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调频电机轴承电蚀原理与绝缘防护指标

2019-07-23 01:50卢斐铭
轴承 2019年5期
关键词:共模等效电路外圈

卢斐铭

(上海新邦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部,上海 201411)

随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在电动机中的广泛使用,轴承电蚀等电磁损伤现象引起的问题也愈加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绝缘电机轴承。在此,对电机轴承电蚀原理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绝缘电机轴承的各项性能指标。

1 轴承电蚀原理分析

1.1 共模电压

三相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三相均衡等原因会产生共模电压,共模电压由电动机三相绕组的电压矢量和构成,即

(1)

式中:Vcom为共模电压;Va,Vb,Vc为电动机三相绕组电压。

当三相电动机在工频正弦交流电下工作时,三相电压矢量方向相互夹角为120°且幅值相等,故在任意时间点三相电压矢量和,即共模电压为0。采用PWM技术与IGBT元件的变频调速电动机变频调速时,工频交流电通过变频器进行调频模拟正弦电,其各相波形不是正弦波,而由一序列幅值相同但宽度不同的脉冲进行近似模拟。在任意时间逆变器都有3个开、关动作,共8种开关状态,其通过IGBT实现,这就造成三相电压不均衡,从而产生较大的共模电压, 共模电压是造成轴承电磁损伤的主要原因。

PWM调制原理[1]22如图1所示,三角波uc作为载波,当其与正弦调制信号波uru,urv,urw相交时,在交点时刻对电路中开关器件的通断进行控制,就可得到宽度正比于信号波幅值的脉冲,形成对应的uu,uv,uw的PWM波。用1,0分别表示任意时间逆变器都有3个开、关动作,开关的通断共8种状态: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共模电压波形Uag在8种开关状态下会产生4个幅值的共模电压,即

图1 PWM调制原理Fig.1 PWM modulation principle

式中:Vm为三相电压值。

1.2 电流

(3)

式中:Q为电荷;C为电容。

(3)式对时间t求导得

(4)

即电流为

(5)

(6)

(7)

1.2.2 EDM电流

(8)

式中:Zb为轴承电抗,在油膜击穿的情况下Zb近似为一个很小的线性电阻。

1.3 电蚀原理

图2 润滑脂变质、乏油、碳化现象Fig.2 Deterioration, starved oil, carbonization of grease

图3 电蚀引起的齿状电蚀Fig.3 Teeth electrical erosion caused by electric erosion

图4 EDM电流造成的电蚀坑微观形貌Fig.4 Micro-morphology of electrical erosion pit caused by EDM current

PWM逆变器的电机轴承寿命为[2]

Lelec=7 867 204×10-2.17ρB,

(9)

式中:ρB为轴承电流密度。

由(9)式可知:轴承寿命与电流密度密切相关。经验表明:在电流密度小于0.1 A/mm2时轴承没有电蚀风险;当电流密度大于0.1 A/mm2时会出现滚道电蚀,从而影响轴承寿命[3]。

2 轴承等效电路

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材料通常为轴承钢,可近似为一个很小的线性电阻,轴承运行时滚动体与内、外圈之间会存在油膜,可近似为一个油膜电容(图5)。等效电路图如图6所示,在油膜击穿时,油膜电容视为短路,由于轴承电阻率很小,瞬间放电时电流将轻易超过0.1 A/mm2的阈值。

图5 普通轴承结构示意图Fig.5 Structure diagram of ordinary bearing

图6 普通轴承等效电路图Fig.6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of ordinary bearing

以一般的外圈涂覆绝缘涂层的绝缘轴承为例,其结构如图7所示。其中绝缘涂层可视为一个电阻与电容的并联结构,绝缘轴承的等效电路图如图8所示。

图7 外圈绝缘的绝缘轴承结构Fig.7 Structure of insulation bearing with outer ring insulation

图8 绝缘轴承等效电路图Fig.8 Equivalent circuit diagram of insulation bearing

当绝缘层电阻足够大时,EDM电流较小,EDM电流可近似为

(10)

(11)

3 绝缘轴承各绝缘性能指标分析

3.1 涂层绝缘电阻

根据(10)式可知,涂层绝缘电阻是影响EDM电流的主要因素。涂层在工作电压下要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一般要求在直流工作电压加载下阻值达到500 MΩ以上。

3.2 交流耐压值

由于绝缘轴承实际工况下共模电压是一个交变电压,故要求涂层能够在交流电加载下不会被击穿,一般要求在2 500 V或以上的交流电压加载下不发生击穿现象。

3.3 涂层电容

(12)

式中:ε为绝缘材质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K为电容常数。

对于外径为D,宽度为B的圆柱滚子轴承,外圈绝缘涂层厚度为h时

(13)

4 结束语

猜你喜欢
共模等效电路外圈
考虑端部效应的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等效电路
全陶瓷轴承外圈裂纹位置识别方法
深沟球轴承外圈表面凹坑缺陷分析
云南GNSS时间序列共模分量提取分析
角接触球轴承外圈锁口高度自动检测规改进
3MZ1420A外圈沟磨床砂轮修整机构的改进设计
基于随机等效电路分析评估电动汽车电能品质
九开关分布式并网系统抑制共模电流的措施分析
单相逆变器共模电磁干扰特性研究
怎样画复杂电路的简单等效电路