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2019-07-20 09:28鱼亚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五步法步法文言文

鱼亚强

摘 要:现行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较之前的人教版,古诗文总数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一年级便学习古诗,三年级开始接触文言文。然而,在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生被动学习文言文,初学便了无兴趣。笔者结合近年来文言文教学,总结出小学文言文教学“五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读

一、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读文

小学文言文学习重在“读”。学生自读要大声朗读,一遍一遍地读,有目的性地读。一读,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准文言文中易读错生字、生僻字、通假字的读音。二读,教师要适当地“扶”学生,应进行有节奏、有韵味、情景化的范读。在范读前,教师需教授学生如何划出文言文的节奏和重音;范读中,学生要规范使用符号,划出文言文的节奏、重音等。三读,教师提倡学生放声、自由去读。此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涵泳于文中,自我感知、体会、完善。四读,教师可采取指名读、赛读、互评读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读,学生出现字、词、句的错误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并让其再读。学生读完,教师应及时予以中肯积极地评价,激发和推动学生读的热情和兴趣。通过一遍遍地读,真正使文言文通过学生感官刻录在学生心中,若能倒背如流,之后学习则会轻松许多。

可以说“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石,没有大量、充分地读,学生文言文学习与感知就无从谈起。蒋学晶在执教《已死的母熊》时,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反复枯燥地读,而是通过呈现文本“原文——去标点——竖排——繁体”的四次变化,让学生愉快地读。这四次读书,蒋老师的处理各有侧重:读原文是“自由大声读”;读去标点版是“凭着印象练习读”;读竖排版是在读顺了无标点版的基础上再读;繁体字版比较难读,蒋老师采取了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这种初读策略,可在文言文教学中借鉴运用。

二、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解文

“解”就是粗知文章大意。“粗知”就是“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而并非逐字逐句地细品慢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故而教师要珍视学生对于文言文阅读的感受,而并非将标准译文作为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唯一参考。

教师可搭建学生解文的“梯子”,其有的四种方法。第一,读图说话、链接原文。文言文中的插图一般反应的是故事内容的高潮,教师可让学生“读图”说话,并找出文言文语句,互相印证,以达到理解文句的目的。第二,借助注释、自行理解。教材中一般讲难读懂的字意已注释文下,这是一把“重要的梯子”,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多读相关文句,自我理解和表达。第三,小组合作、互相借鉴。教师可组织学生小学合作交流,提出问题,共同探究;互相评价,补充完善;注重主体发展,珍视个性领悟。第四,借助工具,查找资料。学生可借助网络、书籍等资源,课前预习或课后学习,通过多元化学习方式,真正使“解文”变得有深度、有广度。

三、文言文教學“五步法”——品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故而,文言文要“品意”,“意”就是文字背后的知识,文章所要表达的意蕴。“品意”是在前两步“读透”的基础上,顺利达成的,并非是教师有目的性的引导。我相信,学生读透了《司马光》,必会关注人物评价;读透了《杨氏之子》,自然会关注人物语言;读透了《学弈》,也会对比人物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课堂中,应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品意”更应挥线文本之外。文言文言简意赅,但意蕴悠远。教师不能拘泥于文本,就教材而教学,而要适时地让学生“跳”出文章,注重学生言语智能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加强解读教材和把握学情能力,设计恰当巧妙地“品意” 内容。可就某一场景,尝试让学生想象说话,丰富文章内容。比如《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可改变姓氏,让学生尝试用此句式练习说话。可就文章续写,深化价值认知。比如《司马光》,可让学生思考“光不持石击瓮”会是什么后果,“光持石击瓮”,“群儿”会说些什么?

四、文言文教学“五步法”——诵文

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一定要让学生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以此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感悟能力、审美情趣、文学素养。若学生能口念、耳闻、心随、手动,则必会渐入佳境,或慷慨陈词,或深情倾诉,或沉痛独白。只有将其“诵”于心,文言文的意蕴才能在课外或将来的某个时空,与相关情境达成共鸣,触景生情,脱口吟诵,获得文言文学习和实践的真谛。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一文,课后习题三涉及文言文语言的特点。此题应在“熟能成诵”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感知语言,或关注内容结构、或关注节奏韵律、或关注个别词句,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据即可,教师万不能将其概念化、理论化,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学习畏惧甚至自卑感。而且,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均应在“了解”“把握”的层面,而不并非“理解”“总结”层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相关现代文引入课内,让学生对照阅读,探究文言文语言特点,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司马光》《守株待兔》均可采取此法研究语言特点,并强化内容理解,帮助背诵。

五、文言文教学“五步法”——拓展

文言文“拓展”有两个方向。第一、指向课外阅读的文本拓展;第二,指向生活的实践拓展。课外阅读能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文精神。同时,课外阅读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潜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课堂中课外阅读内容的推荐。学习完《守株待兔》,可同类文体拓展阅读《买椟还珠》;学习完《杨氏之子》,可推荐同书故事《陈太丘与友期》,或与语言表达相关的《论语》中的句子等。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也要走进生活,知行合一。故而,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积累、运用语言于生活。比如学完《杨氏之子》,根据课文第一句话,课外在积累,学习用文言文做自我介绍。

小学文言文学习“五步法”是笔者教学理念的过程性呈现,在日常教学中不可“生搬硬套”,而要就文本、文体、文章内容恰当调整和取舍。但是“五步”有一核心,那就是“读”,“朗读”的读,“诵读”的读,“阅读”的读。只有学生用心用脑地沉浸在文言文的“读”中,其意必解,其情必表,其文化必继承。

猜你喜欢
五步法步法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写字教学“五步法”
“五步法”战胜公开发言恐慌症
谈谈师范生排演课本剧的“五步法”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IFRS15对通信行业收入处理的影响研究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