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初探

2019-07-19 10:01张孝贵
时代汽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训模块中职

张孝贵

海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作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如何能够提升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达到企业的实际要求,就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具体而言,注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就能够很好的改善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1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1.1 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之下,各个中职院校将教育目标设定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然后与行业特点、企业特点相互结合起来,就可以对应的制定教学方案,实施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改革,就可以实现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维修与运用,并且将教材内容和社会实践相互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凸显职业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可以呈现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最终实现学科本位朝着能力本位的持续转变[1]。

1.2 提高专业吸引力

汽车维修专业在拥有专业吸引力之后,才可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专业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家长与学生的关注,同时也可以吸引企业的关注,从而推动汽车维修专业可以朝着持续性、健康性的方向发展。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的吸引力,其主要表现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能够与维修专业技术以及分工的要求完全的匹配,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化与规范化,能够基于学生作为主体来实施实训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力,也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提升岗位职责对应的执行能力,让学生可以顺利的渡过试用期,从而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维修人才,最终提升企业的吸引力。

2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

2.1 理论结合实践

考虑到部分中职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出现相互脱节的问题,这样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会产生影响。所以,在实训教学环节,就可以考虑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基础知识,让其掌握对应的理论,并且前往汽修店参观,引导学生感受故障的具体发生情况,并且利用故障的诊断训练,从而做好对应的分析处理[2]。

如,在进行离合器维修教学中,首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模型,为学生介绍离合器的部件与作用,然后基于小组的模式,让学生可以接近离合器,并且在实验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离合器的拆装训练。通过如此的教学,学生就能够全面的了解离合器构造以及具体的部件功能。在拥有认知之后,就可以通过汽车实体,引导学生进行对应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在配合上理论的分析,结合实物的面对,就一定可能认识其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最终,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准离合器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及时的进行判断,相应的进行维修。

2.2 引入模块教学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在传统模式下往往会选择学科型体系,这样可以实现对理论基础性课程的统一安排,并且在学校之中,学生也需要掌握汽车构造、故障诊断以及相应的维修知识。但是,伴随着学科技术的持续发展,现阶段的汽车维修行业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单单对于课程知识进行学习,还无法在经历之后让学生可以顺利的走上汽修岗位,有很多的技能知识都需要在工作之中从零开始。所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就需要考虑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基于实际的岗位需求来做好实训内容的具体安排,让学生在维修任务接受的同时,也能够联系到集成部件,最终完成对应的汽车部件检修工作[3]。

在汽车发动机维修环节,考虑到汽车发动机本身的维修较为复杂,并且其实际的检查与维修都存在较大的困难度。所以,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所学习的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日常故障同后续的维修方式之间难免就会有相互割裂的问题出现。针对这一部分理论知识,学生就无法良好的进行整合,也不能够运用这一部分知识实现对发动机的检修处理。但是,如果能够选择利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就可以具体的划分整个中职汽车的维修课程,将其划分为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检测与维修模块等,每一个模块之中都会有对应的设计单元的存在。所以,学生在每一个模块对应的汽车维修原理与技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后续的拓展训练,这样就可以满足对于新知识的获取。

2.3 实施专项训练

实施专项训练教学,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样也可以实现学生将所学习的指示转化为实践。在模块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掌握的维修技能和理论知识,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且按照小组的实力来进行相关实践活动的布置。学生在实施专项训练中,就需要灵活的运用维修技能和知识灵活,自己设计对应的维修方案、步骤以及维修方法,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激发。

如,将主题定格在“引起发动机气缸压力不够的原因与检测方法”的分析上,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专项的训练,在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运用能力锻炼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汽车维修理论知识加以巩固。利用专项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实现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最终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2.4 更新教学设备

中职院校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定格在实践能力强的一线人才上。针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实训教学中还需要教学设备的支持,这也是学生搞研究的重点对象。因此,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新型的车辆基本信息和对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4]。

作为中职学校,需要对全国各个地区的汽车行业信息加以了解,能够及时跟进新型车辆的推出以及销售进度;与学校所在区域的4s店加强合作,能够将其展出的车辆直接引入学校,提供学生参观学习,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实体车辆,让学生对车辆的构造和性能加以了解,最终提升维修能力。另外,学校应该尽可能避免超出实际需求设备的购买,最好是可以将资金直接使用在刀刃上,做好资金的合理规划,真正实现查漏补缺,以此来满足教学实训设备的科学购置;注重基础教学设备的购买,强调学生对于汽车基本装置的维修训练。做好学生到4s店以及汽车维修点的实习,能够致力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学校还需要严格管理学生的实习情况,由辅导员来做好对应的实习与培训记录考察。对于当地的就业部门,则需要与企业之间保持双向的联系,能够了解学生实习的具体情况,从而将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在实训设备购置过程中,还需要将整车装置的教学训练作为主体,能够匹配台架型的实训设备,将两种实训方式的作用都发挥出来。为了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学校可以沟通6-8台相同型号的实训设备,确保每一组都拥有一台设备作为其学习对象。当然,拥有经济能力的学校,还可以购买多种多样的设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汽车维修行业工作,从而满足其实际的需求。

2.5 改革评价制度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其日常的学习内容和目的与普通学校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区别,中职教师自然不能以普通的考试方式来评价中职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中职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目标,能够结合学生对应的学习特点,这样就可以基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作为核心,来设计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将学生汽车维修能力客观的反映出来。

如,教师可以选择阶段性和终结性考核相互结合的模式,这样可以客观性的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阶段性的考核,主要是测评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突出学生平时认真的学习。当学生对于某一个模块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统一的进行安排,利用理论考核结合技能考核的方式来验收学习效果。并且将每一个模块都单独算作一门成绩,在考试完毕之后,直接将其填入到学生的档案之中,让学生可以意识到每一个模块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认真的实施每一次的考核,尽可能做到学好、学精。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各种有效的途径实施,这样才能够满足整体教学的要求,也能够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实训模块中职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