养模式是新的尝试,因为“互联网+”的优势特点有覆盖面广、受众多、系统化、资源最优化,因此创建一个综合服务中小学足球教师培养平台是最基础的工作。目前在社会上也存在一些学习平台,但是我们也发现目前所有的平台都是碎片化阶段,没有形成系统,而且存在没有持续性、缺乏权威性等不足之处。所以在构建校园足球培养平台中应综合多方资源形成校园足球教学系统体系,同时应注意其自身特色个性化培养方式。

2.3.2.2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获取信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我国足球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了教学质量及自身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新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培养模式只能一站式一刀切的培养,无法做到针对性培养。但是“互联网+”下通过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及云计算等的计算分析就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在培训前依据用户使用数据及学员自身反馈达到个性针对培养方案,真正做到“培训计划为我定”。

2.3.2.3 整合优秀培训资源,打造专业团队

“互联网+校园足球培养”从“互联网+”着手解决现有问题,主要有三个基本组织:一是技术服务团队,主要起到平台构建维护,技术服务的作用,确保安全运行。二是师资管理团队。三是监督审核评价团队,校园足球教师的培养不能流于形式,应实现三维监督评价保障实施效果。在其三个团队的合力组织下基本能满足培养的需要。

2.3.3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思考

以“互联网+”为载体,融合足球教师培养发展新模式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互联网+”下开展校园足球教师培养模式提出几点思考。

2.3.3.1 从意识上加快”互联网+校园足球教师培养“的新思路新观念

足球教师培养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理念,现在还有很多人简单的认为这只是简单的互联网化培养方式,实际上这只能是叫“互联网的足球教师培训”,也是对于“互联网+”的一种误解。“互联网+校园足球教师培养”中系统化的资源能得到快速更新,学科的视野能得到无限延伸。推动“互联网+校园足球教师培养”的进行,达到学以致用,广开思路,与时俱进的目的,让“互联网+”成为校园足球教师培养的助力。

2.3.3.2 加强足球优势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共建共享制度

不管“互联网+”怎么发展,与何种传统行业进行融合,都必然涉及传统优质资源的信息整合, “互联网+校园足球教师培养”深入必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资源配置、整合,并且能在极大范围内得到共享。“互联网+”有高效便捷、自由开放的特点,人们在学习利用“互联网+校园足球教师培养”的同时也是建设者和分享者。

3 总结

“互联网+”与校园足球的教师培养融合,是国家政策及时代信息化的一个发展方向,“互联网+”对于足球教师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揉合,是新方法、新渠道、新模式、新价值观的结果。我们在面对“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冲击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积极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方式,转变观念、深入研究、创新模式是提高当前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培训质量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教练员足球校园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