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7-19 10:09刘继波包珍珍房伟伟苏艳梅王鑫鑫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4期
关键词:脐部产科母婴

刘继波,包珍珍,房伟伟,马 宁,苏艳梅,王鑫鑫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产妇在分娩之后,因不能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缺乏喂养经验等,不能对新生儿进行科学、有效的照护,产妇自身也会因此出现不良情绪及心理压力,不利于产后康复[1]。为探寻更为理想的护理措施,我科对部分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护理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数据

将2018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20例产妇纳入研究小组。产妇年龄分布在22~39岁范围内,中位值为(28.9±3.1)岁;孕周在37~40周之间不等,中位值为(39.1±1.0)周;分娩方式:顺产71例,剖宫产49例。采用抽签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0例,对比二组产妇的资料数据得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及新生儿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母婴床旁护理,如下:

床旁宣教:由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主要是讲解产后注意事项,如何正确照护、喂养新生儿;对于产妇及家属有疑问、顾虑的问题,要予以耐心解释,并做好心理疏导,排解其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婴角色。

床旁沐浴: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为新生儿进行沐浴,要做到一婴一盆,调好水温后,将婴儿小心放入水中[2];在沐浴护理的同时,要为产妇及家长讲解沐浴方法及注意事项。

脐部护理:沐浴完成后,将婴儿擦干,并使用蘸有脐部护理液的棉棒做好脐部护理,做好清洁、消毒处理,为产妇及家属讲解脐部护理方法与顺序。

抚触护理:在沐浴后,婴儿睡觉前、后,由护理人员对婴儿进行抚触,提前将室内温度、湿度调节好,取适量的抚触油置入掌心,双手互搓待温度升高后,按照面部、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臀部的顺序对婴儿进行抚触,为产妇讲解抚触技巧、力度等;并鼓励产妇及家属参与到婴儿的护理过程中。

1.3 评价指标

①护理技能掌握度:1周后,为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产后注意事项、婴儿喂养、沐浴抚触、脐部护理等知识,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者为掌握,60~84分者为部分掌握,不足60分者为未掌握,以“(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统计掌握度。

②护理满意度评分:出院时为产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由其对产妇护理与新生儿护理服务进行评价打分,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分析,以t值验证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以x2值验证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当P<0.05时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技能掌握度分别为95.00%、68.33%,前者高于后者,组间比较P<0.05;见表1。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45±1.70)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5.23±5.14)分,组间比较P<0.05。

表1 二组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度对比(n,%)

3 讨 论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由护理人员为产妇讲解产后注意事项与新生儿护理知识,在产妇床旁进行新生儿护理,并鼓励产妇及家属参与到新生儿护理中,如沐浴、抚触、脐部护理等;既可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也可减轻产妇不良情绪,这对帮助产妇适应母婴角色具有重要意义[3]。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度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对比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凸显出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在产科开产科开展母婴床旁护理,可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适应母婴角色,并可使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脐部产科母婴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